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江淮草木知名
 
草木聲名
 
草木要知名
 
威名留草木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二〈張萬福列傳〉~4074~
張萬福,魏州元城人?!瓕ふ姘輭壑荽淌?、淮南節(jié)度副使。為節(jié)度使崔圓所忌,失刺史,改鴻臚卿,以節(jié)度副使將千人鎮(zhèn)壽州,萬福不以為恨。許杲以平盧行軍司馬將卒三千人駐濠州不去,有窺淮南意。圓令萬福攝濠州刺史。杲聞即提卒去,止當(dāng)涂。陳莊賊陷舒州,圓又以萬福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盜賊,連破其黨。大歷三年,召赴京師,代宗謂曰:「聞卿名久,欲一識卿面,且將累卿以許杲?!谷f福拜謝,因前奏曰:「陛下以一許杲召臣,如河北諸將叛,欲以屬何人?」代宗笑謂曰:「且與吾了許杲事,方當(dāng)大用卿。」以為和州刺史、行營防御使,督淮南岸盜賊。至州,杲懼,移軍上元。杲至楚州大掠,節(jié)度使韋元甫命萬福追討之。未至淮陰,杲為其將康自勸所逐。自勸擁兵繼掠,循淮而東,萬福倍道追而殺之,免者十二三,盡得其虜掠金帛婦人等,皆送致其家。元甫將厚賞將士,萬福曰:「官健常虛費(fèi)衣糧,無所事,今乃一小賴之,不足過賞,請用三之一?!勾诎l(fā)詔以勞之,賜衣一襲、宮錦十雙?!伦谝匀f福為濠州刺史,召見謂曰:「先帝改卿名『正』者,所以褒卿也。朕以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若從先帝所改,恐賊不知是卿也?!箯?fù)賜名萬福。
典故
籍甚聲名


《漢書》卷四十三〈酈陸朱劉叔孫列傳·陸賈〉~25~
陳平乃以奴婢百人,車馬五十乘,錢五百萬,遺賈為食飲費(fèi)。賈以此游漢廷公卿間,名聲籍甚。及誅呂氏,立孝文,賈頗有力。
典故
二陸入洛
 
入洛聲名

相關(guān)人物
陸機(jī)
 
陸云


《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陸抗〉~360~
南朝宋·裴松之注:「景弟機(jī),字士衡,云字士龍?!埂稒C(jī)云別傳》曰:「晉太康末,俱入洛,造司空張華,華一見而奇之,曰:『伐吳之役,利在獲二俊?!凰鞛橹幼u(yù),薦之諸公。太傅楊駿辟機(jī)為祭酒,轉(zhuǎn)太子洗馬、尚書著作郎。云為吳王郎中令,出宰浚儀,甚有惠政,吏民懷之,生為立祠。后并歷顯位。機(jī)天才綺練,文藻之美,獨(dú)冠于時。云亦善屬文,清新不及機(jī),而口辯持論過之。于時朝廷多故,機(jī)、云并自結(jié)于成都王穎。穎用機(jī)為平原相,云清河內(nèi)史。尋轉(zhuǎn)云右司馬,甚見委仗。無幾而與長沙王搆隙,遂舉兵攻洛,以機(jī)行后將軍,督王粹、牽秀等諸軍二十萬,士龍著南征賦以美其事。機(jī)吳人,羈旅單宦,頓居群士之右,多不厭服。機(jī)屢戰(zhàn)失利,死散過半。初,宦人孟玖,穎所嬖幸,乘寵豫權(quán),云數(shù)言其短,穎不能納,玖又從而毀之。是役也,玖弟超亦領(lǐng)眾配機(jī),不奉軍令。機(jī)繩之以法,超宣言曰陸機(jī)將反。及牽秀等譖機(jī)于穎,以為持兩端,玖又搆之于內(nèi),穎信之,遣收機(jī),并收云及弟耽,并伏法。機(jī)兄弟既江南之秀,亦著名諸夏,并以無罪夷滅,天下痛惜之。機(jī)文章為世所重,云所著亦傳于世。初,抗之克步闡也,誅及嬰孩,識道者尤之曰:『后世必受其殃!』及機(jī)之誅,三族無遺,孫惠與朱誕書曰:『馬援擇君,凡人所聞,不意三陸相攜暴朝,殺身傷名,可為悼嘆。』事亦并在《晉書》。」
《昭明文選》卷十七〈賦壬·論文·文賦〉~76~
唐·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曰:「機(jī)字士衡,吳郡人。祖遜,吳丞相。父抗,吳大司馬。機(jī)少襲領(lǐng)父兵,為牙門將軍。年二十而吳滅,退臨舊里,與弟云勤學(xué),積十一年。譽(yù)流京華,聲溢四表,被徵為太子洗馬,與弟云俱入洛。司徒張華,素重其名,舊相識以文。華呈天才綺練,當(dāng)時獨(dú)絕,新聲妙句,系蹤張、蔡。機(jī)妙解情理,心識文體,故作文賦?!?/span>
《晉書》卷五十四〈陸機(jī)列傳〉~472~
至太康末,與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素重其名,如舊相識,曰:「伐吳之役,利獲二俊?!?/span>

