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神祇  拼音:shén qí
天神與地祇。泛指神明。唐。李朝威《柳毅傳》:「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豈宰殺乎?」《西游記》第七回:「將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會(huì)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jiān)押?!?/div>
《國(guó)語辭典》:大宗  拼音:dà zōng
1.大族世家?!对娊?jīng)。大雅。板》:「價(jià)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埂段簳>砥呶?。爾朱彥伯傳》:「仲遠(yuǎn)天性貪暴,大宗富族,誣之以反,歿其家口?!?br />2.周代宗法體系中,以始祖的嫡長(zhǎng)為大宗,其他為小宗。《禮記。大傳》「有百世不遷之宗」句下唐??追f達(dá)。正義:「有百世不遷之宗者,謂大宗也?!笞谑沁h(yuǎn)祖之正體。」
3.大批。如:「大宗郵件」、「這一大宗貨物,將運(yùn)往美國(guó)外銷。」
《國(guó)語辭典》:天書(天書)  拼音:tiān shū
1.天子的詔書。唐。王勃為原州趙長(zhǎng)史請(qǐng)為亡父度人表〉:「天書屢降,手敕仍存?!固?。王維春日直門下省早朝〉詩:「玉漏隨銅史,天書拜夕郎?!?br />2.上天或神仙所降賜的書。《宋史。卷八。真宗本紀(jì)三》:「仁宗以天書殉葬山陵,嗚呼賢哉!」《三國(guó)演義》第四九回:「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fēng)喚雨?!?br />3.比喻看不懂或難以理解的文字?!都t樓夢(mèng)》第八六回:「看著又奇怪又納悶,便說:『妹妹近日愈發(fā)進(jìn)了,看起天書來了。』」
《國(guó)語辭典》:太一  拼音:tài yī
1.宇宙萬物的本源?!肚f子。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埂秴问洗呵?。仲夏紀(jì)。大樂》:「萬物所出,造于太一?!挂沧鳌复笠弧?。
2.神仙。即天帝。《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埂段倪x。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挂沧鳌柑┮弧?。
3.山名。在陜西省郿縣南,高矗云表,終年積雪,故也稱為「太白山」,為秦嶺山脈之秀峰或以為終南山之別名。《文選。張衡。西京賦》:「于前則終年太一,隆崛崔崒?!挂沧鳌柑摇?。
4.星名。在紫微宮中,天一星之南,古代曾以之為北極星。《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太一星在天一南,相近?!挂沧鳌柑摇?。
《國(guó)語辭典》:三神  拼音:sān shén
1.天神、地祇、山岳?!段倪x。司馬相如。封禪文》:「陛下謙讓而弗發(fā),挈三神之歡?!埂段倪x。揚(yáng)雄。甘泉賦》:「感動(dòng)天地,逆釐三神者?!?br />2.道家稱人體內(nèi)的三種害蟲。參見「三彭」條。
《國(guó)語辭典》:咸池  拼音:xián chí
1.神話傳說中太陽沐浴的地方?!冻o。屈原。離騷》:「飲余馬于咸池兮,總馀轡乎扶桑。」《淮南子。天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謂晨明?!?br />2.星座名。共有三顆。《史記。卷二七。天官書》:「西宮咸池。」唐。張守節(jié)。正義:「咸池三星,在五車中,天橫南,魚鳥之所托也?!?br />3.樂曲名。相傳黃帝作,堯增修,一說為堯所作,屬于六代樂舞之一?!吨芏Y。春官。大司樂》:「舞咸池,以祭地示?!挂卜Q為「大咸」。
《國(guó)語辭典》:三靈(三靈)  拼音:sān líng
1.天、地、人?!段倪x。班固。典引》:「答三靈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固?。李善。注:「三靈,天、地、人也?!?br />2.日、月、星?!段倪x。揚(yáng)雄。羽獵賦》:「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br />3.靈臺(tái)、靈囿、靈沼的合稱。
4.天神、地祇、人鬼?!顿Y治通鑒。卷二八一。后晉紀(jì)三。高祖天福三年》:「治國(guó)家者固不可無信。然彥珣之惡,三靈所不容,晉高祖赦其叛君之愆,治其殺母之罪,何損于信哉!」
《國(guó)語辭典》:天使  拼音:tiān shǐ
1.天帝的使者?!妒酚?。卷四三。趙世家》:「余霍泰山山陽侯天使也?!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肝夷颂觳钐焓梗惺ブ荚?,此請(qǐng)你大王上界,快快報(bào)知!」
