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90,分113頁顯示  上一頁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樊夏
構夏
陔夏
膏夏
烈夏
龍夏
溽夏
浦夏
虞夏商周
預借夏稅
陰合宜夏
裔不謀夏
用夏變夷
尤美于夏
疰夏
《韻府拾遺 馬韻》:樊夏
齊書張敬兒傳:詔曰:敬兒蠢茲邊裔,自以子弟在西,足動殊俗,招扇群蠻,規(guī)優(yōu)樊夏。
《漢語大詞典》:構夏(構夏)
見“ 構廈 ”。
《漢語大詞典》:構廈(構廈)
亦作“ 構夏 ”。 營造大廈。比喻治理國事或建立大業(yè)。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宴望海亭》詩:“憶年十五學構廈,有意蓋覆天下窮。安知四十虛富貴,朱紫束縛心志空?!?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詩啟》:“輒寫古體謌詩一百首,百韻至兩韻律詩一百首,合為五卷,奉啟跪陳,或希構廈之餘,一賜觀覽?!?span id="dngpv6d"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一三七引《太原事跡·武士彠》:“微時,與邑人 許文寳 以鬻材為事……私言必當大貴。及 高祖 ( 唐高祖 )起義兵,以鎧胄從入 關 。故鄉(xiāng)人云:‘ 士彠 以鬻材之故,果逢構夏之秋?!?/div>
《漢語大詞典》:陔夏
古樂章名。《九夏》之一。古代宴飲終了時奏。周禮·春官·鍾師“祴夏” 鄭玄 注引 漢 杜子春 曰:“客醉而出奏《陔夏》,公出而入奏《驁夏》?!?span id="ztdwjpv" class="book">《儀禮·鄉(xiāng)飲酒禮》“賓出奏《陔》” 漢 鄭玄 注:“《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終日燕飲,酒罷,以《陔》為節(jié),明無失禮也?!?/div>
《漢語大詞典》:膏夏
木名。《淮南子·俶真訓》:“ 巫山 之上,順風縱火,膏夏、紫芝與蕭艾俱死?!?高誘 注:“膏夏,大木也,其理密,白如膏,故曰膏夏?!?/div>
分類:木名
《漢語大詞典》:烈夏
猶炎夏。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寒凜的北國,死寂的嚴冬,忽然想象烈夏的風光,何等快事!”
分類:炎夏
《駢字類編》:龍夏(龍夏)
管子:龍夏之地,布黃金九千,以幣貲金。巨家以金,小家以幣。
《漢語大詞典》:溽夏
濕熱的夏天。新唐書·北狄傳·室韋:“每溽夏,西保 貣勃 、 次對 二山。山多草木鳥獸,然苦飛蚊,則巢居以避?!?/div>
分類:濕熱夏天
《駢字類編》:浦夏
唐 駱賓王 夏日游目聊作 浦夏荷香滿,田秋麥氣清。
《分類字錦》:虞夏商周
禮記: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注:四代,虞、夏、商、周也。
分類:偶字
《分類字錦》:預借夏稅(預借夏稅)
宋史食貨志:紹興六年八月,預借江浙來年夏稅?絹之半,盡令折米。兩浙?絹各折七千,江南六千有半,每疋折米二石。
分類:賦稅
《分類字錦》:陰合宜夏(陰合宜夏)
白居易 竹亭陰合偏宜夏,水檻風涼不待秋。
分類:亭榭
《高級漢語詞典》:裔不謀夏
夷狄不可侵亂華夏
《國語辭典》:用夏變夷(用夏變夷)  拼音:yòng xià biàn yí
以諸夏的文化影響外族?!睹献?。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也?!?/div>
《分類字錦》:尤美于夏(尤美于夏)
周禮鱉人:春獻鱉蜃。訂義王氏曰:鱉尤美于夏,以避其字乳之時而弗獻。唯王不以飲食之故,害仁政之法度如此,然后率天下之民,以成魚麗之功,告神明矣。
分類:
《漢語大詞典》:疰夏
中醫(yī)學名詞。通常指夏季身倦、體熱、食少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