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密語(密語)  拼音:mì yǔ
1.機(jī)密的話語?!稘h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搓枒椡鮿J傳》:「博常欲誑耀淮陽王,即具記房諸所說災(zāi)異及召見密語,持予淮陽王以為信驗(yàn)?!?br />2.隱密的通信用語。以編列成組的阿拉伯?dāng)?shù)字或英文字母代替辭語,或以某術(shù)語代表某種意義。
《國語辭典》:客死  拼音:kè sǐ
死于外鄉(xiāng)。《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舊唐書。卷一四二。李寶臣傳》:「歷兗、淄、濟(jì)、淮四州刺史,竟客死東平。」
《國語辭典》:小惠  拼音:xiǎo huì
1.微小的恩惠好處。如:「他處事圓滑,善施小惠,所以拉攏許多人心?!埂蹲髠?。莊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2.小聰明。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五。誠信》:「夫中智之人,豈無小惠,然才非經(jīng)國,慮不及遠(yuǎn),雖竭力盡誠,猶未免于傾敗。」
《國語辭典》:進(jìn)爵(進(jìn)爵)  拼音:jìn jué
晉升爵位。漢。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五??槛怼罚骸感贾泄?,增土進(jìn)爵,后考無功削黜?!?/div>
《國語辭典》:夭壽(夭壽)  拼音:yāo shòu
1.短命與長壽。如:「我們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夭壽禍福?!埂杜f唐書。卷一九一。方伎列傳。張果》:「有邢和璞者,善算人而知夭壽善惡,玄宗令算果,則懵然莫知其甲子?!?br />2.罵人短命早死的話。如:「這種人真夭壽,好事不干,整天凈做些壞勾當(dāng)?!?/div>
《國語辭典》:夭壽(殀壽)  拼音:yǎo shòu
壽命的短長。《孟子。盡心上》:「夭壽不貳,脩身以俟之?!?/div>
《國語辭典》:神智  拼音:shén zhì
精神、智慧?!段簳?。卷三三。李先傳》:「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補(bǔ)王者神智?!?/div>
《國語辭典》:含酸  拼音:hán suān
懷著辛酸之情。《文選。江淹。恨賦》:「亦復(fù)含酸茹嘆,銷落湮沉?!固?。孟郊感懷〉詩:「含酸望松柏,仰面訴穹蒼?!?/div>
《漢語大詞典》:遺名(遺名)
(1).謂遺棄名位。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予聞君子不遯俗而遺名,智士不背世而滅勛?!?span id="e99n94l" class="book">《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八·滿歌行》 宋 郭茂倩 題解:“ 莊周 遺名,名垂千載?!?明 何景明 《贈君采效何遜作》詩之三:“違俗勢靡合,遺名跡自超?!?br />(2).謂留傳名聲。《三國志·蜀志·呂凱傳》:“上以報(bào)國家,下不負(fù)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span id="4ny444p"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十回回目:“談官況令尹棄官,亂著書遺名被駡。”
(3).垂留后世之名聲。文選·班固〈幽通賦〉:“保身遺名,民之表兮?!?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人生能保其身,死有遺名,民之表也?!?晉 陸機(jī) 《日重光行》:“日重光,身歿之后無遺名。” 元 倪瓚 《至正十三年三月四日同章煉師過張先生》詩:“自許才名今獨(dú)步,身后遺名將誰託。”
《國語辭典》:色目  拼音:sè mù
種類、名目?!顿Y治通鑒。卷二二六。唐紀(jì)四十二。德宗建中元年》:「改作兩稅法,比來新舊徵科色目,一切罷之。」《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這個(gè)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漢語大詞典》:探虎穴
比喻冒險(xiǎn)。語本后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襄城公鄭偉墓志銘》:“探虎穴而揮戈,上 魚門 而懸胄?!?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將軍》詩:“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span id="gfscbjb" class="book">《好逑傳》第二回回目:“探虎穴巧取蚌珠還?!?/div>
《漢語大詞典》:辭爵(辭爵)
(1).謂辭讓奉養(yǎng)之酒。禮記·射義:“云:‘發(fā)彼有的,以祈爾爵。’祈,求也,求中以辭爵也。酒者,所以養(yǎng)老也,所以養(yǎng)病也,求中以辭爵者,辭養(yǎng)也?!?鄭玄 注:“發(fā),猶射也;的,謂所射之識也。言射的必欲中之者,以求不欲女爵也。” 孔穎達(dá) 疏:“酒既養(yǎng)老,又以養(yǎng)病,今射者非病非老,故求射中以辭讓此爵者,辭讓見養(yǎng)老也,不敢當(dāng)其養(yǎng)禮也?!?孫希旦 集解:“君子無所爭之意也?!?br />(2).猶辭官。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回目:“圣天子求賢問道, 莊徵君 辭爵還鄉(xiāng)?!?/div>
《國語辭典》:星洲  拼音:xīng zhōu
新加坡共和國的別名。參見「新加坡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癘氣(癘氣)
能致疫病的惡氣。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癸卯,月犯心中央大星”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中軍、征南,攻圍 江陵 ……而賊中癘氣疾病,夾 江 涂地,恐相染污。” 明 宋濂 《瞿員外墓志銘》:“歲丙申, 常熟 兇民來依者數(shù)十輩,府君僦舍舘而食之,癘氣發(fā)者相枕藉,府君躬視粥藥而時(shí)進(jìn)之,卒賴以生?!?span id="4rm6s94" class="book">《黑籍冤魂》第十三回回目:“觸癘氣鼠瘟流毒,比匪人狴獄遭刑?!?/div>
《國語辭典》:證果  拼音:zhèng guǒ
佛教謂修行者證悟真理,成為圣者,即佛教四果、十地、佛中的任一種境界都屬之。《大唐西域記》卷四:「時(shí)證果人憫而嘆曰:『枉殺無辜,毀滅佛法,隨無間獄,流轉(zhuǎn)未已。』」
《漢語大詞典》:遭禍(遭禍)
遭遇災(zāi)禍。 三國 蜀 諸葛亮 《將苑·不陣》:“若 楚昭 遭禍,奔 秦 求救,卒能返國,可謂善敗者不亡矣?!?span id="lsor994"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一從遭禍耶孃死,每日墳陵常祭祀?!?span id="zxpgjth"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回目:“小俠女重義更原情,怯書生避難翻遭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