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四類(四類)
(1).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在四郊祭祀天神。
(2).指五色、五聲、五臭、五味。見尹文子·大道上
(3).指經(jīng)、史、子、集。見新唐書·藝文志序
(4).指年表、官閥、政跡、凡例。見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藝文·四類
《漢語大詞典》:豫和
唐 代祭天神所奏樂曲名。舊唐書·音樂志一:“祭天神奏《豫和》之樂,地祇奏《順和》,宗廟奏《永和》?!?/div>
《漢語大詞典》:禋郊
郊祀天神。后漢書·祭祀志贊:“天地禋郊,宗廟享祀。”晉書·摯虞束晳等傳論:“ 摯虞 、 束晳 等并詳覽載籍……或攝官延閣,裁成言事之書;或蒞政秩宗,參定禋郊之禮?!?南朝 齊 謝朓 《和伏武昌登孫權(quán)故城》:“裘冕類禋郊,卜揆崇離殿?!?/div>
《漢語大詞典》:封詞(封詞)
上奏天神的奏章。 唐 盧仝 《月蝕詩》:“封詞付與小心風(fēng),颰排閶闔入紫宮,密邇玉幾前擘坼,奏上臣 仝 頑愚胸?!?/div>
《漢語大詞典》:諸比(諸比)
天神名。《淮南子·墬形訓(xùn)》:“ 諸比 ,涼風(fēng)之所生也?!?高誘 注:“ 諸比 ,天神也?!?/div>
《漢語大詞典》:講花(講花)
相傳佛祖論法,感動(dòng)天神,諸天落下各色香花,謂之“講花”。因用以形容說法之妙。 宋 陸佃 《贈(zèng)慈覺大師》詩:“講花天散墜,醉草客爭(zhēng)收?!?元 鮮于樞 《寶林寺》詩:“昔聞禪板少,今見講花飛?!眳⒁姟?天花亂墜 ”。
《國語辭典》:天花亂墜(天花亂墜)  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
傳說佛祖講經(jīng)說法,感動(dòng)了天神,天上各色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典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一。序品第一》。后用以形容說話言詞巧妙,有聲有色,非常動(dòng)聽。多指誇大而不切實(shí)際?!抖膛陌阁@奇》卷一一:「憑那哥哥說得天花亂墜,只是不肯回去?!埂都t樓夢(mèng)》第六四回:「說得天花亂墜,不由得尤老娘不肯。」也作「天花墜地」、「亂墜天花」。
《漢語大詞典》:赤奮若(赤奮若)
(1).古代星(歲星)歲(太歲,亦稱歲陰、太陰)紀(jì)年法所用名稱。謂太歲在丑、歲星在寅的年份為“赤奮若”。史記·天官書:“赤奮若歲:歲陰在丑(當(dāng)斗、牛二宿之位),星居寅(當(dāng)尾、箕二宿之位)?!?span id="r5ugjfl" class="book">《淮南子·天文訓(xùn)》:“太陰在丑,名曰赤奮若,歲星舍尾、箕?!?br />(2).天神名。《淮南子·墬形訓(xùn)》:“赤奮若,清明風(fēng)之所生也。” 高誘 注:“赤奮若,天神也?!?/div>
《漢語大詞典》:祖江
傳說中的天神,為 鐘山神 之子所殺。
《漢語大詞典》:修羅場(chǎng)(修羅場(chǎng))
古 印度 神話中的惡神修羅與天神戰(zhàn)斗的場(chǎng)所。通常用以形容慘酷的場(chǎng)合。 鄒韜奮 《抗戰(zhàn)以來》附錄:“在 蘭州 、 西安 、 洛陽 、 綦江 、 曲江 等地,則竟有所謂‘集中營’和‘勞動(dòng)營’,成為傷害青年身心的修羅場(chǎng)?!?/div>
《國語辭典》:降凡  拼音:jiàng fán
天神轉(zhuǎn)生于人間。
《國語辭典》:打鬼  拼音:dǎ guǐ
北平雍和宮及喇嘛教黃寺黑寺,每年在舊歷正月間,喇嘛們化裝成神佛五鬼等,持棒揮打舞蹈,繞寺而走,驅(qū)除邪魔,稱為「打鬼」。此種儀式,本是西藏風(fēng)俗。也稱為「跳布札」。
《漢語大詞典》:護(hù)法神(護(hù)法神)
護(hù)衛(wèi)佛法的天神。 宋 蘇軾 《勝相院經(jīng)藏記》:“諸化菩薩及護(hù)法神鎮(zhèn)守其門?!?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塞上六歌:“二曰 作嘛知 , 文殊 之護(hù)法神。”
《漢語大詞典》:祿星
民間舊俗謂人世間的福、祿、壽為上天神仙分掌。祿星,指職掌人間官位俸祿之神。 明 李東陽 《三星圖歌壽致仕馬太守》:“祿星高冠盛華裾,浮云為馭鸞為車?!?span id="lyotlox" class="book">《白雪遺音·南詞·祿》:“云消華月滿仙臺(tái),祿星懷內(nèi)捧嬰孩?!?/div>
《漢語大詞典》:諸稽(諸稽)
(1).天神名。《淮南子·墬形訓(xùn)》:“ 諸稽 、 攝提 ,條風(fēng)之所生也?!?高誘 注:“ 諸稽 、 攝提 ,天神之名也?!?br />(2).復(fù)姓。 春秋 時(shí)有 諸稽郢 。見國語·吳語。
《漢語大詞典》:燔玉
古代祭天神之玉。祭畢,焚之而升煙,故名。舊唐書·王起傳:“ 梁 代 崔靈恩 撰《三禮義宗》云:‘凡祭天神,各有二玉,一以禮神,一則燔之。禮神者,訖事卻收;祀神者,與牲俱燎?!?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四:“前代禮神,有祭玉燔玉二品;今獨(dú)燔玉,無乃闕禮文邪?”參見“ 燔柴 ”。
《國語辭典》:燔柴  拼音:fán chái
祭天之禮?!稜栄?。釋天》:「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