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2詞典 1分類詞匯 621
共622,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35  36  37  38  39  41  4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蒙括
類犴
若干
赤松
西門
銅鞮
西鄉(xiāng)
公父
綺里
伊耆
曹丘
國維
公戶
修魚
重姓
《漢語大詞典》:蒙括
復(fù)姓。 金 有 蒙括蠻都 。見金史·章宗紀(jì)二。
分類:復(fù)姓
《漢語大詞典》:類犴(類犴)
復(fù)姓。 漢 有 類犴反 。見史記·梁孝王世家
分類:復(fù)姓
《國語辭典》:若干  拼音:ruò gān
1.大約計算之詞。即多少、幾許的意思?!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或用輕錢,百加若干。」《三國演義》第八八回:「輒具金珠寶貝若干,權(quán)為賞軍之資?!?br />2.復(fù)姓?!锻ㄖ?。卷二九。氏族略五》:「若干氏出自代北,以國為氏。」
《國語辭典》:赤松  拼音:chì sōng
植物名。松科松屬,常綠喬木。高可達四十公尺,樹皮與嫩芽皆赤褐色,針葉二針一束。雌雄同株,雄毬花黃色,雌毬花紫色。毬果卵圓形,種子有披針形的翅。木材供建筑、造紙之用,樹脂可作松香,葉可提煉化工原料。分布于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也稱為「日本赤松」。
《國語辭典》:赤松子  拼音:chì sōng zǐ
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后為道教所祭祀尊奉:(1)指神農(nóng)氏的雨師。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赤松子》:「赤松子者,神農(nóng)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nóng),能入火自燒?!?2)指帝嚳的老師。《韓詩外傳》卷五:「帝嚳學(xué)乎赤松子?!挂卜Q為「赤誦子」、「松子」。
《國語辭典》:西門(西門)  拼音:xī mén
1.西邊的門?!妒酚?。卷八。高祖本紀(jì)》:「將軍紀(jì)信乃乘王駕,詐為漢王,誑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shù)十騎出西門遁?!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履道西門詩二首之一:「履道西門有弊居,池塘竹樹繞吾廬。」
2.復(fù)姓。如戰(zhàn)國時有西門豹。
《漢語大詞典》:銅鞮(銅鞮)
(1). 春秋 晉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晉平公 曾筑 銅鞮宮 于此。 漢 置縣,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北魏 以后屢有遷移。 明 洪武 初廢入 沁州 。左傳·成公九年:“秋, 鄭伯 如 晉 , 晉 人討其貳於 楚 也;執(zhí)諸 銅鞮 ?!?杜預(yù) 注:“ 銅鞮 , 晉 別縣,在 上黨 ?!?楊伯峻 注:“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 銅鞮 在今 山西 沁縣 南?!?br />(2). 春秋 晉 離宮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 銅鞮 之宮數(shù)里,而諸侯舍于隸人。” 杜預(yù) 注:“ 銅鞮 , 晉 離宮?!?楊伯峻 注:“ 銅鞮宮 在 山西 沁縣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陽 。 唐 李端 《代棄婦答賈客》詩:“ 玉壘城 邊爭馬走, 銅鞮 市里共乘舟?!?宋 張孝祥 《醉落魄》詞:“桃花庭院光陰速, 銅鞮 誰唱大堤曲。歸時想是櫻桃熟?!?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襄陽》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見 銅鞮 歌舞無?”
