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1,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僻壤
朽壤
膏壤
壤歌
故壤
吉壤
皋壤
錫壤
擊壤歌
封壤
風壤
三壤
壤接
繡壤
鼠壤
《國語辭典》:僻壤  拼音:pì rǎng
偏僻的地方。如:「窮鄉(xiāng)僻壤」。
分類:偏僻荒遠
《國語辭典》:朽壤  拼音:xiǔ rǎng
腐土?!蹲髠鳌3晒迥辍罚骸干接行嗳蓝?。」《文選。潘岳。哀永逝文》:「委蘭房兮繁華,襲窮泉兮朽壤?!?/div>
《國語辭典》:膏壤  拼音:gāo rǎng
肥沃的土地?!妒酚洝>硪欢?。貨殖傳》:「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div>
分類:肥沃土地
《漢語大詞典》:壤歌
《擊壤歌》。相傳 堯 時有老人擊壤而歌。后成為歌頌太平盛世之典。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壤歌》惟海甸,畫角自山樓。白髮寐常早,荒榛農復秋。” 宋 蘇軾 《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隊名》:“《壤歌》皆白髮,象舞及青衿?!眳⒁姟?壤父 ”。
《國語辭典》:壤父  拼音:rǎng fǔ
傳說中上古時的賢者。年八十馀,嘗于道中擊壤為戲,謂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帝何德于我哉!」見晉。黃甫謐《高士傳。卷上。壤父》。
《漢語大詞典》:故壤
故土,故鄉(xiāng)。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家永懷於故壤,國愿言於先塋。”
《漢語大詞典》:吉壤
(1).舊指風水好的墳地。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列朝·大峪山用舍:“十七年十二月, 章圣太后 崩。上忽下詔,遷 顯陵 梓宮改葬於北。六飛親閲,得吉壤於 天壽山 之大峪?!?清 昭槤 嘯亭雜錄·親定陵寢:“后有善青烏者,視邱驚曰:‘雖命我輩足遍海內求之,不克得此吉壤也?!?span id="uwgdune"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十一》:“自 世宗 親營 泰陵 吉壤,工需動用內帑,并諭毋建石像,惜人力?!?br />(2).猶良田沃土。 清 黃六鴻 《?;萑珪そ甜B(yǎng)·植桑榆》:“遙望其處,鬱鬱蔥蔥,翠云盤結,居然旺氣所鐘,不亦名區(qū)吉壤哉?!?/div>
《國語辭典》:皋壤  拼音:gāo rǎng
1.水澤旁邊,平而濕的地方?!肚f子。知北游》:「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物色》:「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監(jiān)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2.指卑賤或隱逸者的住處。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情采》:「故有志深軒冕,而泛詠皋壤。」
《漢語大詞典》:錫壤(錫壤)
(1).分封土地。 漢 王褒 《圣主得賢臣頌》:“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説士。”
(2).指分封的土地。北史·魏安定王休傳:“謹惟州居 李潤堡 ,雖是少 梁 舊地, 晉芮 錫壤,然胡夷內附,遂為戎落。”
《國語辭典》:擊壤歌(擊壤歌)  拼音:jí rǎng gē
唐堯時,老人于耕作之馀,擊壤歌詠,蒙受帝堯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漢。王充《論衡。藝增》。后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出:「息風波,固皇圖,愿見康衢擊壤歌?!?/div>
《國語辭典》:封壤  拼音:fēng rǎng
界域。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云雨俄別,封壤異鄉(xiāng)?!?/div>
《漢語大詞典》:風壤(風壤)
猶風土。指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俗習慣。 北齊 裴讓之 《公館宴酬南使徐陵詩》:“方域殊風壤,分野各星辰?!?唐 杜甫 《野望》詩:“云山兼五嶺,風壤帶 三苗 ?!?金 麻革 《游龍山記》:“自 雁門 踰 代嶺 之北,風壤陡異,多山而阻?!?
《漢語大詞典》:三壤
古時按土質的肥瘠將耕地分為上、中、下三品,稱為三壤。書·禹貢:“咸則三壤,成賦中邦。” 孔穎達 疏:“土壤各有肥瘠,貢賦從地而出,故分土壤為上中下。計其肥瘠,等級甚多,但齊其大較,定為三品?!?漢 揚雄 《劇秦美新》:“若復五爵,度三壤,經井田,免人役?!?唐 陸龜蒙 《幽居賦》:“頌厥土之三壤,託高風之四鄰?!?/div>
《駢字類編》:壤接
梁肅鄭縣尉廳壁記:壤接天府,號因舊國。柳宗元賀辟符載啟:凡諸侯之欲得符君者,城連壤接而惑于騰沸,環(huán)視相讓,莫敢先舉。
《漢語大詞典》:繡壤(繡壤)
指田間的土埂和水溝。因其交錯如文繡,故稱。 清 陳夢雷 《登屴崱峰》詩:“近郭桑麻開繡壤,滿城煙火雜征旄?!?清 張仁美 《西湖記游》:“間或渡平疇,履繡壤,則又菜花初斂,麥穗方抽,桑葉吐青,茶葉展緑。”
《國語辭典》:鼠壤  拼音:shǔ rǎng
1.老鼠穴中的土壤?!肚f子。天道》:「今吾觀子非圣人也,鼠壤有馀蔬?!?br />2.園圃中柔而無石塊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