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六虛(六虛)  拼音:liù xū
1.《易經(jīng)》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因爻有陰陽,每卦之爻變動無定,故爻位稱「虛」?!兑捉?jīng)。系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yuǎn),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br />2.上下四方?!读凶?。仲尼》:「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div>
《國語辭典》:六極(六極)  拼音:liù jí
1.六種極兇惡的事。指兇短折、疾、憂、貧、惡、弱。見《書經(jīng)。洪范》。
2.中醫(yī)指六種虛勞病的總稱,即筋、骨、肉、精、氣、血六項虛勞的程度達(dá)到極點(diǎn)。
3.四方上下?!肚f子。應(yīng)帝王》:「以出六極之外,而游無何有之鄉(xiāng)?!?/div>
《漢語大詞典》:四集
由四方會集一處。后漢書·寇恂傳:“士馬四集,幡旗蔽野?!?span id="3g4i1w9" class="book">《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 旻 嘗與 幽州 都督 孫佺 北伐,為 奚 所圍, 旻 舞刀立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斷, 奚 大驚引去。”宋史·李綱傳上:“大兵四集,彼孤軍深入,雖不得所欲,亦將速歸。”
《漢語大詞典》:行官
(1). 唐 代官名。稱受上官差遣,往來四方干辦公事者。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行官自南迴,過 吉州 ,得吾兄二十四日手書數(shù)番?!?span id="gds4kch"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代宗廣德二年》“ 子儀 ( 郭子儀 )使牙官 盧諒 至 汾州 ” 元 胡三省 注:“節(jié)鎮(zhèn)、州、府皆有牙官、行官;牙官給牙前驅(qū)使,行官使之行役四方?!?br />(2).指主持事務(wù)的仆臣。 唐 杜甫 有《行官張望補(bǔ)稻畦水歸》、《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一作刈)稻》兩詩。 仇兆鰲 注:“ 朱 注:行官是行田者。” 施鴻保 《讀杜詩說》:“《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詩云‘督促’,亦可見主管田事;稱為家臣,以別于家僮?!?/div>
《漢語大詞典》:辨方
辨別四方。《周禮·天官·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鄭玄 注:“辨,別也。 鄭司農(nóng) 云:‘別四方,正君臣之位?!?晉 成公綏 《天地賦》:“辨方正土,經(jīng)界建邦?!?/div>
《漢語大詞典》:方游(方遊)
游方。謂僧人為修行問道而周游四方。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如已受度,而父母在,別無子孫,勿許方游?!?/div>
《國語辭典》:中星  拼音:zhōng xīng
二十八星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軌道運(yùn)轉(zhuǎn),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宿,稱為「中星」。唐。韓休奉和圣制喜雨賦〉:「乘正陽而馭六氣之辨,考中星而授四時之命。」
《國語辭典》:方名  拼音:fāng míng
東西南北四方的名稱。《禮記。內(nèi)則》:「六年,教之?dāng)?shù)與方名。」
《國語辭典》:吳鹽(吳鹽)  拼音:wú yán
1.吳地所產(chǎn)的鹽。即中國最著名的淮鹽。唐。李白梁園吟〉:「玉盤楊梅為君設(shè),吳鹽如花皎白雪?!?br />2.比喻白發(fā)。清。陳維崧〈賀新郎。擲帽悲歌發(fā)〉詞:「我在京華淪落久,恨吳鹽只點(diǎn)離人發(fā)。」
《漢語大詞典》:四通
謂與四方相通。戰(zhàn)國策·魏策一:“﹝ 魏 ﹞埊四平,諸侯四通?!?span id="fw69jqw" class="book">《史記·天官書》:“倉府廏庫,四通之路?!?span id="4jpwz40" class="book">《漢書·律歷志》:“繩者,上下端直,經(jīng)緯四通也。”
《漢語大詞典》:天衷
(1).天的善意。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君臣﹞不協(xié)之故,用昭乞盟于爾大神,以誘天衷?!?漢 蔡邕 《郭有道碑》:“先生誕膺天衷,聰睿明哲?!敝袊焚Y料叢刊《太平天囯·頒行詔書》:“特詔四方英俊,速拜上帝,以奬天衷?!?br />(2).皇帝的心意。 元 耶律楚材 《和謝昭先韻》:“小子區(qū)區(qū)何所祝,但愿天衷俞奏鶚?!?br />(3).指天地四方的中心。《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然其宅天衷,立民極,莫不崇尚其道,神明其位。” 劉良 注:“言天子居天心,立人本?!?/div>
《漢語大詞典》:四輩(四輩)
(1).主持四時助祭的諸侯之長。《公羊傳·桓公元年》“諸侯時朝乎天子” 漢 何休 注:“王者亦貴得天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以述其職,故分四方諸侯為五部,部有四輩,輩主一時。”
(2).眾人,四方之人。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僧竺曇蓋》:“ 漢 沙門 竺曇蓋 , 秦郡 人也。真確有苦行,持鉢振錫,取給四輩?!?唐 劉禹錫 《袁州萍鄉(xiāng)縣楊岐山故廣禪師碑》:“十方四輩,瞻禮於斯?!?元 范梈 《奉寄翰林鄧侍講》詩:“閉門讀書古都市,四輩冠蓋方隆隆?!?br />(3).佛教語。指佛、菩薩、圓覺、聲聞。資治通鑒·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夫佛以謙卑自牧,忠虔為道,寧有屈膝四輩而簡禮二親,稽顙耆臘而直體萬乘者哉!” 胡三省 注:“釋氏有所謂戒外四圣:佛,一也;菩薩,二也;圓覺,三也;聲聞,四也。亦謂之四輩?!?br />(4).佛教語。指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即僧、尼及在家奉佛的男、女。百喻經(jīng)·三重樓喻:“譬如世尊四輩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寶,懶惰懈怠?!?/div>
《漢語大詞典》:江海人
指浪跡四方,放情江海之人。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自敘》詩:“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屢喜王侯宅,時邀江海人。” 宋 蘇軾 《送曹輔赴閩漕》詩:“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清 龔鼎孳 《姑山草堂歌》:“浩蕩江海人,何意來京師?”
《漢語大詞典》:四辟(四闢)
亦作“ 四闢 ”。 四方開通。一說指春夏秋冬。莊子·天道:“明於天,通於圣,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陸德明 釋文:“四辟,毗赤反,謂四方開也。” 成玄英 疏:“四辟者,謂春秋冬夏也。”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詩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燭四時和。” 任淵 注:“莊子曰:‘六通四闢於帝王之德?!私栌靡匝援?dāng)如 舜 之闢四門,廣致眾賢也。”
《漢語大詞典》:杖節(jié)(杖節(jié))
執(zhí)持旄節(jié)。古代帝王授予將帥兵權(quán)或遣使四方,給旄節(jié)以為憑信。漢書·敘傳下:“ 博望 杖節(jié),收功 大夏 ?!庇?span id="zy66b1i" class="book">《王莽傳上》:“以太保 甄邯 為大將軍,受鉞 高廟 ,領(lǐng)天下兵,左杖節(jié),右把鉞,屯城外?!焙蠖嘁灾^執(zhí)掌兵權(quán)或鎮(zhèn)守一方。《晉書·王敦傳》:“頃者令 導(dǎo) 內(nèi)綜機(jī)密,出録尚書,杖節(jié)京都,并統(tǒng)六軍。” 唐 武元衡 《秋日對酒》詩:“我乏濟(jì)時畧,杖節(jié)撫藩維?!?章炳麟 《艾如張》詩:“借問杖節(jié)誰?云是 劉荊州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