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55
典故
4
詞典
241
佛典
1
其它
9
共241,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邊壤
腴壤
裔壤
瘠壤
境壤
華壤
福壤
內(nèi)壤
析壤
田壤
赤壤
壤壤
則壤
同壤
遺壤
《漢語大詞典》:
邊壤(邊壤)
猶邊地。
《
三國志·魏志·傅嘏傳
》
“斯必然之?dāng)?shù)也”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戰(zhàn)略》
:“今邊壤之守,與賊相遠,賊設(shè)羅落,又持重密,間諜不行,耳目無聞?!?唐
陳子昂
《為程處弼慶拜洛表》
:“臣已灰滅遐荒,肝涂邊壤,豈得尚存骸骨?!?宋
王圭
《龐莊敏公籍神道碑》
:“以謂方用兵時,邊壤煩苦, 關(guān)中 蕭然,請減緣邊之兵,還食內(nèi)地?!?/div>
分類:
邊地
《漢語大詞典》:
腴壤
肥沃的土地。
《
宋書·孔靈符傳
》
:“謂宜適任民情,從其所樂,開宥逋亡,且令就業(yè);若審成腴壤,然后議遷?!?/div>
分類:
肥沃
土地
《漢語大詞典》:
裔壤
即裔土。 唐
劉禹錫
《上淮南李相公啟》
:“咋舌兢魂,分終裔壤?!眳⒁姟?裔土 ”。
《漢語大詞典》:
裔土
荒瘠邊遠的地方。
《
國語·周語上
》
:“猶有散遷懈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於是乎有蠻夷之國。”
《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隕沒不達者,則永銜罪責(zé),入於裔土矣?!?宋
岳珂
《
桯史·獻陵疏文
》
:“恭惟大行 李慈淵圣皇帝 ,蹈千仞之淵冰,脫羣生於涂炭,皇天降割,裔土告終?!?/div>
分類:
邊遠
《漢語大詞典》:
瘠壤
瘠土。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賦》
:“勾蘗牙於瘠壤,其誰育之而使成?!?/div>
《漢語大詞典》:
境壤
猶境域。 唐 辯機
《〈大唐西域記〉贊》
:“境路盤紆,疆埸回互,行次即書,不在編比。故諸 印度 ,無分境壤,散書國末,略指封域?!?清
方苞
《又書貨殖傳后》
:“后乃備舉山川境壤之支湊,以及人民謡俗、性質(zhì)、作業(yè),則以 漢 興,海內(nèi)為一?!?清
薛福成
《保薦使才疏》
:“於是境壤則與彼毘連,條約則許彼通行?!?/div>
分類:
境域
《漢語大詞典》:
華壤(華壤)
華夏之區(qū)。指中原。
《晉書·孔坦傳》
:“使九服式序,四海一統(tǒng),封京觀於中原,反紫極於華壤?!?南朝 宋 顏延之
《又釋何衡陽〈達性論〉》
:“由 金日磾 不生華壤,何限九服之外,不有窮理之人,內(nèi)外為判,誠亦難乎?”
《魏書·田益宗傳》
:“先帝以卿勞舊,州小祿薄,故遷牧華壤,爰登顯級。”
分類:
華夏
中原
《漢語大詞典》:
福壤
堪輿家所稱地脈靈氣所鐘之地。
《
北史·楊素傳
》
:“乃遍歷川原,親自占擇,志圖元吉,孜孜不已,遂得神皋福壤,營建山陵。”
分類:
堪輿家
地脈
靈氣
《漢語大詞典》:
內(nèi)壤
同“內(nèi)傷”。 壤,通“ 傷 ”。
《穀梁傳·隱公三年》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內(nèi)壤。” 范寧 注:“凡所吐出者,其壤在外;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內(nèi)?!?楊士勛 疏:“‘壤’字為
《穀梁》
音者皆為傷。 徐邈 亦作傷?!?宋 王安石
《和蔡樞密孟夏旦日西府書事》
詩:“重輪慶自離明發(fā),內(nèi)壤陰隨解澤銷。”
《分類字錦》:
析壤
錢珝冊祁王文:析壤之休,自天而體。
分類:
封爵
《漢語大詞典》:
田壤
猶田地。 宋
韓維
《答和叔城東尋春》
:“時屬積雪霽,田壤墳以蘇。” 明
劉三吾
《野莊賦》
:“宅幽兮勢廣,宜爾居兮與爾田壤?!?/div>
分類:
田地
《漢語大詞典》:
赤壤
(1).紅土。
《書·泰誓上》
“焚炙忠良” 唐 孔穎達 疏:“ 文王 獻 洛 西之地,赤壤之田方千里,請 紂 除炮烙之刑?!?陳毅
《由北京到廣州》
詩:“ 韶山?jīng)_ 里覽風(fēng)物,靄靄青松赤壤嵌?!?br />(2).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南方色赤,以赤壤象征南方。
《隋書·薛道衡傳》
:“占揆星景,移建邦畿,下憑赤壤,上協(xié)紫微?!?/div>
分類:
紅土
赤色
封土
立社
五色土
象征
四方
中央
帝王
《國語辭典》:
壤壤
拼音:
rǎng rǎng
紛亂的樣子。《呂氏春秋。先識覽。知接》:「戎人見暴布者,而問之曰:『何以為之莽莽也?』指麻而示之。怒曰:『孰之壤壤也?!弧埂妒酚?。卷一二九。貨殖傳。序》:「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挂沧鳌溉寥痢?。
分類:
紛亂
紛亂貌
《分類字錦》:
則壤(則壤)
書:咸則三壤,成賦中邦。
分類:
賦稅
《漢語大詞典》:
同壤
(1).猶言同一地域。
《
左傳·哀公元年
》
:“ 句踐 能親而務(wù)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于是乎克而弗取……后雖悔之,不可食已。”
(2).指鄉(xiāng)鄰。
《藝文類聚》
卷五十引 隋 江總
《廣州刺史歐陽頠墓志》
:“公孝敬純深,友悌敦睦,家積遺財并讓諸季,兼賙同壤?!?br />(3).謂同穴合葬。
《
文選·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
》
:“陋 蒼梧 之不從兮,遵 鮒隅 以同壤。” 李善 注:“
《
山海經(jīng)
》
曰:‘大荒之中,河水之閒, 鮒隅 之山,帝 顓頊 與九嬪葬焉?!?/div>
分類:
鄉(xiāng)鄰
合葬
地域
《漢語大詞典》:
遺壤(遺壤)
荒廢的土地。
《
宋書·孔琳之傳
》
:“敬授民時,各順其業(yè),游蕩知反,務(wù)末自休,固以南畝競力,野無遺壤矣。”
分類:
荒廢
土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