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8,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塔前
建塔
起塔
高塔
塔寺
寺塔
塔中
靈塔
金塔
塔頂
三塔
塔尖
六塔
鐵塔
玉塔
《駢字類編》:塔前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其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唐 劉禹錫 碧澗寺見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詩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廊下題詩滿壁塵,塔前松樹已皴鱗。
唐 司空圖 偶書五首 其一 磬聲花外遠,人影塔前孤。
《韻府拾遺 合韻》:建塔
神僧傳:慧遠建塔之始,白鶴一雙繞墳鳴唳。
《漢語大詞典》:起塔
亦作“ 起墖 ”。 造塔。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王城北八十里,有 如來 履石之跡,起塔籠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天后 令葬之,其上起塔,設千人供,勒碑號為‘虎塔’。”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李青蓮詩:“﹝ 僧伽大師 ﹞三年三月三日示寂,敕命就 薦福寺 漆身起墖?!?/div>
《駢字類編》:高塔(高塔)
唐 鄭谷 題莊嚴寺休公院 疏鐘和細溜,高塔等遙峰。
《駢字類編》:塔寺
宋書天竺迦毗黎國傳:元嘉十二年,丹陽尹蕭摹之奏曰:佛化被于中國,已歷四代。形像塔寺,所在千數(shù)。進可以擊心,退足以招勸。而自頃以來,情敬浮末,不以精誠為至,更以奢競為重。舊宇頹弛,曾莫之脩。而各務造新,以相姱尚。甲第顯宅,于茲殆盡。材竹銅?,糜損無極。無關神祇,有累人事。
又訶羅陁國傳: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伏承圣主信重三寶,興立塔寺,周滿國界,城郭莊嚴,清凈無穢,四衢交通,廣博平坦,臺殿羅列,狀若眾山,莊嚴微妙,猶如天宮。齊書武帝紀: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為道及起立寺塔以宅為精舍,并嚴斷之。
《駢字類編》:寺塔
唐書五行志:太和八年六月癸未,暴風壞長安縣署及經(jīng)行寺塔。
分類:寺塔
《駢字類編》:塔中
宋書王懿傳:仲德三臨徐州,威德著于彭城,立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河北所遇也。
《漢語大詞典》:靈塔(靈塔)
即寶塔。 唐 丘丹 《蕭山祗園寺》詩:“靈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頻?!?南唐 李中 《題廬山東寺遠大師影堂》詩:“杉檜已依靈塔老,煙霞空鎖影堂深?!?宋 蘇軾 《泗州僧伽塔》詩:“我昔南行舟繫 汴 ,逆風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旂腳轉。”
分類:寶塔
《駢字類編》:金塔
唐 黃滔 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 粉垣千堵束,金塔九層支。
《駢字類編》:塔頂(塔頂)
唐 李洞 和劉駕博士贈莊嚴律禪師 松根穴蟻通山遠,塔頂巢禽見海微。
分類:塔頂
《駢字類編》:三塔
宋史呂祉傳:瓊率金軍四萬人渡淮降劉豫,擁祉次三塔,距淮三十里,祉下馬曰:劉豫逆臣,我豈可見之?眾逼祉上馬,祉罵曰:死則死于此。又語其眾曰:劉豫逆臣,爾軍中豈無英雄,乃隨酈瓊去乎。 圖繪寶鑒:僧草庵,住嘉禾三塔寺,工詩畫。明一統(tǒng)志:三塔湖在寧夏衛(wèi)城東北三十里。 白珽西湖賦:橫六橋于長堤,樹三塔于中流。既大備于蘇公,復絓志于趙侯。
《駢字類編》:塔尖
畫繼:徽宗時,益興畫學,如進士科下題取士,立博士,考其藝能。所試之題,如亂山藏古寺,魁則畫荒山滿幅,上出幡竿,以見藏意。馀人乃露塔尖,或鴟吻往往,有見殿堂者,則無復見藏意矣。 薩都拉過浦城詩:人家雞犬隔癡嵐,江郭微茫見塔尖。
《駢字類編》:六塔
宋史仁宗紀:至和二年十二月丁亥,修六塔河猶。又河渠志:皇祐四年正月乙亥,塞郭固而河勢壅,議者請開六塔以披其勢。
《國語辭典》:鐵塔(鐵塔)  拼音:tiě tǎ
1.鋼鐵建造的高塔??晒┤擞斡[或架設高壓電線。如:「巴黎鐵塔」。
2.形容強壯高大的樣子。如:「黝黑的面龐,高壯的軀體,像一座鐵塔般站在我的面前?!?/div>
《漢語大詞典》:玉塔
(1).塔的美稱。 宋 楊萬里 《船過蘇州》詩:“天遠地平城更闊,千尋玉塔尺來高?!?金 元好問 《靈泉》詩:“且向波間看玉塔,不須橋畔覓金繩。”
(2).喻冰柱。 宋 陸游 《村居冬日》詩:“檐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
分類:冰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