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4,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四守
四虛
丁方
東西南北
江湖
四方
江海
一方
湖海
云水
六合
四夷
中央
一角
招提
《漢語大詞典》:四守
(1).四種守衛(wèi)的方法。逸周書·成開:“在昔 文 考,躬脩五典,勉茲九功,敬人畏天,教以六則四守……四守:一,政盡人材,材盡致死;二,士守其城溝;三,障水以御寇;四,大有沙炭之政。” 朱右曾 校釋:“沙炭至微,而政不遺此,則大者可知?!?br />(2).猶四方。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正失·封泰山禪梁父》:“四守之內(nèi),莫不為郡縣?!?吳樹平 校釋:“四守,猶言四方?!?br />(3).星名。《淮南子·天文訓(xùn)》:“五星八風(fēng),二十八宿。五官六府,紫宮,太微,軒轅,咸池,四守,天阿?!?高誘 注:“皆星名?!?/div>
《國語辭典》:四虛(四虛)  拼音:sì xū
四方、天地。《莊子。天運(yùn)》:「儻然立于四虛之道?!固啤j慀櫋堕L恨傳》:「旁求四虛上下,東極天海,跨蓬壺?!?/div>
《漢語大詞典》:丁方
四方。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十章:“余視此樓頗廣,丁方可數(shù)丈?!?span id="1avwxo2"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4期:“長期以來,由于局促在一個(gè)丁方不夠百呎的小房間,為了省地方……不得不把睡床向一列窗戶邊橫擺著?!?/div>
分類:四方
《國語辭典》:東西南北(東西南北)  拼音:dōng xī nán běi
天下各個(gè)地方?!蹲髠鳌O骞拍辍罚骸笘|西南北,誰敢寧處,堅(jiān)事晉楚,以蕃王室也?!埂度龂萘x》第三○回:「于是下令,將大軍七十萬,東西南北,周圍安營,連絡(luò)九十馀里?!?/div>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ú
1.江河湖泊,三江五湖?!妒酚?。卷一二九。貨殖傳》:「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埂度龂萘x》第八五回:「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吳,安有不勝之理?』尚書劉曄曰:『……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弧?br />2.四方之地。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靜,不可讓位?!?br />3.隱士所居之處。《南史。卷七五。隱逸傳。序》:「或遁跡江湖之上,或藏名巖石之下?!顾?。范仲淹 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u
在外閱歷甚多,練達(dá)世故的人。如:「老江湖」。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ú
隱居江湖之間。南朝宋。謝靈運(yùn)〈會(huì)吟行〉:「范蠡走江湖,梅福入城市?!?/div>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u
舊指在各地奔走以獻(xiàn)演技藝混飯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就是周相公不還,我們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幾兩銀子!」《老殘游記二編》第一回:「我們走江湖的人,比不得你們做官的,我們那兒都可以混?!?/div>
《國語辭典》:四方  拼音:sì fāng
1.東、南、西、北。泛指四處各地?!墩撜Z。子路》:「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fù)其子而至矣。」《三國演義》第八回:「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漸漸投之?!?br />2.四境的諸侯國。《詩經(jīng)。大雅。下武》:「受天之祜,四方來賀?!埂墩撜Z。子路》:「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br />3.呈正方形或正方體的?!段饔斡洝返谝凰幕兀骸赣袎K四方大石,石上貼著一封皮?!埂秲号⑿蹅鳌返谝晃寤兀骸噶有衷诖说刈×嗣懊暗钠呤炅?,也沒見過那豪杰,是四方腦袋,八楞兒腦袋?!?/div>
《漢語大詞典》: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xué):“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蘇曼殊 《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guī)?,才如江海命如絲。”
(2).舊時(shí)指隱士的居處。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br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于時(shí) 魏特進(jìn)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后》:“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br />(4).泛指四方各地。后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yuǎn)跡 吳會(huì)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div>
《國語辭典》:一方  拼音:yī fāng
