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12,分48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夏思
夏披
夏鳥
夏沒
夏縵
夏璉
夏枯
夏槐
夏光
夏蟲疑
夏巢
夏病
夏雹
夏頒
夏會
《駢字類編》:夏思
《駢字類編》:夏披
越絕書:胥聞越王冬披毛裘,夏披絺绤,是人不死,必為利害。
《駢字類編》:夏鳥(夏鳥)
南北朝 吳均 和蕭洗馬子顯古意詩六首 其六 春機(jī)思窈窕,夏鳥鳴綿蠻。
《駢字類編》:夏沒
水經(jīng):江水又東徑右龍注水至博陽,二村之間有盤石,廣四百丈,長六里而復(fù)殆于岨塞江川,夏沒冬出,基亙通渚。
《漢語大詞典》:夏縵(夏縵)
古代卿所乘坐的五采車。周禮·春官·巾車:“孤乘夏篆,卿乘夏縵?!?鄭玄 注:“夏縵亦五采畫,無瑑爾。”參見“ 夏篆 ”。
分類:乘坐五采
《漢語大詞典》:夏篆
古代三孤所乘以五彩雕刻為飾的車。周禮·春官·巾車:“孤乘夏篆,卿乘夏縵,大夫乘墨車,士乘棧車,庶人乘役車?!?span id="k6ybexq" class="book">《宋史·輿服志二》:“夏篆者,篆其車而采畫之也。夏縵則五彩畫之而不篆?!?/div>
分類:五彩雕刻
《駢字類編》:夏璉(夏璉)
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后氏之四璉,殷之六瑚,周之八簋。 論語:瑚璉也。注:案明堂位說四代之器,則夏器名璉,殷器名瑚。而包咸、鄭玄等說此論語,賈、服、杜等注左傳,皆云夏曰瑚,或別有所據(jù),或相從而誤也。
《駢字類編》:夏枯
唐 薛能 送李倍巡官歸永樂舊居 麥壟夏枯成廢地,棗枝秋赤近高天。
《韻府拾遺 佳韻》:夏槐
韓愈詩:泥雨城東路,夏槐作云屯。
《韻府拾遺 陽韻》:夏光
李賀詩:謐謐厭夏光,商風(fēng)道清氣。
《漢語大詞典》:夏蟲疑(夏蟲疑)
見“ 夏蟲語冰 ”。
《漢語大詞典》:夏蟲語冰(夏蟲語冰)
喻人囿于見聞,知識短淺。語本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清 王韜 《六合將混為一》:“不審倚伏之機(jī),不明順逆之故,是猶醯鷄處甕,別有一天,夏蟲語冰,莫知其候也?!?span id="eguzloh" class="book">《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李善 注:“言淺近小智,同乎夏蟲,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矯也?!?張銑 注:“夏蟲不知冬有寒冰,亦猶小智不識高道,故笑之?!?宋 梅堯臣 《中伏日永叔遺冰》:“巨塊置我前,凝結(jié)造化移。畏冷不敢食,有類夏蟲疑?!?/div>
《駢字類編》:夏巢
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式觀元始,眇覿玄風(fēng);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zhì)民淳,斯文未作。 薛道衡老氏碑:至若上皇邃古,夏巢冬穴,靜神息智,鶉居鷇飲。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非折疑于俎豆;大樂與天地同和,豈考擊于鐘鼓。
《駢字類編》:夏病
素問: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
《駢字類編》:夏雹
后漢書五行志:雨雹注易緯曰。夏雹者。治道煩苛。繇役急促。教令數(shù)變。無有常法。不救為兵。強(qiáng)臣逆謀?;认x傷榖。救之。舉賢良。爵有功。務(wù)寬大。無誅罰。則災(zāi)除 酉陽雜俎:木再花,夏有雹,李再花,秋大霜 陳昌言先生正時令賦正得其序,則面離而御乾;時失其經(jīng),則夏雹而冬震。
《駢字類編》:夏頒(夏頒)
林滋陽冰賦:皓輝想冰始之日,洞徹得夏頒之狀。
《駢字類編》:夏會(夏會)
張說詔宴薛王山池序:春將悵別,愛落花之灑途;夏如欣會,玩峰云之映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