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5詞典 1分類詞匯 44
《漢語大詞典》:楚王宮
(1). 楚王 之宮。在 郢 都。 唐 劉希夷 《春女行》:“憶昔 楚王宮 ,玉樓妝粉紅。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fēng)?!?br />(2). 楚王 之宮。在 四川省 巫山縣 西 陽臺 古城內(nèi)。相傳 襄王 所游之地。 唐 皇甫冉 《巫山峽》詩:“ 巫峽 見 巴 東,迢迢出半空。云藏 神女館 ,雨到 楚王宮 。” 前蜀 韋莊 《送李秀才歸荊溪》詩:“ 楚王宮 去 陽臺 近,莫倚風(fēng)流滯少年?!?宋 陳亮 《小重山》詞:“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 楚王宮 ?!?/div>
《漢語大詞典》:楚王臺(楚王臺)
(1).臺名。即 陽臺 。在 四川省 巫山縣 ,相傳為 楚襄王 夢遇神女處。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詩之一:“暫留 魚復(fù)浦 ,同過 楚 王臺 。” 仇兆鰲 注引《寰宇記》:“ 楚宮 ,在 巫山縣 西二百步 陽臺 古城內(nèi),即 襄王 所游之地?!?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詩:“城邊 宋玉 宅,峽口 楚王臺 ?!?清 高詠 《歸舟作》詩:“ 江 上羣山擁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
(2).臺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城內(nèi)。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義》:“城內(nèi) 楚王臺 設(shè)有軍械局?!币喾Q“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學(xué)社武昌首義紀(jì)實》:“ 吳醒漢 等整隊赴 楚望臺 ,補充子彈,佔領(lǐng) 蛇山 ?!?/div>
《國語辭典》:三海  拼音:sān hǎi
在北平市舊皇城西苑內(nèi),原名「西華潭」,由玉泉山之水潴成。中有金鱉玉蝀橋、瀛臺諸勝景,橋北稱為「北?!?,橋南稱為「中?!?,瀛臺以南稱為「南?!梗戏Q為「三?!?。也稱為「太液池」。
《漢語大詞典》:矍相
(1).古地名。在 山東省 曲阜市 城內(nèi) 闕里 西。后借指學(xué)宮中習(xí)射的場所。禮記·射義:“ 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蓋觀者如堵墻?!?鄭玄 注:“ 矍相 ,地名?!?span id="3hxrlsm" class="book">《北史·張普惠傳》:“乞至九月,備飾盡行,然后奏《貍首》之章,宣 矍相 之命?!?宋 王禹偁 《射宮選士賦》:“煥乎得 矍相 之義,洋然有 闕里 之儀?!?br />(2).復(fù)姓。見通志·氏族三。
《漢語大詞典》:十二衢
《文選·張衡〈西京賦〉》:“徒觀其城郭之制,則旁開三門,參涂夷庭,方軌十二,街衢相經(jīng)?!?李善 注:“方,言九軌之涂,凡有十二也?!北局腹糯?長安 城內(nèi)通往十二門的十二條大道,后泛指城市中眾多街道。 南朝 宋 鮑照 《詠史》詩:“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錢振倫 注:“《西都賦》曰:‘立十二之通門。’” 唐 白居易 《村居寄張殷衡》詩:“唯看老子五千字,不蹋 長安 十二衢?!?明 何景明 《大梁行》:“高樓歌舞三千戶,夾道煙花十二衢?!眳⒁姟?十二街 ”。
《漢語大詞典》:十二街
唐 長安 皇城南北七街,東西五街,因以“十二街”借指 長安城 的街道。 唐 韓愈 《南內(nèi)朝賀歸呈同官》詩:“緑槐十二街,渙散馳輪蹄?!?唐 白居易 《登樂游園望》詩:“下視十二街,緑樹間紅塵?!眳㈤?清 徐松 唐兩京城坊考·西京·皇城。
《漢語大詞典》:郊廛
亦作“ 郊鄽 ”。 郊野與市廛。統(tǒng)指城內(nèi)外。《陳書·高祖紀(jì)上》:“榮光曖曖,已冒郊廛;甘露瀼瀼,亟流庭苑。” 唐 王勃 《三月曲水宴得煙字》詩:“縈回亙津渡,出沒控郊鄽?!?明 何景明 《上李石樓方伯》詩:“薇花當(dāng)省署,棠蕚滿郊鄽?!?清 鈕琇 觚賸·粵社以榕:“郊廛鄉(xiāng)遂,無不有社,社皆依榕而立?!?/div>
《漢語大詞典》:武擔(dān)(武擔(dān))