2.舊稱皇帝派遣的使臣。唐。劉禹錫〈謝賜冬衣表〉:「九月授衣,載馳天使?!埂度龂?guó)演義》第一四回:「正要收拾起兵,忽報(bào)有天使赍詔宣召?!?br />3.基督教稱上帝的使者為「天使」。在西方的文學(xué)藝術(shù)中,其造形多為帶翅的小孩或女子。
4.比喻可愛的小孩或女子。如:「張先生的千金是個(gè)乖巧聽話的小天使?!?/div>
《國(guó)語辭典》:天兵  拼音:tiān bīng
1.王者的軍隊(duì)。唐。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五:「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br />2.天神的兵?!段饔斡洝返谖寤兀骸府?dāng)時(shí)李天王傳了令,著眾天兵扎了營(yíng),把那花果山圍得水泄不通?!?/div>
《國(guó)語辭典》:共工  拼音:gōng gōng
1.神話傳說中炎帝的后裔。相傳與顓頊爭(zhēng)天子失敗,怒觸不周山而導(dǎo)致天柱折,地維絕。見漢。王充《論衡。談天》。又相傳共工為水神?!蹲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jì),故為水師而水名?!挂卜Q為「康回」。
2.職官名。堯時(shí)負(fù)責(zé)治水及掌百工事宜的官吏?!稌?jīng)。堯典》:「共工方鳩僝功?!?/div>
《漢語大詞典》:金書(金書)
(1).指用金簡(jiǎn)刻寫或金泥書寫的文字。 唐 賈島 《送于中丞使回紇冊(cè)立》詩:“君立天驕發(fā)使車,冊(cè)文字字著金書?!?span id="dok46nm" class="book">《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 思溫 行至 昊天寺 前,只見真金身鑄五十三參,銅打成旛竿十丈,上有金書‘勅賜昊天憫中禪寺’?!?br />(2).指道教或佛教之經(jīng)典。《漢武內(nèi)傳》:“侍女 紀(jì)離容 至云:‘尊母欲得金書祕(mì)字六甲靈飛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 宋 秦觀 《游龍瑞宮次程公韻》:“鶴銜寳箭排煙去,龍護(hù)金書帶雨來。” 元 揭傒斯 《送陳講主奉詔校經(jīng)罷歸馀杭》詩:“圣主隆象教,金書開寳坊?!?br />(3).指法律條文。《隋書·刑法志》:“將恐玉科輕重,全關(guān)墨綬,金書去取,更由丹筆?!?br />(4).指天神的詔書。 南朝 梁 沈約 《游金華山》詩:“若蒙羽駕迎,得奉金書召?!?/div>
《漢語大詞典》:大報(bào)(大報(bào))
(1).謂遍祭天神。《禮記·郊特牲》:“大報(bào)天而主日也?!?鄭玄 注:“大,猶徧也。天之神,日為尊?!?南朝 宋 顏延之 《迎送神歌》:“告成大報(bào),受釐元神?!?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01267'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七》:“大報(bào)于帝,盛德升聞?!?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明王敦大報(bào), 泰畤 禮神君?!?br />(2).指大型的報(bào)紙。 魯迅 《書信集·致韋素園》:“上月十七日, 上海 確似曾拘捕數(shù)十人,但我并不詳知,此地的大報(bào),也至今未曾登載。” 茅盾 《子夜》一:“底稿, 竹齋 在那里擬。五家大報(bào)一齊登!”
《國(guó)語辭典》:帝庭  拼音:dì tíng
1.朝廷、宮廷?!稌?jīng)。金縢》:「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埂端螘?。卷九二。良吏列傳。杜慧度》:「吾世荷皇恩,杖節(jié)三世,常欲投軀帝庭,以報(bào)所荷?!?br />2.祭祀天神的地方?!稘h書。卷二五。郊祀志上》:「鼎宜視宗禰,臧于帝庭,以合明應(yīng)?!箷x。潘岳相風(fēng)賦〉:「立成器以相風(fēng),棲靈烏于帝庭?!?/div>
《漢語大詞典》:天瓢
神話傳說中天神行雨用的瓢。 宋 蘇軾 《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天未明》詩:“安得夢(mèng)隨霹靂駕,馬上傾倒天瓢翻?” 明 李東陽 《愛民》詩:“愿向天瓢分一滴,徧將恩雨灑蓬蒿?!?沈礪 《晚眺》詩:“不旋地軸移三島,便借天瓢洗九州?!?/div>
《國(guó)語辭典》:祭天  拼音:jì tiān
祭祀上天。為古代的大祭之一?!豆騻鳌Y夜荒辍罚骸柑熳蛹捞?,諸侯祭土?!埂稘h書。卷六八?;艄獾葌?。贊曰》:「本以休屠作金人為祭天主,故因賜姓金氏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