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12,分4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消夏
夏官
猾夏
夏月
銷夏
夏涼
夏卿
炎夏
夏旱
夏熱
夏令
夏景
夏蟲
夏寒
夏畦
《國(guó)語辭典》:消夏  拼音:xiāo xià
避暑。清。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某廉訪賞錢伯聲畫》:「某年,錢以消夏無事,托戴名,作冊(cè)頁十二幅,裝潢之,交陳仙海司馬轉(zhuǎn)鬻,索二十四金?!挂沧鳌赶睢埂ⅰ镐N夏」。
分類:避暑
《國(guó)語辭典》:夏官  拼音:xià guān
職官名。周官六官之一。司馬之職,掌軍政和軍賦。唐武則天時(shí),一度改兵部尚書為夏官,不久仍復(fù)舊稱。
《國(guó)語辭典》:猾夏  拼音:huá xià
侵?jǐn)_華夏、中國(guó)。《書經(jīng)。舜典》:「蠻夷猾夏,寇賊奸宄?!?/div>
《漢語大詞典》:夏月
夏天。《書·君牙》“夏暑雨” 孔 傳:“夏月暑雨,天之常道?!?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嚴(yán)助傳》:“夏月暑時(shí),歐泄霍亂之病,相隨屬也;曾未施兵接刃,死傷者必眾矣?!?span id="lh3c8vs" class="book">《晉書·車胤傳》:“ 胤 恭勤不倦,博學(xué)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宋 孟元老 東京夢(mèng)華錄·朱雀門外街巷:“又西曰 清風(fēng)樓 酒店,都人夏月多乘涼於此?!?/div>
分類:夏月夏天
《漢語大詞典》:銷夏(銷夏)
消夏。解暑,避暑。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銷夏灣〉》詩:“遺名復(fù)避世,銷夏還銷憂?!?清 錢泳 《履園叢話·精怪·鱉精》:“ 吳門 俗例,新嫁娘每過端陽節(jié),輒歸寧銷夏?!?/div>
分類:解暑避暑
《駢字類編》:夏涼
唐 崔融 嵩山石淙侍宴應(yīng)制 樹作帷屏陽景翳,芝如宮闕夏涼生。
《漢語大詞典》:夏卿
(1).官名。 周 以夏官掌管軍事,為六卿之一。后遂以夏卿為兵部尚書之別稱。 唐 張說 《奉和餞王晙巡邊應(yīng)制》詩:“六月歌《周雅》,三邊念夏卿。欲施攻戰(zhàn)法,先作簡(jiǎn)稽行。”《舊唐書·來瑱傳》:“超登宰輔,光拜夏卿,列在三臺(tái),掩其一眚?!?br />(2).官名。 南朝 梁武帝 時(shí),以太府、少府、太仆三卿為夏卿。隋書·百官志上:“ 梁 初猶依 宋 齊 ,皆無卿名。 天監(jiān) 七年……加置太府卿,以少府為少府卿,加置太僕卿,三卿是為夏卿?!眳⒁姟?十二卿 ”。
《漢語大詞典》:十二卿
古代中央政府十二個(gè)高級(jí)官職。古有九卿, 南朝 梁武帝 天監(jiān) 七年增為十二卿,即太常、宗正、司農(nóng)、太府、少府、太仆、衛(wèi)尉、廷尉、大匠、光祿、鴻臚、太舟。隋書·百官志上:“ 梁 初猶依 宋 、 齊 ,皆無卿名。 天監(jiān) 七年,以太常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眳㈤?span id="pmjjru8" class="book">《通典·職官七》。
《國(guó)語辭典》:炎夏  拼音:yán xià
炎熱的夏天。三國(guó)魏。曹植離繳雁賦〉:「遠(yuǎn)玄冬于南裔兮,避炎夏乎朔方?!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263' target='_blank'>朱慶馀 夏日訪貞上人院詩:「炎夏尋靈境,高僧澹蕩中?!?/div>
《駢字類編》:夏旱
宋 曾鞏 追租 今歲九夏旱,赤日萬里灼。
《韻府拾遺 旱韻》:管子春不收枯骨朽胔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
《駢字類編》:夏熱(夏熱)
呂覽:東海之極,水至而反。夏熱之下,化而為寒夏。易林:乾之既:濟(jì)梗生荊,山命制輸。班袍衣剝,脫熱冬寒。饑餓枯槁,眾人莫憐。
《國(guó)語辭典》:夏令  拼音:xià lìng
1.從立夏到立秋的時(shí)令。即夏季、夏日。
2.夏季的氣候。《禮記。月令》:「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shí),草木蚤落,國(guó)時(shí)有恐?!顾?。陸游 初夏詩十首之一:「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漢語大詞典》:夏景
(1).夏日;夏晝。《梁書·劉之遴傳》:“兼晚冬晷促,機(jī)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須待夏景,試取推尋,若溫故可求,別酬所問也?!?唐 元稹 《表夏》詩之六:“佳人不在此,恨望階前立。忽厭夏景長(zhǎng),今春行已及?!?br />(2).夏天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園四韻〉見示》:“新晴夏景好,復(fù)此池邊地?!?唐 張喬 《送友人東歸》詩:“掛席春風(fēng)盡,開齋夏景深。”
(3).夏天的日光。 唐 皮日休 《銷夏灣》詩:“我來此游息,夏景方赫曦。一坐盤石上,肅肅寒生肌?!?/div>
《國(guó)語辭典》:夏蟲(夏蟲)  拼音:xià chóng
1.夏天的蟲。唐。元稹 表夏詩一○首之七:「莫厭夏蟲多,蜩螗定相擾?!顾?。呂本中記夜〉詩:「夏蟲盛百族,此物尤猖狂?!?br />2.比喻見識(shí)受局限的人。語出《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shí)也。」晉。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7865' target='_blank'>楊萬里 〈荔枝歌〉:「粵犬吠雪非差事,粵人語冰夏蟲似?!?/div>
《漢語大詞典》:夏蟲語冰(夏蟲語冰)
喻人囿于見聞,知識(shí)短淺。語本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shí)也。” 清 王韜 《六合將混為一》:“不審倚伏之機(jī),不明順逆之故,是猶醯鷄處甕,別有一天,夏蟲語冰,莫知其候也?!?span id="dr3rrpo" class="book">《文選·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李善 注:“言淺近小智,同乎夏蟲,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矯也。” 張銑 注:“夏蟲不知冬有寒冰,亦猶小智不識(shí)高道,故笑之?!?宋 梅堯臣 《中伏日永叔遺冰》:“巨塊置我前,凝結(jié)造化移。畏冷不敢食,有類夏蟲疑?!?/div>
《駢字類編》:夏寒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 風(fēng)霜?jiǎng)C凜兮春夏寒。
唐 王維 田園樂七首 其四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zhǎng)松夏寒。
《國(guó)語辭典》:夏畦  拼音:xià xī
于炎夏中耕田,比喻勤苦工作?!睹献印k墓隆罚骸该{肩諂笑,病于夏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