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息壤  拼音:xí rǎng
1.平坦肥沃,能自生長而永不耗減的土壤?!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晉。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姑?。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一五。息壤辯》:「山海經(jīng)所云鯀竊帝之息壤,蓋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也稱為「息土」。
2.地名。秦邑。戰(zhàn)國時,秦武王使甘茂約魏以伐韓,茂恐武王悔,與其于息壤盟約。后遂以息壤指信守盟約而不渝。
《國語辭典》:深耕  拼音:shēn gēng
為有利于作物生長,而作深約二十公分以上的翻耕土壤工作。可增加土壤的保水力及空氣含量,并增加植物吸收營養(yǎng)、水分的范圍。
《漢語大詞典》:流膏
(1).流脂;流出油脂。 晉 木華 《海賦》:“顱骨成岳,流膏為淵?!?宋 梅堯臣 《和蔡仲謀苦熱》:“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br />(2).滋潤土壤的雨水。借指恩澤。管子·度地:“樹以荊棘,以固其地,雜之以柏楊,以備決水,民得其饒,是謂流膏。” 唐 李咸用 《同友生春夜聞雨》詩:“此時童叟渾無夢,為喜流膏潤穀芽?!?/div>
《國語辭典》:鎮(zhèn)壓(鎮(zhèn)壓)  拼音:zhèn yā
1.以武力禁止暴亂,如:「鎮(zhèn)壓暴民」?!度龂萘x》第一三回:「帝與大臣議事于茅屋之下,諸將引兵于籬外鎮(zhèn)壓。」也作「壓鎮(zhèn)」。
2.疊壓。《文選。班固。西都賦》:「禽相鎮(zhèn)壓,獸相枕藉?!?/div>
《漢語大詞典》:五位
(1).謂天數(shù)五和地數(shù)五。前者為奇數(shù),一、三、五、七、九;后者為偶數(shù),二、四、六、八、十。《易·繫辭上》:“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韓康伯 注:“天地之?dāng)?shù)各五,五數(shù)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 高亨 注:“天數(shù)一、三、五、七、九,五位奇數(shù)相加,其和數(shù)為二十五。地數(shù)二、四、六、八、十,五位偶數(shù)相加,其和數(shù)為三十。”
(2).指歲、月、日、星、辰。國語·周語下:“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韋昭 注:“五位,歲、月、日、星、辰也?!?br />(3).謂五行。尚書大傳卷二:“維五位復(fù)建,辟厥沴?!?鄭玄 注:“君失五事,則五行相沴,違其位。復(fù)立之者,當(dāng)明其吉兇變異?!?span id="gpwri71" class="book">《漢書·五行志上》:“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span id="o2oaoiw"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為五位,三五和合,謂之八會?!眳⒁姟?五行 ”。
(4).猶言五方。《素問·天元紀(jì)大論》:“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fēng)?!?span id="z1gukn8"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運(yùn)氣要訣·主運(yùn)歌》:“五運(yùn)五行御五位,五氣相生順令行。”注:“五位者,東、南、中、西、北也?!?br />(5).指五方之神。漢書·揚(yáng)雄傳上:“靈祇既鄉(xiāng),五位時敘?!?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五位,五方之神?!?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38' target='_blank'>《文選·班固〈東都賦〉》:“上帝宴饗,五位時序。” 李善 注:“漢書曰:‘天神之貴者 太一 ,其佐曰五帝?!?span id="zyocceh" class="book">《河圖》曰:‘ 蒼帝 神名 靈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黃帝 神名 含樞紐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汁光紀(jì) 。’”
(6).九五之位,指帝位。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賦》:“陛下乘五位而出震,迎五帝以郊天?!?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一》:“立天地人之極,而垂衣五位?!眳⒁姟?九五 ”。
(7).土層較深的優(yōu)質(zhì)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種等級。《后漢書·朱穆傳》:“天氣鬱冒,五位四候連失正氣,此互相明也?!?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五位,謂侯、大夫、卿、公、辟。”
(9).指 宋 時 童貫 等五人為皇帝分工修建的宮室。《宣和遺事》前集:“ 蔡京 欲以宮室媚上,一日,召內(nèi)侍 童貫 、 楊戩 、 曹詳 、 何訢 、 藍(lán)從熙 ,諷以禁中逼窄之狀。五人聽命……既有分地,因各出新意,故號‘五位’。五位既成,樓閣相望。”
(10).算術(shù)上的第五個數(shù)位。即個十百千萬之萬位。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zhì)。中國古代視為構(gòu)成萬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yùn)行變化,形成各種現(xiàn)象?!抖Y記。禮運(yùn)》:「播五行于四時。」唐??追f達(dá)。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于春夏秋冬之時也?!埂犊鬃蛹艺Z。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
