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shī)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shī)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shī)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shī)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shī)社
詩(shī)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90
典故
50
詞典
712
分類詞匯
250
佛典
32
其它
646
共1690,分113頁(yè)顯示
上一頁(yè)
15
16
17
18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21
22
23
24
下一頁(yè)
詞典
(續(xù)上)
夏后氏
夏扇
夏社
夏午
夏礿
王夏
慎夏
夏翟
夏薦
夏老
夏堂
夏校
夏茂
蠻夏
兩夏
《國(guó)語(yǔ)辭典》:
夏后氏
拼音:
xià hòu shì
1.夏禹的別名。參見「夏禹」條。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夏后氏興,業(yè)峻鴻績(jī)?!?br />2.夏朝的別名。參見「夏朝」條?!秴问洗呵?。季夏紀(jì)。音律》:「夏后氏孔甲田于東陽(yáng)萯山。」
分類:
建立
王朝
夏后氏
《駢字類編》:
夏扇
唐 薛能
夏日青龍寺尋僧二首 其二
涼風(fēng)盈夏扇,蜀茗半形甌。
宋 司馬光
和利州鮮于轉(zhuǎn)運(yùn)公居八詠 竹軒
錦籜裁夏扇,玉筍供春槃。
《漢語(yǔ)大詞典》:
夏社
夏后氏 的社宮。
《
史記·封禪書
》
:“其后三世, 湯 伐 桀 ,欲遷 夏 社,不可,作
《夏社》
。”
《
竹書紀(jì)年
》
卷上:“﹝ 殷商 、 成湯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 亳 ,始屋 夏 社?!?/div>
分類:
夏后氏
《駢字類編》:
夏午
朱子百丈山記:循磴而東,即得小澗,石梁跨于其上,皆蒼藤古木,雖盛夏亭午無暑氣。
《漢語(yǔ)大詞典》:
夏礿
亦作“ 夏禴 ”。 謂天子諸侯夏祭。
《
周禮·春官·司尊彝
》
:“春祠、夏禴,祼用雞彝鳥彝?!?span id="cgw2ke2" class="book">《
禮記·明堂位
》:“夏礿、秋嘗、冬烝、春社。” 清
袁枚
《
隨園隨筆·摘注〈論語(yǔ)〉
》
:“ 馬融 以為 魯 在東,春當(dāng)朝,故祭禮但有夏礿、秋嘗、冬烝,而無春祠?!?/div>
分類:
諸侯
夏祭
帝王
《漢語(yǔ)大詞典》:
王夏
周 樂名。九夏之一,王出入時(shí)所奏。
《
周禮·春官·鍾師
》
:“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
《王夏》
、
《肆夏》
、
《昭夏》
、
《納夏》
、
《章夏》
、
《齊夏》
、
《族夏》
、
《祴夏》
、
《驁夏》
?!?鄭玄 注引 杜子春 曰:“王出入奏
《王夏》
?!?漢 張衡
《東京賦》
:“禮事展,樂物具;
《王夏》
闋,
《騶虞》
奏?!?唐
杜甫
《朝享太廟賦》
:“於以奏
《永安》
,於以奏
《王夏》
?!?/div>
分類:
樂名
九夏
出入
入時(shí)
《漢語(yǔ)大詞典》:
慎夏
謂夏天須自珍重。 三國(guó) 魏
應(yīng)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
:“相見在近,故不復(fù)為書,慎夏自愛?!?/div>
分類:
夏天
自珍
珍重
《漢語(yǔ)大詞典》:
夏翟
亦作“ 夏狄 ”。 羽毛五色的野雞。
《
書·禹貢
》
:“ 羽 畎夏翟, 嶧 陽(yáng)孤桐?!?孔 傳:“夏翟,翟,雉名,羽中旌旄, 羽山 之谷有之。”
《
漢書·地理志上
》
引
《禹貢》
作“夏狄”。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雉啟》
:“夏翟秋飛,江翬春澗?!?span id="qsew3g7" class="book">《
說郛
》卷一○七引 晉 張華
《
禽經(jīng)
》
:“雉絶有力奮,五采備曰翬……亦曰夏翟。”
分類:
羽毛
五色
野雞
《駢字類編》:
夏薦(夏薦)
后漢書馬融傳:見春獻(xiàn)下 說苑見春薦下。
《駢字類編》:
夏老
唐 駱賓王
送吳七游蜀
夏老蘭猶茂,秋深柳尚繁。
《駢字類編》:
夏堂
宋孝武帝 華林清暑殿賦 思延寒于夏堂,豈徒聞?dòng)谶z籍。
《駢字類編》:
夏校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劉孝綽為東宮,奉經(jīng)啟業(yè),光夏校德茂周庠。
《駢字類編》:
夏茂
魏晉 何劭
游仙詩(shī)
光色冬夏茂。
《漢語(yǔ)大詞典》:
蠻夏(蠻夏)
蠻夷與華夏。泛指邊遠(yuǎn)地區(qū)和中原地區(qū)。
《
文選·李康〈運(yùn)命論〉
》
:“以 仲尼 之行也……驅(qū)驟於蠻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門。” 李善 注:“蠻,謂 蔡 楚 也……夏,謂 宋 衛(wèi) 也?!?三國(guó) 魏
曹植
《魏德論》
:“慍彼蠻夏,蠢爾弗恭?!?/div>
分類:
蠻夷
華夏
邊遠(yuǎn)
遠(yuǎn)地
地區(qū)
和中
中原
原地
《漢語(yǔ)大詞典》:
兩夏(兩夏)
見“ 兩廈 ”。
《漢語(yǔ)大詞典》:
兩廈(兩廈)
亦作“ 兩夏 ”。 猶兩廂。
《
漢書·張敞傳
》
“果得之殿屋重轑中” 唐 顏師古 注:“ 蘇林 曰:‘轑,椽也。重轑,重棼中?!罔唇裰壬嵋?,一邊虛為兩夏者也。” 宋
沈括
《夢(mèng)溪補(bǔ)筆談·辯證》
:“榮,屋翼也,今之兩徘徊,又謂之兩廈?!?span id="txqi8dt" class="book">《
宋史·輿服志六
》:“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div>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