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詞典 1分類詞匯 27
《國語辭典》:覆鼎  拼音:fù dǐng
誤事失職的大臣。宋。劉子翚 汴京紀(jì)事詩:「空嗟覆鼎誤前朝,骨朽人間罵未銷?!?/div>
《漢語大詞典》:覆公折足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焙笠浴案补圩恪北扔鞑粍僦厝?,敗壞公事。 晉 袁宏 《后漢紀(jì)·獻(xiàn)帝紀(jì)二》:“太尉 樊稜 ,司徒 許相 ,皆竊位懷祿,茍進(jìn)無恥,終無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亦省作“ 覆折 ”。后漢書·李固等傳論:“ 李固 據(jù)位持重,以爭大義,確乎而不可奪。豈不知守節(jié)之觸禍,恥夫覆折之傷任也?!?span id="5ckj9bz" class="book">《周書·寇洛于謹(jǐn)?shù)葌髡?/a>》:“及 謹(jǐn) 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常以滿盈為戒,覆折是憂。”
《漢語大詞典》:尸職(尸職)
猶尸位,失職。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一:“臣之尸職,無所逃誅?!?/div>
分類:尸位失職
《國語辭典》:溺職(溺職)  拼音:nì zhí
失職、不盡職?!稘h書。卷九○??崂魝?。序》:「當(dāng)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yán)酷,惡能勝其任而媮快乎?言道德者,溺于職矣。」
《漢語大詞典》:失旦雞(失旦雞)
誤了報曉的雞。喻失職之人。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乞匄餘罪,還兵復(fù)爵,使失旦之雞,復(fù)得一鳴,抱罪之臣,展其后效。” 宋 陸游 《歸老》詩:“纍纍喪家狗,喔喔失旦雞?!?/div>
分類:報曉失職
《漢語大詞典》:參奏(參奏)
向朝廷揭發(fā)檢舉失職官吏的罪狀。鏡花緣第六回:“若不如此,不但 嫦娥 不肯干休,兼恐稽查各神參奏?!?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一:“總督 方公 大驚,以為顛,據(jù)實參奏。”
《國語辭典》:忝累  拼音:tiǎn lèi
失職、不盡職。晉。傳咸〈御史中丞箴〉:「竊位憲臺,懼有忝累垂翼之責(zé)?!?/div>
《漢語大詞典》:惰失
怠惰失職。管子·宙合:“外淫于馳騁田獵,內(nèi)縱于美色淫聲,下乃解怠惰失?!?/div>
分類:怠惰失職
《漢語大詞典》:玉毀櫝中(玉毀櫝中)
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櫝中,是誰之過與?” 朱熹 集注:“言在柙而逸,在櫝而毀,典守者不得辭其過?!焙笠浴坝駳持小北硎疽蛑鞴苋耸毝斐蓢?yán)重?fù)p失。 唐 陸贄 《論嶺南請于安南置市舶中使?fàn)睢?/a>:“玉毀櫝中,是將誰咎?珠飛境外,安可復(fù)追?” 明 李東陽 《雜記》卷九:“然玉毀櫝中,責(zé)亦難辭,理宜罷黜,更復(fù)何言?”
《國語辭典》:彈劾權(quán)(彈劾權(quán))  拼音:tán hé quán
凡違法失職的公職人員,監(jiān)察院得行使其職權(quán),提出控訴,以監(jiān)督其行為的權(quán)利,稱為「彈劾權(quán)」。
《國語辭典》:彈劾無私(彈劾無私)  拼音:tán hé wú sī
一視同仁地停止違法失職官員的職權(quán),而沒有私心。《幼學(xué)瓊林。卷一。文臣類》:「漢張綱彈劾無私,直斥豺狼當(dāng)?shù)馈!?/div>
《漢語大詞典》:龜玉毀櫝(龜玉毀櫝)
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語出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邢昺 疏:“言是典守者之過也,以喻主君有闕,是輔相者之過也。”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jì)下:“且授任分憂,叨榮冒寵,龜玉毀櫝,誰之咎歟!俯閲指陳,不勝慚恧?!?/div>
《漢語大詞典》:錮職(錮職)
專權(quán)。逸周書·史記:“大臣有錮職譁誅者危。” 孔晁 注:“錮職謂事專權(quán)也。”一說失職。 朱右曾 校釋:“愚謂固猶廢也?!?/div>
《國語辭典》:率獸食人(率獸食人)  拼音:shuài shòu shí rén
帶領(lǐng)野獸吃人。語本《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购蟊扔髋罢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