(4).曲名。 明徐復(fù)祚《投梭記·敘飲》:“唱罷《銅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眳⒁姟?銅鞮曲 ”。
(5).亦作“ 銅鍉 ”。復(fù)姓。 春秋 時有 銅鍉伯華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漢語大詞典》:銅鞮曲(銅鞮曲)
《白銅鞮歌》。也稱《襄陽蹋銅蹄》。樂府清商曲名。隋書·音樂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鎮(zhèn) ,有童謡云:‘ 襄陽 白銅蹄,反縛 揚州 兒?!R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 揚州 之士,皆面縛,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 沈約 為三曲,以被絃管?!?宋 梅堯臣 《送周諫議知襄陽》詩:“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爭隨畫鹿車?!?/div>
《漢語大詞典》:西鄉(xiāng)(西鄉(xiāng))
亦作“ 西嚮 ”。 面向西方。禮記·檀弓下:“男子西鄉(xiāng),婦人東鄉(xiāng)?!?span id="tvrbomn" class="book">《史記·項羽本紀(jì)》:“ 張良 西嚮侍?!?span id="jhd3j33" class="book">《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xiāng);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xiāng)?!?br />亦作“ 西嚮 ”。 復(fù)姓。 春秋 宋 有 西鄉(xiāng)曹 。見尸子。
《漢語大詞典》:公父
亦作“ 公甫 ”。 復(fù)姓。 春秋 時 魯國 有 公父文伯 。見左傳·定公五年。
《漢語大詞典》:綺里(綺里)
復(fù)姓。 漢 初有隱士 綺里季 ,為“ 商山 四皓”之一。見史記·留侯世家。后亦用作 綺里季 之省稱。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之二:“ 留侯 將 綺里 ,出處未云殊?!眳⒁姟?綺里季 ”。
《漢語大詞典》:綺里季(綺里季)
(1). 漢 初隱士?!?商山 四皓”之一。《史記·留侯世家》載:四皓隱居 商山 , 漢高祖 征召,不應(yīng)。后 高祖 欲廢太子, 呂后 用 留侯 計,厚禮卑辭,迎請四皓,使輔太子。一日 高祖 置酒,太子侍,四皓從太子。 高祖 曰:“羽翼成矣?!彼燧z廢太子之事。亦省作“ 綺季 ”。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于是遯世之士, 榮期 、 綺季 之儔,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唐 李商隱 《商於》:“割地 張儀 詐,謀身 綺季 長。”
(2).泛指隱士。 明 萬泰 《留別董西來》詩:“且喜 何郎 能似舅,不妨 綺季 未稱臣?!?/div>
《漢語大詞典》:伊耆
(1).見“ 伊耆氏 ”。
(2).亦作“ 伊祈 ”、“ 伊祁 ”。復(fù)姓。 宋 羅泌 《路史后紀(jì)·炎帝上》:“ 炎帝 神農(nóng)氏 ,姓 伊耆 ,名 軌 ……其初國 伊 ,繼國 耆 ,故氏 伊耆 ?!?span id="the3fuq" class="book">《周禮·秋官·序官》“ 伊耆 氏下士一人” 清 孫詒讓 正義:“易·繫辭 孔 疏引帝王世紀(jì):‘ 帝堯 陶唐氏 , 伊祈 姓?!?伊祈 ,即 伊耆 ,二者并無塙證…… 魏孝文 時, 魏懷州 民 伊耆茍 聚眾於 重山 作亂?!卑矗?伊耆茍 ,魏書·高祖紀(jì)上作“伊祈茍”,一本又作“伊祁”。耆、祈、祁,三字同音。
分類:復(fù)姓
《國語辭典》:伊耆氏  拼音:yī qí shì
1.傳說中的上古帝王。一說為神農(nóng)氏,一說為帝堯。
2.職官名。周代設(shè)置,掌授杖?!吨芏Y。秋官司寇。伊耆氏》:「伊耆氏掌國之大祭祀,共其杖咸,軍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齒杖?!?/div>
《國語辭典》:曹丘  拼音:cáo qiū
1.復(fù)姓。如漢朝曹丘生。
2.介紹人、推薦人。漢代曹丘生到處贊揚季布的英勇,使季布享有盛名。故后作為薦引、稱揚者的代稱?!读凝S志異。卷一。嬌娜》:「羈旅之人,誰作曹丘者!」
《國語辭典》:國維(國維)  拼音:guó wéi
維持國家的綱紀(jì)。漢。王充《論衡?;謬罚骸傅谖逅究?,股肱國維,轉(zhuǎn)谷振贍,民不乏餓?!?/div>
《國語辭典》:公戶(公戶)  拼音:gōng hù
復(fù)姓。如漢書儒林傳有公戶滿意。
分類:復(fù)姓
《漢語大詞典》:修魚
見“脩魚”。
(1).地名。在今河南原武縣東。 2.復(fù)姓。秦之先祖有修魚氏。見《史記。秦本記》。
《漢語大詞典》:脩魚(脩魚)
(1).地名。在今 河南 原武縣 東。史記·韓世家:“十六年, 秦 敗我 脩魚 ?!?br />(2).復(fù)姓。 秦 之先祖有 脩魚 氏。見史記·秦本記。
《漢語大詞典》:重姓
猶大姓。 唐 朱慶余 《賀張水部員外拜命》詩:“前代佳名 遜 ,當(dāng)時重姓 張 。”
復(fù)姓,雙姓。 唐 無名氏 玉泉子:“舉人 李文彬 受知於舍人 紇干洎 。有同時今京兆府司録 賀蘭洎 卒, 彬 因謁紫微,問:‘今日有何新事?’對曰:‘適過府,聞 紇干洎 卒?!?洎 曰:‘莫錯否?!?彬 曰:‘不錯?!?洎 曰:‘君又似共鬼語也?!饕露?。 彬 乃悟,蓋俱重姓,又同名而誤對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