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1,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季孫
下門
長興
叔敖
南公
令狐
湛盧
庚桑
公輸
白象
青烏
五王
紇干
南史
申屠
《漢語大詞典》:季孫(季孫)
復姓。 春秋 時 魯 有 季孫宿 。
分類:復姓
《國語辭典》:下門(下門)  拼音:xià mén
商店于清晨時將門板取下,開始營業(yè)。如:「對街的花店,幾時下門?」
《漢語大詞典》:長興(長興)
復姓。 漢 有 長興渠 。見資治通鑒·漢安帝延光四年
分類:復姓
《漢語大詞典》:叔敖
復姓。 周 有 叔敖段 。 楚 蔿艾獵 字 叔敖 ,后以字為姓。見通志·氏族三。
分類:復姓
《漢語大詞典》:南公
(1). 戰(zhàn)國 時 楚國 隱士。史記·項羽本紀:“故 楚 南公 曰:‘ 楚 雖三戶,亡 秦 必 楚 也?!?裴骃 集解:“ 徐廣 曰:‘ 楚 人也,善言陰陽?!?文穎 曰:‘南方老人也?!?宋 蘇軾 《竹枝歌》:“千里逃歸迷故鄉(xiāng), 南公 哀痛彈長鋏?!?br />(2).復姓。 戰(zhàn)國 有 南公揭 。見史記·秦本紀
《國語辭典》:令狐  拼音:lìng hú
1.地名。春秋時晉地,故城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
2.復姓。春秋時晉之魏顆封于令狐,后世因以為姓。如令狐楚、令狐绹。
《國語辭典》:湛盧(湛盧)  拼音:zhàn lú
古代的名劍,相傳為歐冶所鑄造。漢。袁康《越絕書。卷一一。越絕外傳記寶劍十三》:「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唐。杜甫將適江陵漂泊有詩〉:「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div>
《漢語大詞典》:庚桑
復姓。 周 有 庚桑楚 。見莊子·庚桑楚。
分類:復姓
《國語辭典》:公輸(公輸)  拼音:gōng shū
春秋時魯國的巧匠。參見「公輸般」條。
《漢語大詞典》:白象
(1).白色的象。古代以為瑞物。 漢 張衡 《西京賦》:“白象行孕,垂鼻轔囷?!?span id="9adcokk"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烏丸鮮卑傳》“記述隨事,豈常也哉” 裴松之 注引《浮屠經(jīng)》:“始 莫邪 夢白象而孕,及生,從母左脅出,生而有結,墮地能行七步?!?唐 顧況 《杜秀才畫立走水牛歌》:“ 崑崙 兒,騎白象,時時鎖著師子項。” 清 黃遵憲 《元朱碧山銀槎歌》:“大瓶舁酒四白象,行幕鳴鼓千明駝?!?br />(2).古代的一種雜戲。魏書·樂志:“六年冬,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絙百尺、長趫、緣撞、跳丸、五案以備百戲?!?br />(3).復姓。古有 白象先生 。見 漢 應劭 《風俗通·姓氏篇下》。
《漢語大詞典》:青烏(青烏)
(1).指 青烏子 。傳說中的古代堪輿家。藝文類聚卷十一引 晉 葛洪 抱樸子·極言:“﹝ 黃帝 ﹞相地理則書 青烏 之説?!?span id="hvnxwz9" class="book">《后漢書·循吏傳·王景》“乃參紀眾家數(shù)術文書,冢宅禁忌,堪輿日相之屬” 唐 李賢 注:“葬送造宅之法,若 黃帝 、 青烏 之書也?!?br />(2).為堪輿家的美稱。 唐 劉禹錫 《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之三:“地得 青烏 相,賓驚白鶴飛。”
(3).指堪輿之術。 唐 王維 《能禪師碑》:“擇吉祥之地,不待青烏;變功德之林,皆成白鶴?!?清 黃宗羲 《陳令升先生傳》:“先生於書畫古奇器,賞鑒無不精絶,而青烏、素問、龜卜、雜術,皆能言其理?!?br />(4).泛指堪輿學的書籍。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 邙 阜有位,青烏載卜?!?清 陳瑚 《擬邀文介石住尉遲廟》詩:“吟殘丹葉空留恨,讀遍青烏求療饑?!?br />(5).借指風水寶地。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占白鶴,相青烏, 鄭伯 所封,有 咸林 之采地; 晉侯 所輅,有 河 外之城邑?!?唐 陳子昂 《申州司馬王君墓志銘》:“墨龜未食,青烏不封,權殯于某所,需吉兆也?!?br />(6).鳥名。即烏鴉。 南朝 梁 何遜 《窮烏賦》:“異海鷗之去就,無青烏之是非。”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有頃,天曙,忽有青烏數(shù)十如雀,飛集墻上?!?br />(7).借指太陽。太陽又稱金烏。 元 楊維楨 《寄張伯雨》詩:“每瞻湖上青烏去,不覺山中白兔馴。”按,青烏去,指太陽下山;白兔馴,指月亮東升。
(8).復姓。 漢 有 青烏子 。見 漢 應劭 《風俗通·佚文》。
《漢語大詞典》:五王
(1).指 唐明皇 兄弟 讓皇帝 憲 、 惠莊太子 撝 、 惠文太子 范 、 惠宣太子 業(yè) 、 隋王 隆悌 。 唐 《依御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五王更入帳,七貴迭封侯。” 明 高啟 《唐宮》詩:“五王宴罷皆歸院,大被空閑一夜涼?!?span id="sc91z6p" class="book">《醒世恒言·三孝亷讓產(chǎn)立高名》:“﹝ 明皇 ﹞有五個兄弟,皆封王爵,時號五王?!眳⒁姟?五王帳 ”。
(2).指 唐 代 張柬之 、 敬暉 、 崔玄暐 、 袁恕己 、 桓彥范 。 武后 周 天授 五年 張柬之 等五人發(fā)動政變,重立 中宗 為帝,復國號 唐 ,以功皆封郡王。 唐 顏真卿 《宋開府碑》:“清宮問罪,事出五王。”參閱新唐書·則天皇后紀。
(3).復姓。《通志·氏族四》引 漢 應劭 《風俗通·姓氏》:“ 五王氏 , 齊 自 威 、 宣 、 湣 、 襄 至 建 五王,因以為氏?!?/div>
《漢語大詞典》:五王帳(五王帳)
相傳 唐玄宗 友愛甚篤,嘗于殿中,置一大帳與五兄弟同寢。事見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chǎn)立高名》:“ 明皇 友愛甚篤,……時時召五王登樓歡宴。又製成大幔,號為‘五王帳’;帳中長枕大被, 明皇 和五王時常同寢其中?!?/div>
《漢語大詞典》:紇干(紇干)
復姓。 北魏 有 紇干氏 , 代 人, 孝文 改為 干氏 。見通志·氏族五。
分類:復姓改為
《國語辭典》:南史  拼音:nán shǐ
1.書名。唐李延壽撰,八十卷。二十四史之一。為南北朝時南朝之史。
2.復姓。春秋時齊有南史氏。
《國語辭典》:申屠  拼音:shēn tú
復姓。如漢代的申屠嘉、申屠建。
分類:復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