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壤父  拼音:rǎng fǔ
傳說中上古時(shí)的賢者。年八十馀,嘗于道中擊壤為戲,謂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帝何德于我哉!」見晉。黃甫謐《高士傳。卷上。壤父》。
《漢語大詞典》:壤歌
《擊壤歌》。相傳 堯 時(shí)有老人擊壤而歌。后成為歌頌太平盛世之典。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壤歌》惟海甸,畫角自山樓。白髮寐常早,荒榛農(nóng)復(fù)秋?!?宋 蘇軾 《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隊(duì)名》:“《壤歌》皆白髮,象舞及青衿?!眳⒁姟?壤父 ”。
《漢語大詞典》:云壤(雲(yún)壤)
天地。喻相距遙遠(yuǎn)。 唐 韓偓 《春悶偶成》詩:“阡陌懸云壤,闌畦隔艾芝?!?/div>
《漢語大詞典》:枯壤
干枯的田地。晉書·沮渠蒙遜載記:“頃自春炎旱,害及時(shí)苗,碧原青野,倏為枯壤?!?/div>
分類:干枯田地
《漢語大詞典》:灰壤
(1).地表下層土壤的一種。管子·地員:“徙山十九施,百三十三尺,而至于泉,其下有灰壤,不可得泉?!?br />(2).塵埃。《宋書·王僧達(dá)傳》:“再造之恩,不可妄屬。故洗拂灰壤,登沐膏露?!?br />(3).指人死后的葬處。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祭戰(zhàn)亡者文》:“獨(dú)念斷魂,長(zhǎng)畢灰壤。”南史·孝義傳下·謝貞:“孤子釁禍所集,將隨灰壤?!?/div>
《漢語大詞典》:邦壤
鄉(xiāng)邦;鄉(xiāng)土。晉書·郗鑒傳:“邑人 張寔 先求交於 鑒 , 鑒 不許。至是, 寔 於 午 ( 陳午 )營(yíng)來省 鑒 疾,既而卿 鑒 。 鑒 謂 寔 曰:‘相與邦壤,義不及通,何可怙亂至此邪!’ 寔 大慚而退?!?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梁書·孝行傳·甄恬》:“ 恬 既孝行殊異,聲著邦壤,敦風(fēng)厲俗,弘益茲多?!?/div>
《漢語大詞典》:要壤
指軍事上的要地。 宋 蔡襄 《回定州傅密學(xué)啟》:“惟憲 中山 屏翰,北道襟喉,常宿勁兵,號(hào)稱要壤,聊護(hù)諸將,式遏一方?!?/div>
《漢語大詞典》:絕壤
極遠(yuǎn)的地區(qū)。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三:“雖遐方絶壤,皆當(dāng)梯航而至矣?!?/div>
《國(guó)語辭典》:墳壤(墳壤)  拼音:fén rǎng
潤(rùn)解的土壤?!吨芏Y。地官。草人》:「墳壤用麋,渴澤用鹿?!?/div>
《駢字類編》:地壤
唐書盧坦傳:天德故城。地壤磽瘠。
《漢語大詞典》:殊壤
遠(yuǎn)方異域。晉書·慕容暐載記論:“隔閡諸華,聲教莫之漸;雄據(jù)殊壤,貪悍成其俗?!?/div>
《漢語大詞典》:棄壤(棄壤)
廢地,無用之地。 清 黃六鴻 《?;萑珪るs課·新墾》:“其地……在目前不過頂名代納錢糧,迨久之必成棄壤,致累包賠?!?/div>
分類:無用
《漢語大詞典》:壤蟲(壤蟲)
即蠰蟲。《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吾比夫子,猶黃鵠與壤蟲也,終日行不離咫尺而自以為速,豈不悲哉!”按, 朱駿聲 說文通訓(xùn)定聲·壯部:“﹝壤﹞又為蠰,《淮南·道應(yīng)》:‘猶黃雀與壤蟲也?!?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若謂受氣皆有一定,則雉之為蜃,雀之為蛤,壤蟲假翼,川蛙翻飛…皆不然乎?”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壤蟲之比黃鵠,轍鮒之仰 河宗 ,未足云也?!币徽f,幼蟲。見《淮南子》 高誘 注。
分類:幼蟲
《駢字類編》:壤絕(壤絕)
陸云九憫:跡同塵而壤絕,景和光而天分。
《駢字類編》:壤石
南北朝 謝靈運(yùn) 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 果木有舊行,壤石無遠(yuǎn)延。
唐 張九齡 林亭詠 偶懷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駢字類編》:山壤
桐譜:西山桐詠曰: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趾。王仲言慈寧殿賦:山壤獻(xiàn)靈。川流效祉。陸架水浮,風(fēng)屯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