例句

陸機(jī)初入洛,孫楚又游吳。 儲嗣宗 早春懷薛公裕

陸云還入洛,潘岳更張筵。 李端 送楊少府赴陽翟

家從入洛聲名大,跡為依劉事分偏。 羅隱 寄京闕陸郎中昆仲

入洛聲華當(dāng)世重,閔周章句滿朝吟。 韋莊 和陸諫議避地寄東陽進(jìn)退未決見寄

《國語辭典》:聲名(聲名)  拼音:shēng míng
聲望名譽(yù)?!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八:「分明你這奴才借了我的聲名在外招搖撞騙,這還了得!」《儒林外史》第九回:「你們說是我家,豈不要壞了我家的聲名?」
《漢語大詞典》:聲名人(聲名人)
有名望的人。 唐 杜甫 《客堂》詩:“前輩聲名人,埋沒何所得。”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華經(jīng)〉記》:“其一碑,僧之徒思得聲名人文其事以自廣。”
分類:有名名望
《國語辭典》:聲名遠(yuǎn)播(聲名遠(yuǎn)播)  拼音:shēng míng yuǎn bò
聲望名譽(yù)流傳甚廣。如:「他因榮獲諾貝爾獎而聲名遠(yuǎn)播?!?/div>
《國語辭典》:聲名大噪(聲名大噪)  拼音:shēng míng dà zào
聲望名氣大為提高。如:「他因?yàn)檫@項(xiàng)重要發(fā)明而聲名大噪?!?/div>
《漢語大詞典》:聲名赫奕(聲名赫奕)
名聲顯赫。 宋 陸游 《送襄陽鄭帥唐老》詩:“聲名赫奕動天子,家世富貴連椒房?!?明 方孝孺 《祭胡仲申先生》:“聲名赫奕,昭灼當(dāng)世;曠視宇宙,奚古奚今?!?/div>
《漢語大詞典》:聲名藉甚(聲名藉甚)
名聲顯赫。指人在社會上流傳的評價極高。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贈小司空宇文顯和墓志銘》:“公稟山岳之靈,擅風(fēng)云之氣,容止矜莊,聲名藉甚?!?span id="qjeulfy" class="book">《陳書·王沖傳》:“ 沖 性和順,事上謹(jǐn)肅,習(xí)於法令,政在平理,佐藩蒞人,鮮有失德……又曉音樂,習(xí)歌舞,善與人交,貴游之中,聲名藉甚?!?清 王韜 《淞濱瑣話·李延庚》:“ 李延庚 ,字 少白 , 西蜀 人。工詩詞,為人頗具豪氣。少好擊劍,及長,以為不足學(xué),遂專心于文史,聲名藉甚?!?/div>
《國語辭典》:聲名狼藉(聲名狼藉)  拼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比喻名聲非常惡劣。《清史稿。卷三二二。尹壯圖傳》:「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臣經(jīng)過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半皆蹙額興嘆。」
《漢語大詞典》:聲名狼籍(聲名狼籍)
見“ 聲名狼藉 ”。
《國語辭典》:聲名狼藉(聲名狼藉)  拼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比喻名聲非常惡劣?!肚迨犯濉>砣?。尹壯圖傳》:「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臣經(jīng)過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半皆蹙額興嘆?!?/div>
《國語辭典》:聲名鵲起(聲名鵲起)  拼音:shēng míng què qǐ
名聲乘時崛起,聲名大噪。清。李斗《揚(yáng)州畫舫錄。卷五。新城北錄下》:「先在徐班,以年未五十,故無所表見。至洪班則聲名鵲起?!?/div>
分類:迅速提高
《漢語大詞典》:聲名文物(聲名文物)
見“ 聲明文物 ”。
《漢語大詞典》:聲明文物(聲明文物)
語本左傳·桓公二年:“文物以紀(jì)之,聲明以發(fā)之。”后以“聲明文物”謂聲教文明與典章制度。 唐 劉禹錫 《代裴相公進(jìn)東封圖狀》:“ 開元 十三年, 玄宗 皇帝以天下太平,登封 東岳 ,聲明文物,振耀古今?!?宋 邵雍 《五帝》詩:“五帝之時似日中,聲明文物正融融?!?梁啟超 《論國家思想》:“昔 希臘 之 雅典 ,當(dāng)其為獨(dú)立國也,聲明文物甲天下?!币嘧鳌?聲名文物 ”。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閏馀中:“矧二百年間,聲名文物,其人才往往有瑰瑋絶特者錯列其中。” 孫中山 《香港興中會宣言》:“倘不及早維持,乘時發(fā)奮,則數(shù)千年聲名文物之邦,累世代冠裳禮義之族,從此淪亡,由茲泯滅,是誰之咎?”
《高級漢語詞典》:聲名煊赫
名聲顯赫
《漢語大詞典》:聲名烜赫(聲名烜赫)
名聲顯赫。 唐 韓偓 《與吳子華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懷恩敘懇因成長句四韻兼呈諸同年》:“聲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貴身?!?宋 蘇舜欽 《上范公參政書》:“某伏觀自 唐 至于本朝,賢者在下位,天下想望傾屬,期至公相,聲名烜赫,未有如閣下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