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四荒  拼音:sì huāng
古代稱四方邊遠(yuǎn)的國家。即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冻o。屈原。離騷》:「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div>
《漢語大詞典》:方貢(方貢)
四方的土貢。亦指方土的貢物。周禮·夏官·懷方氏:“懷方氏,掌來遠(yuǎn)方之民,致方貢,致遠(yuǎn)物,而送逆之,達(dá)之以節(jié)?!?唐 盧綸 《送鹽鐵裴判官入蜀》詩:“傳詔收方貢,登車著賜衣?!?宋 曾鞏 《賜高麗詔》:“而爾東國之君,款誠內(nèi)附,數(shù)遣使者,乘不測之川,獻(xiàn)其方貢?!?/div>
《漢語大詞典》:游僧(遊僧)
游方僧。四方云游的和尚。 宋 陸游 《蘭亭道上》詩之二:“烏笠游僧云際去,白衣醉叟道傍眠。” 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人部一》:“有游僧至山寺中,與數(shù)人宿?!?span id="d5ptjdj"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卻説這 能仁寺 原是一座敗落古廟,向來有兩個游僧在內(nèi)棲身抄化?!眳⒁姟?游方 ”。
游方僧人。 明 徐渭 《送嘯上人之五臺》詩:“ 白下 珠林最有名,忽來 燕 趙 作游僧?!?span id="vzhzt3d" class="book">《禪真逸史》第二十回:“聞人傳説大兒為救游僧,被朝廷提究,一時驚死,人離家破。”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嘗見一巨公四月八日在佛寺禮懺放生,偶散步花下,遇一游僧?!?/div>
《國語辭典》:游方(遊方)  拼音:yóu fāng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 訪道者不遇詩:「及戶無行跡,游方應(yīng)未歸。」《西游記》第四四回:「搖身一變,變做個游方的云水全真?!挂沧鳌赣畏健?。
《漢語大詞典》:角角
(1).四角,四方。 唐 杜牧 《郡齋獨(dú)酌》詩:“中畫一萬國,角角棋布方。”
(2).猶角落。 曲波 《林海雪原》四:“ 劍波 三十六人的小分隊,只占了這洞的一個小角角。”
《漢語大詞典》:象胥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員。亦用以指翻譯人員。周禮·秋官·象胥:“掌 蠻 、 夷 、 閩 、 貉 、 戎 、 狄 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親之?!?span id="tt3x7rn" class="book">《舊唐書·玄宗紀(jì)論》:“ 象郡 、 炎州 之玩, 雞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結(jié)轍於象胥,駢羅於典屬?!?明 唐順之 《喜峰口觀三衛(wèi)貢馬》詩:“槃舞呈鞮革,侏言譯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詩》:“正朔通魚海,輿圖拓象胥。” 劉師培 《〈文章學(xué)史〉序》:“象胥之官,掌傳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親,入賓之歲,則協(xié)禮以傳詞,此文之施於通譯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方客
(1).四方賓客。 漢 揚(yáng)雄 《太玄·童》:“次六,大開帷幕,以引方客?!?司馬光 集注:“如人君延納四方之士,無有壅蔽也?!?br />(2).即方士。魏書·恩倖傳·王叡:“ 太和 二年, 高祖 及 文明太后 率百僚與諸方客臨虎圈,有逸虎登門閣道,幾至御座?!卑?, 高祖 及 文明太后 均信方士。見魏書·術(shù)藝傳。參見“ 方士 ”。
《國語辭典》:方士  拼音:fāng shì
1.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shù)的人。《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悉召文學(xué)方術(shù)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
2.職官名。周置,主管四方都家的獄訟。
《漢語大詞典》:來方(來方)
(1).謂前來祭祀四方之神。《詩·小雅·大田》:“來方禋祀,以其騂黑,與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鄭玄 箋:“ 成王 之來,則又禋祀四方之神。” 高亨 注:“來方,來祭四方之神?!?br />(2).來源。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為盜的,都從好酒賭錢兩件上起。他喫溜了口,沒處來方,見了大錠銀子,又且手邊方便,如何不愛?”