1.某一地區(qū)?!对娊?jīng)。小雅。角弓》:「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埂队魇烂餮浴>硪蝗?。張道陵七試趙升》:「若一年缺祭,必然大興風(fēng)雨,毀苗殺稼,殃及六畜。所以一方懼怕,每年用重價(jià)購求一人,赤身綁縛,送至廟中?!?br />2.一邊、一旁?!对娊?jīng)。秦風(fēng)。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谷龂?。曹丕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今果分別,各在一方。」
3.整體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周禮。冬官考工記。鮑人》:「信之而直,則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則是一方緩、一方急也?!埂端问贰>硪欢?。樂志三》:「君總?cè)f化,不可執(zhí)以一方;事通萬務(wù),不可滯于一隅?!?br />4.一種辦法。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養(yǎng)氣》:「雖非胎息之邁術(shù),斯亦衛(wèi)氣之一方也?!?br />5.計(jì)量名詞:(1)計(jì)算土地面積,縱橫一丈稱為「一方」,為「一方丈」的簡稱。(2)方形物品一塊稱為「一方」。如:「一方豆腐」?!都t樓夢》第九回:「尚未去時(shí),從腦后颼的一聲,早見一方硯瓦飛來?!?/div>
《漢語大詞典》:一干一方
一千一萬的隱語?!案伞迸c“千”、“方”與“萬”字形相近。 明 陳洪謨 繼世紀(jì)聞卷二:“逆 瑾 ( 劉瑾 )用事,賄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饋一干,即一千之謂;云一方,即一萬之謂。后漸增至幾干幾方?!?/div>
《國語辭典》:湖?! ?span id="kdtdqeo" class='label'>拼音:hú hǎi
1.湖與海的合稱?!赌淆R書。卷二六。王敬則傳》:「會(huì)士邊帶湖海,民丁無士庶皆保塘役?!固?。韋應(yīng)物登重玄寺閣〉詩:「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br />2.泛稱天下各地。唐。李頎〈送綦毋三謁房給事〉詩:「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萊書?!埂端问贰>矶艘?。畢士安傳》:「今湖海新民始得天子命吏,宜有安輯,愿一用舊籍?!?/div>
《國語辭典》:云水(雲(yún)水)  拼音:yún shuǐ
行云流水。比喻行腳僧或游方道士居無定所。唐。項(xiàng)斯 日東病僧詩:「云水絕歸路,來時(shí)風(fēng)送船。」《宋史。卷四六二。方技傳下。莎衣道人傳》:「帝歲命內(nèi)侍即其居設(shè)千道齋,合云水之士,施予優(yōu)普?!?/div>
《國語辭典》:六合  拼音:liù hé
1.上下和東南西北?!肚f子。齊物論》:「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nèi),圣人論而不議?!购笾柑斓?、宇宙或天下、人世間。漢。蔡琰〈胡笳十八拍〉:「若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yīng)不容?!鼓媳背1敝?。庾信〈哀江南賦。序〉:「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軹道之災(zāi),混為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br />2.陰陽家以月建和日辰的地支相合為吉日,即子與丑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巳與申合、午與未合?!赌淆R書。卷九。禮志上》:「五行說十二辰為六合,寅與亥合,建寅月東耕,取月建與日辰合也?!?/div>
《國語辭典》:四夷  拼音:sì yí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睹献?。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埂段倪x。左思。魏都賦》:「以娛四夷之君,以睦八荒之俗?!?/div>
《國語辭典》:中央  拼音:zhōng yāng
1.中間或中心地方?!对娊?jīng)。秦風(fēng)。蒹葭》:「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埂盾髯?。大略》:「欲近四房,莫如中央?!?br />2.指國君?!俄n非子。揚(yáng)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骨?。王先慎。注:「四方謂臣民,中央謂主君?!?br />3.最高政府所在地。相對于地方而言。如:「中央政府」。
《國語辭典》:一角  拼音:yī jué
1.明清時(shí)代郵驛制度稱公文一份為「一角」。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不如做一角文書,將那柳茂英鎖送府牢,依律治罪。」《西游記》第三回:「大王,外面有一老人,背著一角文書,言是上天差來的天使?!?br />2.古以牛角為盛酒器,后以一角指一勺或一定量的酒?!端疂G傳》第五三回:「燒起火來做飯,沽一角酒來吃?!埂肚迤缴教迷挶?。楊溫?cái)r路虎傳》:「且喚茶博士買一角酒,二斤肉來。」
《國語辭典》:招提  拼音:zhāo tí
原為四方僧的住處,后泛指寺院或僧房。引申指出家僧侶。音譯自胡語?!洞蟀隳鶚劷?jīng)》卷二五:「有諸弟子不為涅槃,但為利養(yǎng),親近聽受十二部經(jīng),招提、僧物及僧鬘物,衣著食啖如自己有,慳惜他家?!固?。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已從招提游,更宿招提境?!?/div>
《漢語大詞典》:拓提
即招提。 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已從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仇兆鰲 注引《僧輝記》:“拓提者,梵言‘拓鬭提奢’, 唐 言‘四方僧物’。但傳筆者訛‘拓’為“招”,去‘鬭’、‘奢’,留‘提’字,即今十方住持寺院耳?!眳⒁姟?招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