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90,分113頁顯示  上一頁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夏巢
夏病
夏雹
夏頒
夏會
羌夏
順夏
鹽夏
象夏
夏耕
夏宮
夏瑚
夏戶
夏井
夏壟
《駢字類編》:夏巢
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式觀元始,眇覿玄風(fēng);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zhì)民淳,斯文未作。 薛道衡老氏碑:至若上皇邃古,夏巢冬穴,靜神息智,鶉居鷇飲。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非折疑于俎豆;大樂與天地同和,豈考擊于鐘鼓。
《駢字類編》:夏病
素問: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
《駢字類編》:夏雹
后漢書五行志:雨雹注易緯曰。夏雹者。治道煩苛。繇役急促。教令數(shù)變。無有常法。不救為兵。強(qiáng)臣逆謀?;认x傷榖。救之。舉賢良。爵有功。務(wù)寬大。無誅罰。則災(zāi)除 酉陽雜俎:木再花,夏有雹,李再花,秋大霜 陳昌言先生正時令賦正得其序,則面離而御乾;時失其經(jīng),則夏雹而冬震。
《駢字類編》:夏頒(夏頒)
林滋陽冰賦:皓輝想冰始之日,洞徹得夏頒之狀。
《駢字類編》:夏會(夏會)
張說詔宴薛王山池序:春將悵別,愛落花之灑途;夏如欣會,玩峰云之映沼。
《分類字錦》:羌夏
崔伯易感山賦:引輕軍發(fā)羌夏之東穴,出奇道斬匈奴之右臂。
分類:偶字
《駢字類編》:順夏(順夏)
漢書地理志:隴西郡縣:大夏,莽曰順夏。
《駢字類編》:鹽夏(鹽夏)
唐書德宗紀(jì):貞元元年二月己夘,華州潼關(guān)節(jié)度使駱元光克鹽、夏二州。
又馬燧傳:貞元二年,吐蕃尚結(jié)贊破鹽、夏二州,守之,自屯鳴沙。及春,畜產(chǎn)死,糧乏,詔燧為綏、銀、麟、勝招討使,與駱元光、韓游瑰等會師擊虜。又吐蕃傳:吐蕃攻鹽、夏,刺史杜彥光、拓拔乾暉不能守,悉其眾奔南虜,遂有其地。天子以邊人殘沒,下詔避正殿,痛自咎。詔駱元光經(jīng)略鹽、夏。三年,命左庶子崔浣、李铦踵使,結(jié)贊得鹽、夏,皆戍以兵。
《駢字類編》:象夏
李長民廣汴賦:主上承紀(jì),奉祀致嚴(yán)。審辰出戍入之度,有視慈禮明之占。遂維五帝之象夏,體重離而面南。
《漢語大詞典》:夏耕
傳說中之人名。
夏季的耕作。如:夏耕時節(jié)。
分類:耕作
《漢語大詞典》:夏宮
即 夏臺 。尸子卷下:“ 桀 為璇室、瑤臺、象廊、玉牀、權(quán)天下,虐百姓。於是 湯 以革車三百乘伐於 南巢 ,收之 夏宮 。天下寧定,百姓和輯?!眳⒁姟?夏臺 ”。
《漢語大詞典》:夏臺(夏臺)
(1). 夏 代獄名。又名 均臺 。在今 河南省 禹縣 南。史記·夏本紀(jì):“ 桀 不務(wù)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乃召 湯 而囚之 夏臺 ?!?司馬貞 索隱:“獄名, 夏 曰 均臺 。 皇甫謐 云‘地在 陽翟 ’是也?!?span id="uiifer1" class="book">《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 湯 乃以革車三百乘,伐 桀 於 南巢 ,放之 夏臺 ?!?br />(2).代指牢獄。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無階封禪,空嘆息於 周南 ;絶望 夏臺 ,竟棲遲於 漢 北?!?鄧拓 《贈邊區(qū)參議會諸老步皓青老人原韻》之三:“快當(dāng)鐵騎 夏臺 日,喜得 趙 符 恒岳 阿。”
《駢字類編》:夏瑚
論語:瑚璉也。注:包曰:瑚璉,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璉,周曰簠。簋,宗廟器之貴者。又注見夏璉下。
《駢字類編》:夏戶(夏戶)
張正見 陪衡陽王游耆阇寺詩 秋窗披旅葛,夏戶響山禽。
《駢字類編》:夏井
楊炯益州孔子廟堂碑:夏井蓮植,秋窗桂芳。
《駢字類編》:夏壟(夏壟)
宋 蘇軾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其二十九 南園 春畦雨過羅紈膩,夏壟風(fēng)來餅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