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08詞典 3分類詞匯 405
共405,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白英
蘘荷
白前
錦葵
羊蹄
莧陸
酸漿
姜芋
蒼術(shù)
白朮
問荊
建蘭
淡竹
草莓
黃耆
《國語辭典》:白英  拼音:bái yīng
植物名。茄科茄屬,蔓性多年生有毒草本。葉互生,琴形,基部三至五深裂。夏秋間,莖上側(cè)生聚傘花序,花冠漏斗狀輻形,徑約一公分,五深裂,略帶紫色。漿果球形,成熟為紅色??晒┯^賞用,莖可供作藥。
《國語辭典》:蘘荷  拼音:ráng hé
植物名。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根莖淡黃色。高二、三尺,葉長橢圓形。穗狀花序橢圓形,總梗自根莖抽出,夏秋開淡黃色花,唇瓣淡紫色。嫩根及花序可供食用。也稱為「蒪苴」、「猼且」。
《國語辭典》:白前  拼音:bái qián
植物名。白前科白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對生,為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銳,具短柄。夏秋間,葉腋出花莖,分為數(shù)枝,簇生小花,花為淡紅或白色。根可入藥。
《國語辭典》:錦葵(錦葵)  拼音:jǐn kuí
植物名。錦葵科錦葵屬,二年或多年生草本。高約一公尺,葉具長柄,互生,圓心形或腎形,掌狀淺裂。夏秋間開花,簇生葉腋,花瓣五枚,紫紅色。蒴果扁圓形,可供藥用。也稱為「露葵」。
《國語辭典》:羊蹄  拼音:yáng tí
植物名。蓼科酸模屬,多年生草本。高約五十至一百公分。葉互生,長橢圓形,長八至二十五公分,基部圓形或心形,波狀緣,具長葉柄。四、五月枝梢生出花軸,軸的節(jié)上輪生數(shù)十朵淡綠色小花,層層排列。瘦果包被于宿存增大之花被內(nèi),花被具小齒突。根搗汁可治疥癬腫毒。廣布東亞溫帶之濕潤原野。也稱為「牛舌菜」。
《漢語大詞典》:莧陸(莧陸)
即商陸。多年生草本,春初發(fā)苗,葉卵形而大。夏季開紅紫或白色小花。入秋結(jié)實(shí),實(shí)多肉,赤黑色。嫩葉可食,其根有毒,可供藥用。易·夬:“莧陸夬夬,中行無咎?!?王弼 注:“莧陸,草之柔脆者也?!?/div>
《國語辭典》:酸漿(酸漿)  拼音:suān jiāng
1.植物名。茄科酸漿屬,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葉卵形,先端漸尖。六、七月開白花,花梗被密毛。宿存花萼肥大成囊狀,包圍漿果,其色紅,可作小兒玩物,根莖花實(shí),皆可供藥用。也稱為「洛神珠」、「王母珠」。
2.酢漿草科酢漿草屬,酢漿草的別名。參見「酢漿草」條。
《國語辭典》:姜芋  拼音:jiāng yù
植物名。美人蕉科美人蕉屬,多年生草本。莖紫色,根狀莖塊狀,莖粗壯,葉互生,長橢圓形??偁罨ㄐ騿紊蚍植?,花冠杏黃色,帶紫暈。根莖含淀粉很多,可供食用或制成淀粉。莖和葉的纖維可以造紙。也稱為「芭蕉芋」、「蕉藕」。
《漢語大詞典》:蒼術(shù)(蒼術(shù))
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開白色或淡紅色的花,嫩苗可以吃,根肥大,可入藥。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術(shù):“蒼術(shù),山薊也,處處山中有之……根如老薑之狀,蒼黑色,肉白有油膏?!?/div>
《國語辭典》:白朮  拼音:bái zhú
植物名。菊科蒼朮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二三尺,葉常三至五羽狀全裂,頂裂片較大,長卵形至橢圓形,側(cè)裂片卵狀披針形。秋日開花,頭狀花序頂生,徑三至四公分,具多數(shù)紫紅色小花。根塊狀,肉黃白色。味微甘,有異香,供藥用。
《國語辭典》:問荊(問荊)  拼音:wèn jīng
植物名。木賊科木賊屬,多年生草本。地下莖橫走,深褐色,由其節(jié)處長出地上莖。地上莖二型,分孢子莖與營養(yǎng)莖,孢子莖早春從地下冒出,淡褐色,高十五至二十五公分,節(jié)有鱗片葉,但不分枝,頂端生橢圓形孢子囊穗;營養(yǎng)莖綠色中空,高三十至四十公分,節(jié)處輪生許多枝條。也稱為「筆頭菜」、「土筆」。
《國語辭典》:建蘭(建蘭)  拼音:jiàn lán
植物名。蘭科蕙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葉線形,二至六枚自根叢生。四至十月開花,總狀花序長二十至三十五公分,具三至十二朵花,花淡紅色或淡黃綠色?;ㄆ陂L,故稱為「四季蘭」。氣味清香,為觀賞植物。原產(chǎn)臺灣,華中、華南至華西。
《國語辭典》:淡竹  拼音:dàn zhú
植物名。禾本科毛竹屬,多年生常綠喬木。稈高七到十二公尺,兩節(jié)之間距離較大,質(zhì)韌密,幼稈被白粉,無毛。葉生于小枝梢,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鈍形而具有葉柄。筍籜籜鞘背面光滑無毛,有細(xì)線狀的紫紋。葉可入藥,筍供食用,籜可制笠和草鞋等,稈供建筑及制造器具之用。
《國語辭典》:草莓  拼音:cǎo méi
植物名。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全株被絨毛,葉根生叢出,羽狀復(fù)葉,有長柄,小葉三枚,倒卵狀菱形,長三至六公分。春天、初夏開白花,綴成疏聚傘花序。瘦果多數(shù),嵌于肉質(zhì)膨大花托上而成聚合果,聚合果也稱為「草莓」,熟時紅色,肉質(zhì)多汁,味道酸甜,可生食,亦可制果醬。
《漢語大詞典》:黃耆
藥草名。多年生草本。夏季開花,黃色。根甚長,可入藥。新唐書·方技傳·許胤宗:“王太后病風(fēng)不能言,脈沉難對,醫(yī)家告術(shù)窮。 胤宗 曰:‘餌液不可進(jìn)?!匆渣S耆、防風(fēng)煮湯數(shù)十斛,置牀下,氣如霧,熏薄之。是夕語?!?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黃耆:“黃耆色黃,為補(bǔ)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