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山賓
綺里季
夷皓
盜聲
南山皓
角里先生
《漢語大詞典》:山賓(山賓)
來自山中的賓客。特指 漢 商山 四皓。 唐 盧照鄰 《中和樂九章·歌儲宮》:“山賓皓皓,國胄青青,黃裳元吉,邦家以寧?!?/div>
《漢語大詞典》:綺里季(綺里季)
(1). 漢 初隱士?!?商山 四皓”之一。《史記·留侯世家》載:四皓隱居 商山 , 漢高祖 征召,不應(yīng)。后 高祖 欲廢太子, 呂后 用 留侯 計,厚禮卑辭,迎請四皓,使輔太子。一日 高祖 置酒,太子侍,四皓從太子。 高祖 曰:“羽翼成矣。”遂輟廢太子之事。亦省作“ 綺季 ”。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于是遯世之士, 榮期 、 綺季 之儔,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唐 李商隱 《商於》:“割地 張儀 詐,謀身 綺季 長。”
(2).泛指隱士。 明 萬泰 《留別董西來》詩:“且喜 何郎 能似舅,不妨 綺季 未稱臣?!?/div>
《漢語大詞典》:夷皓
伯夷 和 商山 四皓的合稱。同為避亂君而隱遁,古稱高節(jié)之士。三國志·魏志·管寧傳:“ 弘農(nóng) 太守 何楨 等遞薦 昭 ( 胡昭 )曰:‘天真高絜,老而彌篤。玄虛靜素,有 夷 皓 之節(jié)。’”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故 夷 皓 有安歸之嘆, 三閭 發(fā)已矣之哀。悲夫!”
《漢語大詞典》:盜聲(盜聲)
(1).猶奪聲。 宋 晁載之 《續(xù)談助》卷四引四皓答 張良 書:“當(dāng) 秦 項 之艱難,力不能負(fù)干戈。擕手逃走,避役山草,倚朽若立,循水似濟(jì),遂使青蠅盜聲於晨鷄,魚目竊價於 隋 珠?!?br />(2).竊取聲譽(yù)。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上》:“﹝ 許武 ﹞乃會宗親泣曰:‘吾為兄不肖,盜聲竊位,二弟年長,未豫榮祿,所以求得分財,自取人譏?!?/div>
《漢語大詞典》:南山皓
即 商山 四皓。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送爾 長江 萬里心,他年來訪 南山 皓?!?王琦 注:“南山皓,謂 漢 之四皓。四皓在 秦 時始入 藍(lán)田山 ,后又入 地肺山 , 漢 時匿 終南山 ?!币喾Q“ 南山叟 ”。 明 許潮 《同甲會》:“俺幾個茹靈芝,共效 南山 叟?!痹敗?商山四皓 ”。
分類:商山四皓
《國語辭典》:商山四皓  拼音:shāng shān sì hào
秦末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因避亂世而隱居商山,年皆八十馀歲,須眉皓白,世稱為「商山四皓」。簡稱為「四皓」。
《漢語大詞典》:角里先生
漢 初隱士。 商山 四皓之一。漢書·張良傳“顧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 唐 顏師古 注:“四人,謂 園公 、 綺里季 、 夏黃公 、 甪里先生 ,所謂 商山 四皓也。” 明 胡侍 《真珠船·古人名字人少知者》:“ 甪里先生 姓 周 ,名 術(shù) ,字 元道 。”按,史記·留侯世家 唐 司馬貞 索隱作“角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