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90
典故
50
詞典
712
分類詞匯
250
佛典
32
其它
646
共1690,分1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夏五
盛夏
孟夏
入夏
仲夏
諸夏
初夏
夏后
夏人
首夏
夏木
夏商
夏云
冬夏
九夏
《國語辭典》:
夏五
拼音:
xià wǔ
語出《春秋?;腹哪辍罚骸赶奈濉!挂澜?jīng)文標(biāo)示月分體例,下當(dāng)有「月」字,所以晉。杜預(yù)。注:「不書月,闕文?!购笏旖柚肝墨I(xiàn)上的缺漏。
分類:
文字
殘缺
《國語辭典》:
夏五郭公
拼音:
xià wǔ guō gōng
比喻缺漏的文字。參見「郭公夏五」條。
分類:
經(jīng)文
脫漏
五月
《國語辭典》:
盛夏
拼音:
shèng xià
夏天最熱的時候。約在陰歷六月。漢。王充《論衡。雷虛》:「盛夏之時,雷電迅疾?!埂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盛夏日長,暑以養(yǎng)物,政弛緩,故其罰常奧也。」
分類:
夏
炎熱
時候
《國語辭典》:
孟夏
拼音:
mèng xià
夏季第一個月。即陰歷四月?!抖Y記。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埂段倪x。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詩》:「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分類:
夏
第一個
農(nóng)歷
四月
《分類字錦》:
入夏
唐明皇
詩
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暉。
分類:
夏
《國語辭典》:
仲夏
拼音:
zhòng xià
夏季的第二個月,即陰歷五月?!抖Y記。月令》:「仲夏之月,日在東井?!?/div>
分類:
夏
農(nóng)歷
五月
《國語辭典》:
諸夏(諸夏)
拼音:
zhū xià
古代對中國的泛稱。封建時代,天子之下,諸侯國很多,故稱為「諸夏」?!蹲髠?。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諸夏?!埂墩撜Z。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div>
分類:
中國
分封
中原
各個
諸侯
侯國
原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初夏
拼音:
chū xià
夏季的第一個月,相當(dāng)于陰歷四月。唐。
陸龜蒙
〈
奉酬襲美先輩初夏見寄次韻
〉:「覽物正搖思,得君初夏行。」《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升》:「時值初夏,真人一日會集諸弟子,同登天柱峰絕頂。」
分類:
初夏
夏
第一個
四月
《漢語大詞典》:
夏后
見“ 夏后氏 ”。
《國語辭典》:
夏后氏
拼音:
xià hòu shì
1.夏禹的別名。參見「夏禹」條。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夏后氏興,業(yè)峻鴻績。」
2.夏朝的別名。參見「夏朝」條?!秴问洗呵?。季夏紀(jì)。音律》:「夏后氏孔甲田于東陽萯山?!?/div>
分類:
建立
王朝
夏后氏
《駢字類編》:
夏人
史記貨殖傳:潁川南陽,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樸,猶有先王之遺風(fēng)。潁川敦愿,秦末世,遷不軌之民于南陽,南陽西通武、關(guān)、鄖、關(guān),東南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yè)多賈,其任俠,交通潁川,故至今謂之夏人。似文心雕龍。若愛典而惡華,則兼通之理偏 夏人爭弓矢,執(zhí)一不可以獨射也。
《漢語大詞典》:
首夏
始夏,初夏。指農(nóng)歷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
:“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jìn)帆?!?/a>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唐
魏徵
《暮秋言懷》
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
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div>
分類:
農(nóng)歷
四月
《駢字類編》:
夏木
魏晉 陶潛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fēng)于規(guī)林二首 其一
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
南北朝 謝朓
后齋回望詩
夏木轉(zhuǎn)成帷,秋荷漸如蓋。
唐 劉得仁
夏日即事
中宵橫北斗,夏木隱棲禽。
唐 伍喬
游西山龍泉禪寺
曉鐘聲徹洞溪遠(yuǎn),夏木影籠軒檻寒。
唐 羅隱
送程尊師之晉陵
棟間云出認(rèn)行軒,郊外陰陰夏木繁。
《駢字類編》:
夏商
書: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武。論語:周監(jiān)于二代。朱注:二代,夏、商也。 呂覽:湯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初學(xué)記:漏刻經(jīng)云:漏刻肇于黃帝,宣乎夏商。
《駢字類編》:
夏云(夏云)
南北朝 江淹
悼室人詩十首 其三
夏云多雜色,紅光鑠蕤鮮。
唐 張九齡
餞王尚書出邊
夏云登隴首,秋露泫遼陽。
唐 宋之問
送武進(jìn)鄭明府
夏云海中出,吳山江上微。
唐 吳鞏
白云溪
夏云生嶂遠(yuǎn),瀑水引溪長。
唐 李頎
送劉十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縱復(fù)橫。
唐 劉長卿
關(guān)門望華山
夏云亙百里,合沓遙相連。
唐 韋應(yīng)物
古劍行
龍蛇變化此中隱,夏云奔走雷闐闐,恐成霹靂飛上天。
唐 高適
酬別薛三蔡大留簡韓十四主簿
復(fù)值涼風(fēng)時,蒼茫夏云變。
唐 李益
乞?qū)挾U師癭山罍呈宣供奉
石色凝秋蘚,峰形若夏云。
唐 劉禹錫
送唐舍人出鎮(zhèn)閩中
閩嶺夏云迎皂蓋,建溪秋樹映紅旌。
《駢字類編》:
冬夏
唐 孟郊
分水嶺別夜示從弟寂
潺湲冬夏冷,光彩晝夜明。
《國語辭典》:
九夏
拼音:
jiǔ xià
1.夏季九十日。晉。陶淵明〈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復(fù)九夏。」
2.周朝的九種樂曲,有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等。見《周禮。春官。鐘師》。
分類:
九夏
九州
夏
古樂名
樂名
華夏
夏天
東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