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90,分1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夏稅
夏至
夏初
虞夏
西夏
游夏
區(qū)夏
夏侯
朱夏
季夏
夏國
夏屋
大夏
夏口
夏禹
《漢語大詞典》:夏稅
(1).田賦名稱。 唐 起,歷代田賦都分夏、秋兩季征收,稱為夏稅和秋稅。舊唐書·代宗紀(jì):“﹝ 大歷 五年﹞夏稅,上田畝稅六升,下田四升。秋稅,上田畝五升,下田三升?!?br />(2). 建中 元年行兩稅法后,規(guī)定“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 宋 代夏稅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秋稅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納畢。 元 代在江南仿 唐 代兩稅法征稅。 明 代規(guī)定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糧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行“一條鞭法”后,夏稅、秋糧大都征銀。 清 代分上忙、下忙兩期征收。
《國語辭典》:夏至  拼音:xià zhì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約當(dāng)國歷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該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南半球相反。也稱為「北至」、「夏節(jié)」。
《駢字類編》:夏初
唐 皮日休 茶中雜詠 其一 茶塢 好是夏初時,白花滿煙雨。
《漢語大詞典》:虞夏
指 有虞氏 之世和 夏 代。禮記·表記:“ 虞 夏 之質(zhì), 殷 周 之文,至矣。”國語·周語上:“昔我先王世 后稷 ,以服事 虞 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虞 夏 文章,則有 皋陶 六德。”
分類:
《國語辭典》:西夏  拼音:xī xià
國名。(西元1038~1227)宋代興起于今內(nèi)蒙古一部分及甘肅西北部的國家。其先世為夏州節(jié)度使,本姓拓拔,唐賜姓李,宋賜姓趙,至元昊稱帝,國號夏,史稱為「西夏」。后為蒙古所滅。
《漢語大詞典》:游夏
子游 ( 言偃 )與 子夏 ( 卜商 )的并稱。兩人均為 孔子 學(xué)生,長與文學(xué)。見論語·先進。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昔 尼父 之文辭,與人通流。至於制春秋, 游 夏 之徒乃不能措一辭?!?唐 張說 《贈吏部尚書蕭公神道碑》:“四科得 游 夏 之門,六藝取 鐘 王 之雋?!?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儒》:“晚有古文家出,實事求是,徵于文不徵于獻,諸在口説,雖 游 夏 猶黜之。”
《國語辭典》:區(qū)夏(區(qū)夏)  拼音:qū xià
指華夏、中國?!稌?jīng)??嫡a》:「用肇造我區(qū)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清。朱彝尊滿江紅。玉座苔衣〉詞:「看尋常談笑敵曹劉,分區(qū)夏?!?/div>
《國語辭典》:夏侯  拼音:xià hóu
復(fù)姓。如三國時的夏侯惇、夏侯淵、夏侯玄。
分類:復(fù)姓
《漢語大詞典》:朱夏
夏季。《爾雅·釋天》:“夏為朱明?!?三國 魏 曹植 《槐賦》:“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span id="3x7yxqf" class="book">《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jì)下》:“況青春告謝,朱夏已臨?!?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二:“三年客里逢朱夏,一月天邊盼素秋?!?/div>
分類:夏季
《國語辭典》:季夏  拼音:jì xià
夏季的第三個月,即農(nóng)歷六月?!抖Y記。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駢字類編》:夏國(夏國)
唐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灞池遙夏國,秦海望陽紆。
《國語辭典》:夏屋  拼音:xià wū
1.大屋。《詩經(jīng)。秦風(fēng)。權(quán)輿》:「于我乎夏屋渠渠。」《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三九》:「震風(fēng)東發(fā),則夏屋有時而傾?!?br />2.門廡?!抖Y記。檀弓上》:「見若覆夏屋者矣?!?jié)h。鄭玄。注:「夏屋,今之門廡也?!?/div>
分類:大屋食器
《國語辭典》:大夏  拼音:dà xià
1.夏禹時代的樂舞。即六樂之一。相傳大禹治水有功,皋陶作以頌之。《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埂蹲髠?。襄公二十九年》:「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弧?br />2.朝代名:(1)夏朝。亦泛指中國?!段倪x。揚雄。羽獵賦》:「喟然并稱曰:『崇哉乎德!雖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何以侈茲?』」(2)(西元408~431)晉時十六國之一。匈奴赫連勃勃所建。據(jù)有今陜西北部,甘肅東北部,及蒙古鄂爾多斯等地。
3.國名。位今內(nèi)蒙及甘肅西北部。參見「西夏」條。
《高級漢語詞典》:夏口  拼音:xià kǒu
古地名,位于漢水下游入長江處,由于漢水自沔陽以下古稱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國吳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漢市黃鵠山上,與夏口隔江相對
《國語辭典》:夏禹  拼音:xià yǔ
姓姒氏,號禹。夏代開國的君主,在位八年。顓頊之孫,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傳位于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也稱為「夏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