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3
典故
1
詞典
1
分類詞匯
38
佛典
3
共38,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原燎
火曜
隆火
洪隧
劫火
一炬
洪爐
燎原
流火
火流
火星
融風
伏火
燒劫
天火
《漢語大詞典》:
原燎
(1).原野上大火延燒。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
:“云散原燎,罔有孑遺?!?晉
左思
《魏都賦》
:“巢焚原燎,變?yōu)殪袪a?!?br />(2).指大火。 唐
歐陽詹
《懷忠賦》
:“彼炎炎之原燎,信撲之而不滅?!?/div>
分類:
原野
大火
上大
延燒
《國語辭典》:
火曜
拼音:
huǒ yào
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的第三天,即星期二。如:「日本人稱星期二為火曜日?!?/div>
分類:
日光
大火
心宿
《漢語大詞典》:
隆火
大火。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滍水
》
:“ 湯 側又有寒泉焉,地勢不殊,而炎涼異致。雖隆火盛日,肅若冰谷矣?!?/div>
分類:
大火
《漢語大詞典》:
洪隧
大火。指強烈的閃電。隧,通“ 燧 ”。 晉
陸云
《喜霽賦》
:“靖 屏翳 之洪隧兮,戢大山之觸石?!?/div>
分類:
大火
強烈
閃電
《漢語大詞典》:
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
(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
《仁王經(jīng)》
:“劫火洞然,大千俱壞?!?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
詩:“永共 終南 在,應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
:“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
附錄
《晉王大令保母帖》
:“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 清
龔自珍
《懺心》
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
詩:“ 康 昭 二明樓,并遭劫火亡。” 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
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div>
分類:
劫火
佛教語
兵火
壞劫
大火
附錄
《國語辭典》:
一炬
拼音:
yī jù
一場大火。唐。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div>
分類:
大火
杜牧
《國語辭典》:
洪爐(洪爐)
拼音:
hóng lú
1.大火爐、大熔爐。唐。
白居易
〈
答友問
〉詩:「置鐵在洪爐,鐵消易如雪。」《三國演義》第二回:「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fā)耳。」
2.比喻陶冶和鍛鍊人才的環(huán)境。如:「黃埔軍校是革命軍人的洪爐?!?/div>
分類:
大火
造化
喻天
大才
火爐
天地
生成
陶冶
萬物
大成
成就
鍛煉
本源
環(huán)境
國家
樞要
《國語辭典》:
燎原
拼音:
liào yuán
火燒原野。比喻禍亂勢強,難以阻遏?!稌x書。卷七一。列傳。孫惠》:「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
分類:
延燒
盛大
大火
原野
勢態(tài)
不可
阻擋
《國語辭典》:
流火
拼音:
liú huǒ
1.流,星宿西沉。流火指心星。語出《詩經(jīng)。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后借指農(nóng)歷七月。
2.中醫(yī)上指發(fā)生于小腿部分的丹毒,多因濕火下流而引起。
3.風痹的別名。參見「風痹」條。
分類:
流火
周武王
孟津
白魚
魚入
大火
火星
心宿
夏歷
五月
黃昏
《漢語大詞典》:
火流
(1).形容酷熱。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
:“炎丘火流,焦邑滅都?!?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巨洋水
》
:“炎夏火流,閒居倦想?!?br />(2).猶流火。指大火星西流。 宋
蘇轍
《秋后即事》
詩:“苦熱真疑不復涼,火流漸見迫西方。” 清
許承欽
《送郭皋旭之大梁》
詩:“火流七夕秋初到,客去 三河 雁有聲?!?/div>
分類:
形容酷熱
流火
酷熱
大火
火星
西流
《國語辭典》:
火星
拼音:
huǒ xīng
1.行星名。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有兩顆小衛(wèi)星。屬于類地行星,外觀呈現(xiàn)紅棕色,大氣稀薄。表面的奧林帕斯山是太陽系的最高山峰。古稱「熒惑」。
2.物體燃燒或碰撞時,向四方迸射的火點。如:「木炭燃燒時,迸出細碎的火星?!挂卜Q為「火星子」、「火星兒」。
分類:
火星
星名
火種
時陰
火花
流星
火神
陰陽家
發(fā)怒
大火
極小
禁忌
直接
太陽系
疲乏
接引
兇神
心宿
等情
九大行星
眼前
事變
爆發(fā)
事件
因素
火點
《國語辭典》:
融風(融風)
拼音:
róng fēng
東北風?!墩f文解字。風部》「風」字。清。段玉裁。注:「東北曰融風?!埂逗鬂h書。卷六○。蔡邕傳》:「日南至則黃鐘應,融風動而魚上冰。」也稱為「條風」。
分類:
祝融
東北風
大火
《國語辭典》:
八風(八風)
拼音:
bā fēng
1.八方所吹的風?!秴问洗呵?。有始覽。有始》:「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風曰:『寒風』?!?br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樂府》:「敷訓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動八風?!?br />3.佛教用語。指世間能煽動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赌υX止觀。卷五上》:「止是壁定,八風惡覺所不能入?!?/div>
分類:
八風
佛教語
八方
八種
八音
世間
煽動
動人
人心
《漢語大詞典》:
伏火
(1).農(nóng)歷六月黃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漸向西退伏,古謂“伏火”。 北周
庾信
《奉和初秋》
詩:“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動鐘。”
(2).道家煉丹,調(diào)低爐火的溫度謂“伏火”。 唐
朱慶余
《贈道者》
詩:“藥成休伏火,符驗不傳人。” 宋
何薳
《
春渚紀聞·居四郎伏硃鍛丹砂
》
:“其法取辰錦顆塊砂,不計多少,以一藥鋪蓋煅之,朱已伏火,即日用炭火二兩空養(yǎng)?!?/div>
分類:
農(nóng)歷
道家
煉丹
六月
月黃
黃昏
調(diào)低
大火
爐火
星名
溫度
心宿
位置
中天
《漢語大詞典》:
燒劫(燒劫)
(1).佛教語。指壞劫(世界毀滅)時的大火災。 唐
宋之問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br />(2).泛指火災。 唐
張謂
《長沙失火后戲題蓮花寺》
詩:“金園寶剎半 長沙 ,燒劫旁延一萬家?!?/div>
分類:
佛教語
火災
壞劫
世界
毀滅
大火
《國語辭典》:
天火
拼音:
tiān huǒ
1.由閃電而引起的火災?!镀窖齻鳌返谝话嘶兀骸柑旎馃^地,十年沒生氣。地經(jīng)天火燒,十年害枯焦?!?br />2.無緣無故的失火。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五出:「誰知運蹇,天火燒了家緣家計?!?/div>
分類:
雷電
自然
原因
大火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