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8,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小雁塔
通天塔
素塔
塔器
塔橋
塔雁
塔座
塔布
赤塔
寶塔山
龜塔
廣塔
大塔
大雁塔
泥塔
《漢語大詞典》:小雁塔
在 陜西省 西安市 南 薦福寺 內(nèi)。建于 唐 景龍 年間,因此塔比 慈恩寺 大雁塔 小,故名。塔身為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筑,體型峻秀挺拔。塔原為十五層,經(jīng)多次地震,塔頂震坍,現(xiàn)余十三層,通高43米。
分類:陜西西安
《國語辭典》:通天塔  拼音:tōng tiān tǎ
一種古代計時的儀器。形如西域浮屠,共三層,最上層懸一口銅鐘,機發(fā)則鳴。其中大小輪以黃銅制造,粗糙易壞。
《駢字類編》:素塔
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東位青壇,西表素塔,壇塔之間,通是基址。
《漢語大詞典》:塔器
進行氣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液相間物質(zhì)傳遞的設備。按結(jié)構分板式塔和填料塔兩大類。板式塔內(nèi)設有一定數(shù)量的塔板,氣體以鼓泡或噴射形式與塔板上液層相接觸進行物質(zhì)傳遞。填料塔內(nèi)裝有一定高度的填料,液體沿填料自上向下流動,氣體由下向上同液膜逆流接觸,進行物質(zhì)傳遞。常應用于蒸餾、吸水、萃取等操作中。
《駢字類編》:塔橋(塔橋)
遼邸記:聞遼王好營宮室,置亭院二十馀區(qū)。其名有西樓、西宮、曲密、華房、太乙、竹宮,有月榭、紅房、花坳、藥圃、云溪、冰室、鶯塢、虎圈,又有塔橋、龍口、西疇、草湖、蕊珠洞、宮人斜諸處,綿延包絡,參差蔽虧,琪花瑤樹,異獸文禽,靡不畢致。
《駢字類編》:塔雁
唐 張謂 道林寺送莫侍御 霜引臺烏集,風驚塔雁飛。
《韻府拾遺 諫韻》:張謂詩霜引臺烏集風驚塔雁飛
《漢語大詞典》:塔座
僧尼講經(jīng)時的座位。 唐 戴孚 《廣異記·崔明達》:“ 明達 又念:欲令開講,不致塔座,何以敷演?又見塔座在西廊下,王指令 明達 上座開題?!?/div>
《國語辭典》:塔布  拼音:tǎ bù
禁忌。英語taboo的音譯。就是禁止接觸與說及神圣或污穢東西等等,在宗教迷信或社會習俗方面的禁忌、忌諱。也譯作「達波」。
《國語辭典》:赤塔  拼音:chì tǎ
Chita
城市名。本為蘇聯(lián)邦后貝加爾州的首邑,位于西伯利亞,印格達河與赤塔河的會流處。西元一九二○年建立遠東共和國,統(tǒng)治貝加爾湖以東的地方,以此為首都,稱為「赤塔政府」。一九二二年,赤塔政府并入前蘇聯(lián),仍以此為首邑,稱為「赤塔州」。前蘇聯(lián)分裂后,現(xiàn)隸于俄羅斯共和國。此地附近盛產(chǎn)煤、鐵和金礦,工業(yè)逐漸發(fā)達,毛皮業(yè)也很盛。
《漢語大詞典》:寶塔山(寶塔山)
山名。在 陜西省 延安 城郊,山上有寶塔,故稱。 賀敬之 《回延安》詩:“幾回回夢里回 延安 ,雙手摟定 寶塔山 ?!?白樺 《周總理,您在億萬人民心中永生》詩:“在隆隆的炮聲中回顧 寶塔山 ?。?延河 長流, 延水 清清,一往情深。”
《駢字類編》:龜塔(龜塔)
輟耕錄:余在杭州日,嘗見一弄百禽者,蓄龜七枚,大小凡七等,置龜幾上,擊鼓以使之,則第一等大者先至幾心伏定,第二等者從而登其背,直至第七等小者,登第六等之背,乃豎身直伸,其尾向上,宛如小塔狀,謂之烏龜疊塔。
《韻府拾遺 合韻》:廣塔(廣塔)
吳師道詩:泉乾土勁草樹少,祗有廣塔高亭亭。
《駢字類編》:大塔
洛陽伽藍記:糞塔在大塔南三步。
《國語辭典》:大雁塔  拼音:dà yàn tǎ
位于西安市南的塔。塔四方形,共七層,磚造,氣勢雄偉,仿印度佛塔的制度,內(nèi)藏佛教的經(jīng)像,每層中心葬有舍利。
《駢字類編》:泥塔
寺塔記:塔下有舍利三斗四升。移塔之時,僧守行建道場,出舍利,俾士庶觀之。唄贊未畢,滿地現(xiàn)舍利,士女不敢踐之,悉出寺外。守公乃造小泥塔及木塔近十萬枚葬之。今尚有數(shù)萬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