《漢語大詞典》:方極(方極)
四方極遠(yuǎn)的疆土。 秦 李斯 《之罘立石》:“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方極?!?/div>
《國語辭典》:風(fēng)角(風(fēng)角)  拼音:fēng jiǎo
1.古代占候法,以五音占風(fēng)而定吉兇。《后漢書。卷三○下。郎顗傳》:「父宗,字仲綏,學(xué)京氏易,善風(fēng)角?!埂度龂萘x》第六九回:「及稍長,即深明周易,仰觀風(fēng)角,數(shù)學(xué)通神,兼善相術(shù)。」
2.角笛聲。
《漢語大詞典》:赤社
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赤色象南方,因以赤社分賜南方諸侯,使歸而立社建國。史記·三王世家:“皇帝使御史大夫 湯 廟立子 胥 為 廣陵王 。曰:‘於戲,小子 胥 ,受茲赤社!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封于南土,世為 漢 藩輔?!焙笥米鞒鋈文戏椒饨罄糁?。 南朝 齊 王融 《贈族叔衛(wèi)軍》詩:“建茲赤社,俾侯 南昌 ?!?元 黃鎮(zhèn)成 《投贈鄭守光遠(yuǎn)三十韻》:“赤社分南服,清都拱北辰?!?/div>
《漢語大詞典》:方表
四方之外,指極遠(yuǎn)之地。后漢書·和帝紀(jì):“文加殊俗,武暢方表,界惟人面,無思不服。”隸釋·魏橫海將軍呂君碑:“將遂播聲于方表,掃丑虜於南域,建元功于大 魏 ?!?/div>
《漢語大詞典》:四術(shù)(四術(shù))
(1).詩、書、禮、樂四種經(jīng)術(shù)。《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shù),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文帝紀(jì)》:“故詔以三德,崇以四術(shù),用能納諸義方,致之軌度。”通典·選舉一:“詩、書、禮、樂,謂之四術(shù)。四術(shù)既修,九年大成?!?br />(2).治國的四種方法。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術(shù)。一曰忠愛,二曰無私,三曰用賢,四曰度量?!币徽f指忠愛、無私、用賢、簡能。見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治道·四術(shù)。
(3).指四方的通道。《文選·左思〈詠史〉詩之四》:“冠蓋蔭四術(shù),朱輪竟長衢?!?李善 注引廣雅:“術(shù),道也。”
《國語辭典》:傍通  拼音:páng tōng
形容通曉各種技藝?!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div>
《漢語大詞典》:方望
帝王郊祀時望祭四方群神之禮。《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天子有方望之事。” 何休 注:“方望,謂郊時所望祭四方羣神、日月星辰、風(fēng)伯雨師,五岳四瀆及餘山川,凡三十六所。”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園縣極方望,邑社揔地靈?!?呂向 注:“方望,謂祭四方羣神也?!?span id="zbfx7b3" class="book">《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南郊樂歌》:“祗展方望,幽顯咸禁?!?span id="5btldfh"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三年》:“其冬至祀天之明日,準(zhǔn)古方望之事,因令祀地北郊,而以海岳、四瀆、山林、川澤之神,凡在圜丘壝陛舊從祭者,皆得與饗?!?/div>
《漢語大詞典》:四隩
亦作“四奧”。
(1).四方的邊遠(yuǎn)地區(qū)。書·禹貢:“九州攸同,四隩既宅?!?span id="7bpptx3" class="book">《后漢書·蔡邕傳》:“洪源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span id="dflvznf" class="book">《南齊書·樂志》:“澄明臨四奧,精華延八鄉(xiāng)?!?br />(2).引申為四方的鄰國。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序》:“五方率職,四隩入貢?!?br />(3).四方邊遠(yuǎn)地區(qū)的人。文選·左思〈吳都賦〉:“於是樂只衎而歡飫無匱,都輦殷而四奧來暨?!?李善 注:“四隩來暨,言四方之人皆來?!?span id="nf3brz3" class="book">《周書·文帝紀(jì)上》:“今圣明御運(yùn),天下清夷,百寮師師,四隩來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