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wàn)典故,50萬(wàn)詞匯、2萬(wàn)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90,分113頁(yè)顯示  上一頁(yè)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yè)
詞典(續(xù)上)
夏冬
夏祭
夏室
夏蓋
夏德
夏篆
寧夏
納夏
夏始
夏滿
夏門
夏晚
夏政
夏成
夏盡
《駢字類編》:夏冬
王羲之范生帖:大都夏冬自可足,麥秋輒有違,此亦人之常期。
《駢字類編》:夏祭
禮記祭統(tǒng)見春祭下。春秋桓公八年春正月己卯,烝。范寧注見春祭下。
又禮記明堂位: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肺,周祭肝。
分類:夏祭
《漢語(yǔ)大詞典》:夏室
夏 朝世室之省稱。 夏 稱宗廟為世室。《北史·宇文愷傳》:“三王之世, 夏 最為古,從質(zhì)尚文,理應(yīng)漸就寬大,何因 夏 室乃大 殷 堂?相形為論,理恐不爾?!?br />夏天的居室。《楚辭·招魂》:“冬有穾夏,夏室寒些?!?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shī):“珍簟清夏室,輕扇動(dòng)涼颸?!?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七勵(lì)》:“冬閨溫煦,夏室含霜。”
《駢字類編》:夏蓋(夏蓋)
明一統(tǒng)志:夏蓋湖在上虞縣西北四十七里,湖內(nèi)三十六溝,湖東北有山名夏蓋。
張憲 夏蓋山石鼓謠夏蓋之石或自鳴蓋石一鳴三吳兵嗚呼三吳十年厭干櫓 不緣夏蓋鳴石鼓。
《駢字類編》:夏德
齊書樂志:惟此夏德德恢臺(tái)。雨龍既御炎精來(lái)。呂覽: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則長(zhǎng)遂不精。顏延之赤槿頌日:御北至夏德南宣。書謝朓游后園賦:追夏德之方暮,望秋清之始飆。
又 夏德若茲,今朕必往。柳宗元涂山銘序:有夏德配于二圣,而唐虞讓功焉。功冠于三代,而商周讓德焉。宜乎立極垂統(tǒng),貽于后裔,當(dāng)位作圣,著為世則。陳子昂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yīng)制詩(shī):卑宮昭夏德,尊老睦堯親。
《漢語(yǔ)大詞典》:夏篆
古代三孤所乘以五彩雕刻為飾的車。周禮·春官·巾車:“孤乘夏篆,卿乘夏縵,大夫乘墨車,士乘棧車,庶人乘役車?!?span id="2p38cyr" class="book">《宋史·輿服志二》:“夏篆者,篆其車而采畫之也。夏縵則五彩畫之而不篆?!?/div>
分類:五彩雕刻
《駢字類編》:寧夏(寧夏)
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五年,置寧夏路總管府。
《漢語(yǔ)大詞典》:納夏(納夏)
古樂章名。九夏之一。周禮·春官·鍾師:“鐘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鄭玄 注:“四方賓來(lái),奏《納夏》?!?/div>
《駢字類編》:夏始
禮記鄉(xiāng)飲酒義:四面之坐,象四時(shí)也。疏:主人東南象夏始,賓西北象冬始僎東北象春始,介西南象秋始。其四時(shí)不離天地陰陽(yáng)之內(nèi)而坐,即是賓主介僎之所象也。 春秋:成公十七年九月辛丑,用郊。榖梁傳: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蓋不可矣。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也。
《駢字類編》:夏滿(夏滿)
齊已寄楚平上人詩(shī):自來(lái)還獨(dú)去,夏滿又秋殘。又可止寄積麥山會(huì)如長(zhǎng)老詩(shī):夏滿期游寺,尋山下山。
《駢字類編》:夏門(夏門)
后漢書靈帝紀(jì):建寧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門校尉竇武為大將軍。己亥,帝到夏門亭,使竇武持節(jié),以王青蓋車迎入殿中。庚子,即皇帝位,年十二。改元建寧。
《駢字類編》:夏晚
唐 寇坦 同張少府和厙狄員外夏晚初霽南省寓直時(shí)兼充節(jié)度判官之作 晏居當(dāng)夏晚,寓直會(huì)晴初。
《漢語(yǔ)大詞典》:夏政
夏 朝的政治、政事。左傳·定公四年:“命以《唐誥》,而封于 夏 虛,啟以 夏 政,疆以戎索。” 杜預(yù) 注:“亦因 夏 風(fēng)俗,開用其政?!?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昔在 舜 格文祖, 禹 至神宗, 周 變 商 俗, 湯 黜 夏 政?!?br />夏季的時(shí)令、氣候。管子·幼官:“春行冬政,肅;行秋政,雷;行夏政,閹……秋行夏政,葉;行春政,華;行冬政,秏?!?span id="vppopqp" class="book">《文子·精誠(chéng)》:“春政不失,禾黍滋;夏政不失,雨降時(shí);秋政不失,民殷昌;冬政不失,國(guó)家寧康?!?/div>
《漢語(yǔ)大詞典》:夏成
猶夏熟。 晉 左思 《蜀都賦》:“百果甲宅,異色同榮,朱櫻春熟,素柰夏成?!?南朝 梁 何遜 《七召》:“河柳垂葉,山稻發(fā)英,翫奇花之春滿,摘甘實(shí)於夏成?!?/div>
《駢字類編》:夏盡(夏盡)
南北朝 劉駿 初秋詩(shī) 夏盡炎氣微,火息涼風(fēng)生。
唐 岑參 首秋輪臺(tái) 秋來(lái)唯有雁,夏盡不聞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