山名。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城內(nèi)西北隅。 漢 揚雄 《蜀王本紀(jì)》:“ 武都 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 蜀王 娶以為妻,不習(xí)水土,疾病欲歸。 蜀王 留之,無幾物故, 蜀王 發(fā)卒之 武都 擔(dān)土,于 成都 郭中葬之。蓋地三畝,高七丈,號曰‘ 武擔(dān) ’。以石作鏡一枚,表其墓?!?span id="ihjkig1" class="book">《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劉備 ﹞即皇帝位於 成都 武擔(dān) 之南?!?/div>
《漢語大詞典》:司里
(1).管理城內(nèi)街巷。左傳·襄公九年:“九年春, 宋 災(zāi), 樂喜 為司城以為政,使 伯氏 司里?!?孔穎達(dá) 疏:“此言司里,謂司城內(nèi)之民。若今城內(nèi)之坊里也?!?br />(2). 春秋 官名。掌授賓館與民居。國語·周語中:“敵國賓至,關(guān)尹以告……司里授館。”國語·魯語上:“先臣 惠伯 以命於司里?!?汪遠(yuǎn)孫 發(fā)正:“《解》言先臣 惠伯 受命於司里,居此宅也。 胡氏 《匡衷》曰:‘司里為司空之屬,故又掌授民居。’”
《漢語大詞典》:巡街
(1).在城內(nèi)巡邏。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巡街的 王把總 進(jìn)來,見是 湯六老爺 ,才不言語?!?span id="xbmx31b" class="book">《老殘游記》第十回:“不似巡街兵吹的海螺只是嗚嗚價叫?!?br />(2).御史職名之一。負(fù)責(zé)京都外城治安。 明 陸噓云 《世事通考·文職公署》:“巡倉、巡街……俱正七品?!?span id="uvtfusu"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五回:“有一回,巡街御史查到一家門內(nèi)有人吵鬧,便進(jìn)去拿人?!?br />沿街。 前蜀 韋莊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舊》詩:“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雛手腳輕?!?清 顧祿 清嘉錄·黃連頭叫雞:“口銜篛管,巡街吹賣?!?/div>
《漢語大詞典》:魏王堤
唐 時名勝之一。 洛水 流入 洛陽 城內(nèi),過皇城 端門 ,經(jīng) 尚善 、 旌善 兩坊之北,南溢為池, 貞觀 中賜 魏王泰 ,故名 魏王池 ,有堤與 洛水 相隔,名 魏王堤 。 唐 白居易 《魏王堤》詩:“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 魏王堤 ?!?唐 劉禹錫 《三月三日泛洛禊飲》詩:“唯餘蹋青伴,待月 魏王堤 ?!?/div>
《漢語大詞典》:燕喜亭
亭名。在 廣東省 連縣 城內(nèi) 北山 下。 唐 王弘中 為 連州 司戶參軍時建。為閑居游樂之所。 唐 韓愈 取《詩·魯頌·閟宮》“ 魯侯 燕喜”之義,題名為“燕喜之亭”,并作《燕喜亭記》。
《國語辭典》:錫安(錫安)  拼音:xí ān
山名。指圣經(jīng)舊約時代耶路撒冷城內(nèi),今名奧弗爾山的東山。因此,圣經(jīng)中多用錫安來代表耶路撒冷。另外,因為錫安為以色列人的上帝雅赫維的居所和施行政治之處,故亦用來指猶太人的故土,象徵猶太教或猶太民族的愿望。
《漢語大詞典》:城第
城內(nèi)住宅。泛指市容。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四年春,車駕近出,觀覽城第。” 李賢 注:“第,宅也。有甲乙之次,故曰第?!?/div>
《漢語大詞典》:鷲峰寺(鷲峯寺)
(1).寺名。故址在 北京 西城內(nèi)城隍廟南。 明 代寺內(nèi)曾保存過旃檀佛像。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鷲峰寺:“城隍廟之南,齊簷小搆者, 鷲峯寺 。以旃檀像應(yīng)化集此,緇素瞻禮無虛日,寺遂以名?!?br />(2).寺名。故址在今 江蘇 南京 市郊。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寺院:“ 下瓦官寺 在 杏花村 內(nèi),林木幽深,入其門令人生塵外想。 鷲峯寺 地僻而無可眺,然差與市遠(yuǎn)。”
《漢語大詞典》:桃花泉
泉名。在 江蘇 揚州 城內(nèi)原 清 代鹽政署中。其水清澈,用于泡茶,味美色佳。參閱 清 麟慶 《鴻雪因緣圖記·桃泉煮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