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8詞典 3分類詞匯 65
《國語辭典》:愆伏  拼音:qiān fú
愆,愆陽,指冬天過度炙熱。伏,伏陰,指夏天出現(xiàn)寒氣。愆伏指氣候失常,寒暑失調(diào)。《書經(jīng)。舜典》漢。孔安國。傳:「納舜使大錄萬機之政,陰陽和,風雨時,各以其節(jié),不有迷錯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宋。秦觀喜雨得城字〉詩:「一氣或錯繆,愆伏相寇兵?!?/div>
《漢語大詞典》:貞厲(貞厲)
謂守持正道,惕厲戒懼,不失常節(jié)。《易·訟》:“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孔穎達 疏:“貞,正也;厲,危也。居爭訟之時,處兩剛之間,故須貞正自危厲,故曰貞厲?!?span id="ac6i6ak" class="book">《晉書·陸納傳》:“少有清操,貞厲絶俗?!?唐 權(quán)德輿 《唐故義武軍節(jié)度使貞武張公遺愛碑銘》序:“而公亦靜深以制動,貞厲以伐謀?!?清 昭梿 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 額 遠覽先圣知命之教,中考昔賢處變之方,近驗己身經(jīng)歷之跡,反求本身貞厲之故,區(qū)區(qū)寸心,伏乞採察?!?/div>
《國語辭典》:癲狂(癲狂)  拼音:diān kuáng
瘋癲發(fā)狂。唐。元稹廳前柏〉詩:「我本癲狂耽酒人,何事與君為對敵。」
《國語辭典》:風?。L病)  拼音:fēng bìng
1.風痹、半身不遂等病癥。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尉遲又有風病舉發(fā),動止不得?!挂沧鳌革L疾」。
2.精神病?!端疂G傳》第三九回:「這人來時不見有風病,敢只是近日舉發(fā)此癥?!?/div>
《國語辭典》:迷惘  拼音:mí wǎng
困惑而不知所措。如:「年輕人要立志奮進,不能老陷于歲月的迷惘中。」
《漢語大詞典》:怪民
性行古怪、精神失常的人。周禮·天官·閽人:“閽人,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奇服怪民不入宮?!?鄭玄 注:“怪民,狂易?!?唐 柳宗元 《與蕭俛書》:“謗語轉(zhuǎn)侈,囂囂嗷嗷,漸成怪民?!?/div>
《漢語大詞典》:狂病
(1).精神失常之病,瘋癲病。漢書·梁孝王劉武傳:“今 梁王 年少,頗有狂病?!?br />(2).指患有瘋癲癥。后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衡 ﹞自稱狂病,不肯往?!?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貞觀 中,有 河內(nèi) 人妄為妖言,大理丞 張藴古 以其素狂病,不當坐?!?br />(3).疏狂之痼習。
《國語辭典》:花癡  拼音:huā chī
原指被異性吸引,產(chǎn)生情愛方面的異常幻想而不能自已,后亦用以戲稱對心儀對象過度迷戀、存有幻想或有異常舉止的人,多用于女性。
《漢語大詞典》:言肆
謂說話的聲音失常。左傳·文公十二年:“ 臾駢 曰:‘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將遁矣?!?杜預(yù) 注:“言肆,聲放失常節(jié)?!?/div>
分類:聲音失常
《漢語大詞典》:邪亂(邪亂)
(1).指邪惡騷亂之事。管子·正世:“人君不廉而變,則暴人不勝,邪亂不止?!?br />(2).指精神失常之態(tài)。 茅盾 《創(chuàng)造》二:“從前為要掃除 嫻嫻 的樂天達觀名士氣派的積滯,所以冒險用了破壞性極強的大黃巴豆,弄成了 嫻嫻 現(xiàn)在的昏瞀邪亂的神氣?!?/div>
《漢語大詞典》:惑疾
(1).迷亂之病。謂精神失常。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不然,其有惑疾,將死而憂也?!?楊伯峻 注:“惑疾即迷惑之疾,謂心情不安,疑神疑鬼。”
(2).指沉湎女色,喪失心志之病。左傳·昭公元年:“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杜預(yù) 注:“晦,夜也。為宴寢過節(jié),則心惑亂?!?/div>
《漢語大詞典》:狂獝
(1).精神失常。急就篇卷四“疝瘕顛疾狂失響” 唐 顏師古 注:“顛病,性理顛倒失常,亦謂之‘狂獝’。”
(2).狂放。 清 方薰 山靜居畫論卷下:“ 天池 天賦卓絶,書畫品詣特高,狂譎處非其本色。”
(3).惡鬼。喻悖逆之徒。 清 錢謙益 《三良詩》:“ 汝雒 彌祲氣, 汴宋 連狂獝。奔竄咸戴頭,迎降多屈膝。”參見“ 獝狂 ”。
《國語辭典》:獝狂  拼音:xù kuáng
兇惡的鬼怪。漢。張衡〈東京賦〉:「捎魑魅,斮獝狂?!?/div>
分類:惡鬼鬼名
《漢語大詞典》:風患(風患)
(1).指中風。北史·元孚傳:“﹝ 孚 ﹞后遇風患,手足不隨,口不能言,乃左手畫地作牢,乞解所任。”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宗室書》:“風患彌留,半體枯廢?!?br />(2).指神經(jīng)錯亂,精神失常。《前漢書平話》卷中:“我兒有風患,不在宅內(nèi),往於東莊上去也?!?
《漢語大詞典》:惑易
精神失常。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 燕 人其妻有私通於士,其夫早自外而來,士適出。夫曰:‘何客也?’其妻曰:‘無客?!瘑栕笥?,左右言無有,如出一口。其妻曰:‘公惑易也。’”
《漢語大詞典》:爽惑
迷亂失常。列子·黃帝:“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宋 范成大 《問天醫(yī)賦》:“躁為囂呼,靜為爽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