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12,分48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夏縣
夏炎
夏衣
夏楚
廣夏
夏家
夏道
夏課
殘夏
夏過
夏冬
夏祭
夏室
夏蓋
夏德
《駢字類編》:夏縣(夏縣)
柳宗元故大理評事柳君墓志銘:夏縣政良,司議德優(yōu)。營營御史,乃佐元侯 明一統(tǒng)志:夏縣,在平陽府解州城東北一百里,本禹所都之地,漢為安邑縣境。后魏太和中,別置南安邑縣,改為夏縣,以禹舊都,故名。
《駢字類編》:夏炎
唐 韓愈 南山詩 夏炎百木盛,蔭郁增埋覆。
《高級漢語詞典》:夏衣  拼音:xià yī
夏季穿的衣服
分類:夏衣
《國語辭典》:夏楚  拼音:jiǎ chǔ
1.古代學校中施行體罰的器具?!抖Y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jié)h。鄭玄。注:「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撲撻犯禮者?!?br />2.鞭打、體罰。《聊齋志異。卷二。張誠》:「午前不知何往,業(yè)夏楚之?!?/div>
《漢語大詞典》:廣夏(廣夏)
亦作“ 廣廈 ”。 高大的房屋。《楚辭·王褒〈九懷·陶壅〉》:“息 陽城 兮廣夏,衰色罔兮中怠?!?王逸 注:“遂止炎野大屋廬也。”三國志·魏志·劉廙傳:“殿下可高枕於廣夏,潛思於治國。”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林紓 《張母謝夫人墓志銘》:“吾詎真有廣廈以徧覆之者?!?/div>
分類:高大房屋
《漢語大詞典》:夏家
指 夏 朝。左傳·襄公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 夏 家。” 杜預(yù) 注:“ 羿 以好武,雖有 夏 家而不能恢大之?!?唐 韓愈 《奉和杜相公太清宮紀事陳誠上李相公十六韻》:“耒耜興 姬國 ,輴欙建 夏 家?!?/div>
分類:
《駢字類編》:夏道
禮記禮運: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
又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先祿而后威,先賞而后罰,親而不尊 宋史樂志:涂山生啟,夏道以興。
《漢語大詞典》:夏課(夏課)
(1). 唐 代舉子,落第后寄居京師過夏,課讀為文,謂之“夏課”。其間所作詩文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退而肄業(yè),謂之過夏。執(zhí)業(yè)以出,謂之夏課?!?唐 韓偓 《夏課成感懷》詩:“凄涼身事夏課畢,濩落生涯秋風高?!?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進士下:“執(zhí)業(yè)以出,謂之夏課?!弊宰ⅲ骸耙嘧髑锞硪病!?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 盧司空 鈞 ,為郎官守 衢州 。有進士贄謁,公開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制也。語曰:‘君何許得此文?’對曰:‘某苦心夏課所為?!?br />(2).泛指舉業(yè)。 清 林則徐 《廣東越華粵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睹茲夏課之勤,見獵依然心喜?!眳㈤?唐 李淖 《秦中歲時記》、 宋 錢易 南部新書乙。
《國語辭典》:殘夏(殘夏)  拼音:cán xià
暮夏。唐。周樸〈宿玉泉寺〉詩:「野寺度殘夏,空房欲暮時?!?/div>
分類:玉泉
《駢字類編》:夏過(夏過)
《駢字類編》:夏冬
王羲之范生帖:大都夏冬自可足,麥秋輒有違,此亦人之常期。
《駢字類編》:夏祭
禮記祭統(tǒng)見春祭下。春秋桓公八年春正月己卯,烝。范寧注見春祭下。
又禮記明堂位: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肺,周祭肝。
分類:夏祭
《漢語大詞典》:夏室
夏 朝世室之省稱。 夏 稱宗廟為世室。《北史·宇文愷傳》:“三王之世, 夏 最為古,從質(zhì)尚文,理應(yīng)漸就寬大,何因 夏 室乃大 殷 堂?相形為論,理恐不爾。”
夏天的居室。《楚辭·招魂》:“冬有穾夏,夏室寒些。”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珍簟清夏室,輕扇動涼颸?!?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冬閨溫煦,夏室含霜?!?/div>
《駢字類編》:夏蓋(夏蓋)
明一統(tǒng)志:夏蓋湖在上虞縣西北四十七里,湖內(nèi)三十六溝,湖東北有山名夏蓋。
張憲 夏蓋山石鼓謠夏蓋之石或自鳴蓋石一鳴三吳兵嗚呼三吳十年厭干櫓 不緣夏蓋鳴石鼓。
《駢字類編》:夏德
齊書樂志:惟此夏德德恢臺。雨龍既御炎精來。呂覽: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則長遂不精。顏延之赤槿頌日:御北至夏德南宣。書謝朓游后園賦:追夏德之方暮,望秋清之始飆。
又 夏德若茲,今朕必往。柳宗元涂山銘序:有夏德配于二圣,而唐虞讓功焉。功冠于三代,而商周讓德焉。宜乎立極垂統(tǒng),貽于后裔,當位作圣,著為世則。陳子昂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yīng)制詩:卑宮昭夏德,尊老睦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