2.舊時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運(yùn)。后借指命運(yùn)。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誰不愿黃金屋?誰不愿千鐘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br />3.仁、義、禮、智、信?!盾髯?。非十二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固啤顐?。注:「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
《國語辭典》:九五  拼音:jiǔ wǔ
九,陽數(shù),《易經(jīng)》中以?表示。五為卦中自下而上的第五個爻位?!兑捉?jīng)。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句下唐??追f達(dá)。正義:「言九五,陽氣盛至于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购笠蛞员扔骶??!杜f唐書。卷一九四。突厥傳上》:「應(yīng)是聞我國家初有內(nèi)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埂度龂萘x》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div>
《國語辭典》:中地  拼音:zhōng dì
經(jīng)濟(jì)地理上指提供周邊居民所需商品和服務(wù)的地點(diǎn),通常成為該地區(qū)經(jīng)濟(jì)活動及交通的中心。
《國語辭典》:土宜  拼音:tǔ yí
1.土地對于民居及生物的適宜性?!蹲髠?。文公六年》:「使毋失其土宜,眾隸賴之而后即命?!?br />2.土產(chǎn)。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五。明禋年預(yù)教習(xí)車象》:「市井撲賣土木粉捏妝?小象兒,并紙畫者,外郡人市去,為土宜遺送?!埂抖膛陌阁@奇》卷三二:「近日有個欽差內(nèi)相譚稹,到浙西公干,所過州縣,必要獻(xiàn)上土宜?!?/div>
《漢語大詞典》:發(fā)地(發(fā)地)
(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 南朝 梁 沈約 《游鍾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發(fā)地多奇嶺,干云非一狀?!?唐 王勃 《梓州郪縣靈瑞寺浮圖碑》:“發(fā)地龍盤,干霄鳳峙?!?唐 王翰 《賦得明星玉女壇送廉察尉華陰》:“ 洪河 之南曰 秦鎮(zhèn) ,發(fā)地削成五千仞?!?br />(2).謂地表土壤疏松。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四:“諸山皆發(fā)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攢倚?!?/div>
《國語辭典》:土氣(土氣)  拼音:tǔ qì
1.地氣?!秶Z。周語上》:「古者,太史順時覛土,陽癉憤盈,土氣震發(fā),農(nóng)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脈發(fā)?!埂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上》:「土氣不養(yǎng),稼穡不成者也?!?br />2.形容人的穿著、言行不合時尚,與「土里土氣」同。如:「他的裝扮雖然土氣,觀念卻是十分前衛(wèi)。」
《國語辭典》:沙土  拼音:shā tǔ
沙和黏土的混合土壤。通常由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沙和百分之二十以下的黏土混合而成。也作「砂土」。
《國語辭典》:土性  拼音:tǔ xìng
土地的性質(zhì)。元。趙孟頫題耕織圖詩。三月〉:「良農(nóng)知土性,肥瘠有不同。」也作「土質(zhì)」。
《漢語大詞典》:斷壟(斷壟,斷壠)
亦作“斷隴”。
(1).高而陡的岡壟。 宋 黃庭堅 《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人登斷壠求,我目歸鴻送。” 任淵 注:“孟子曰:‘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⒃疲骸垟嘀^堁斷而高者也。’”
(2).不整齊、不連續(xù)的田壟。 金 元好問 《野菊》詩:“荒畦斷壠新霜后,瘦蝶寒螿晚景前?!?br />(3).條播作物由于土壤不好,病蟲害嚴(yán)重,或播種技術(shù)不好等原因,一壟中有些地段的種子不出苗或出苗后死亡,這種現(xiàn)象叫斷壟。
《漢語大詞典》:真土
(1).在一個地方自然形成的土壤。對“客土”而言。《漢書·陳湯傳》:“故陵因天性,據(jù)真土,處勢高敞,旁近祖考。”
(2).佛教語。真佛土的略稱。謂佛真身所住的法性土,對化身所住的化土而言。《藥師本愿功德寶卷》:“玄妙消息,不動巍巍,真土立根基?!?/div>
《漢語大詞典》:膏土
(1).肥沃的土壤。元史·烏古孫澤傳:“﹝ 烏古孫澤 ﹞乃教民浚故湖,筑大堤……計得良田數(shù)千頃,瀕海廣潟并為膏土?!?br />(2).舊時稱鴉片。
《漢語大詞典》:土化
(1).指施肥使土壤熟化,以改良土壤。周禮·地官·草人:“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為之種?!?鄭玄 注:“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賈公彥 疏:“云化之使美者,謂若騂剛,用牛糞種,化騂剛之地使美也?!?br />(2).化為泥土;埋在土中腐爛。 宋 梅堯臣 《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詩:“土化 吳王 甲,骨朽 越王 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