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四方  拼音:sì fāng
1.東、南、西、北。泛指四處各地。《論語。子路》:「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三國演義》第八回:「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漸漸投之?!?br />2.四境的諸侯國。《詩經。大雅。下武》:「受天之祜,四方來賀。」《論語。子路》:「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br />3.呈正方形或正方體的?!段饔斡洝返谝凰幕兀骸赣袎K四方大石,石上貼著一封皮?!埂秲号⑿蹅鳌返谝晃寤兀骸噶有衷诖说刈×嗣懊暗钠呤炅?,也沒見過那豪杰,是四方腦袋,八楞兒腦袋?!?/div>
《漢語大詞典》:四方志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姜氏 ﹞謂公子( 重耳 )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后以“四方志”指經營天下或安邦定國的遠大志向。三國志·魏志·荀攸傳:“天下方有事,而 劉表 坐保 江 漢 之閒,其無四方志可知矣?!?晉 歐陽建 《臨終詩》:“茍懷四方志,所在可游盤。” 明 何景明 《東河三月晦日》詩:“平生四方志,回首欲求安。”
《漢語大詞典》:四方館(四方館)
官署名。 隋煬帝 時置,對東西南北四方少數(shù)民族,各設使者一人,掌管往來及互相貿易等事,隸屬鴻臚寺。 唐 以通事舍人主管,隸屬中書省。 宋 置四方館使,掌管文武官朝見辭謝,國忌賜香及諸道元日、冬至、朔旦、慶賀章表、郊祀、朝蕃官、貢舉人、進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釋、父老陪位等事。其職務與 隋 唐 不同。 明 有四夷館 清 有會同四譯館,職務同 隋 唐 四方館。參閱文獻通考·職官五。
《分類字錦》:制御四方
黃庭外景經:靈根堅固老不衰。注:舌為靈根,制御四方,調和五味。
分類:
《分類字錦》:永治四方
刀劍錄: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十三口,用金銀銅錫鐵五色合為之,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
分類:
《國語辭典》:志在四方  拼音:zhì zài sì fāng
立志遠行各地以建功立業(yè),不以株守一地為滿足?!稏|周列國志》第二五回:「妾聞『男子志在四方』。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qū)區(qū)守妻子坐困乎?」
分類:志向遠大
《漢語大詞典》:鑿四方眼兒(鑿四方眼兒)
比喻呆板,不善變通。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要撒溺到底説呀,怎么憋著不言語呢?還這么鑿四方眼兒,一定要使個浄桶!”
《分類字錦》:太微四方
春秋合誠圖:太微之星十二,四方。
分類:
《分類字錦》:四方無遠(四方無遠)
管子: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立有間貳,鴻飛而過之?;腹珖@曰:仲父,今彼鴻鵠,有時而南,有時而北,有時而往,有時而來,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非惟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寡人之有仲父,猶飛鴻之有羽翼也。
分類:鴻雁
《分類字錦》:四方之極(四方之極)
商邑翼翼,四方之極。
分類:都邑
《國語辭典》:四方八面  拼音:sì fāng bā miàn
周圍各方。元。白樸《東墻記》第四折:「保天恩圣賢,端的是威鎮(zhèn)了四方八面?!埂度龂萘x》第六○回:「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隊伍;旌旗飏彩,人馬騰空。」也作「四面八方」。
《國語辭典》:四方步  拼音:sì fāng bù
端正穩(wěn)重的步履?!独溲塾^》第四回:「忽然一陣靴聲,早踱進一位花白胡須的老者來,……走著四方步,搖搖擺擺的進來。」
分類:步子
《分類字錦》:四方而高(四方而高)
爾雅:四方而高曰臺。
《分類字錦》:四方繁會(四方繁會)
五代會要:周顯德三年六月。詔輦轂之下。謂之浩穰。萬國駿奔。四方繁會。
分類:都邑
《分類字錦》:四方取則(四方取則)
常袞授李勉河南尹制:四方取則,千里分圻。實惟卜洛之都,咨爾尹京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