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4詞典 4分類詞匯 130
《國語辭典》:下情  拼音:xià qíng
1.民情?!豆茏印C鞣ā罚骸阜驀兴耐?,令求不出謂之滅,出而道留謂之擁,下情求不上通謂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謂之侵?!埂稘h書。卷八。宣帝紀(jì)》:「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br />2.對尊者表白時(shí),稱自己的情況或心情的謙辭?!段倪x。任昉。為蕭揚(yáng)州薦士表》:「臨表悚戰(zhàn),猶懼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埂赌淆R書。卷二二。豫章文獻(xiàn)王傳》:「而臣頓有二處住止,下情所竊未安?!?/div>
《國語辭典》:低回  拼音:dī huí
1.留戀徘徊?!妒酚洝>硪灰黄?。司馬相如傳》:「低回陰山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然白首?!挂沧鳌傅突病埂ⅰ傅突亍?。
2.沉滯不進(jìn)。漢。揚(yáng)雄 解難:「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語叫叫,大道低回?!?br />3.情感或思緒縈繞回蕩。宋。陸游 除刪定官謝丞相啟:「伏念某獨(dú)學(xué)寡聞,倦游不遂,瀾翻記誦,愧口耳之徒勞,跌宕文辭,顧雕蟲而自笑,低回久矣,感嘆悽然。」
《國語辭典》:低回(低迴)  拼音:dī huí
留戀徘徊。唐。韓愈祭郴州李使君文〉:「逮天書之下降,猶低回以宿留。」也作「低回」、「低徊」。
《漢語大詞典》:事人
(1).事奉人;服侍人。《論語·先進(jìn)》:“ 季路 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禮記·禮運(yùn):“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事人則失位?!?漢 班固 《白虎通·嫁娶》:“婦人所以有師何?學(xué)事人之道也?!?br />(2).奉承人;討好人。漢書·外戚傳下·孝元傅昭儀:“ 孝元 傅昭儀 ……為人有材略,善事人,下至宮人左右,飲酒酹地,皆祝延之?!?span id="waygwgo" class="book">《北齊書·陳元康傳》:“ 元康 便辟善事人,希顏候意,多有進(jìn)舉,而不能平心處物,溺於財(cái)利。”
(3).謂充任下屬。晉書·司馬休之傳:“ 裕 得書嘆息,以示諸佐曰:‘事人當(dāng)應(yīng)如此!’”
(4).嫁人。 明 瞿佑 歸田詩話·沈園感舊:“ 劉克莊 續(xù)詩話,謂翁( 陸游 )初婚某氏,伉儷相得,而失意於舅姑,竟出之,某氏改事人?!?明 楊慎 丹鉛續(xù)錄·荳蔻:“ 杜牧之 詩:‘婷婷嫋嫋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本詠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經(jīng)事人,如荳蔻花之未開耳。”
《國語辭典》:仰承  拼音:yǎng chéng
仰賴、依靠?!段拿餍∈贰返谒奈寤兀骸副O(jiān)督仰承意旨,常常把他考在高等。」
《國語辭典》:承奉  拼音:chéng fèng
1.承命奉行。《后漢書。卷四。孝和帝紀(jì)》:「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從好,司隸刺史訖無糾察?!?br />2.伺候、逢迎。《紅樓夢》第三九回:「平兒等來至賈母房中,彼時(shí)大觀園中姊妹們都在賈母前承奉。」
《國語辭典》:趨承(趨承)  拼音:qū chéng
迎合人意而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飲了半日酒,止得一個(gè)太守在面前唯喏趨承,心中雖是喜歡,覺得沒些韻味。」清。洪升《長生殿》第十三出:「滿朝文武,誰不趨承!」
《國語辭典》:趨蹌(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对娊?jīng)。齊風(fēng)。猗嗟》:「巧趨蹌兮,射則臧兮?!埂抖膛陌阁@奇》卷二一:「尼姑見有客來,趨蹌?dòng)M(jìn)拜茶。」
2.依附權(quán)勢。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出:「更羨他知書知禮,是一個(gè)不趨蹌的秀才?!?/div>
《國語辭典》:恭維(恭維)  拼音:gōng wéi
恭敬思之。如:「恭維鞠養(yǎng)」。也作「恭惟」。
《國語辭典》:恭維(恭維)  拼音:gōng wei
奉承、諛頌?!段拿餍∈贰返诙兀骸府?dāng)下又說了些客氣話,柳知府也著實(shí)拿他恭維,方才起身告別?!挂沧鳌腹埂?/div>
《漢語大詞典》:享上
奉承上級(jí)。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半山老人一》引 蘇轍 曰:“刻下媚上,謂之享上。有一不享上,皆廢不用?!?宋 岳珂 桯史·殿中鷴:“及 江 去國,享上之論興,浸滛及于 艮岳 矣?!?/div>
《漢語大詞典》:諛佞(諛佞)
(1).奉承獻(xiàn)媚。 唐 韓愈 《上宰相書》:“妖淫諛佞譸張之説,無所出於其中?!?span id="kqo0ciq" class="book">《宋史·隱逸傳下·徐中行》:“ 秦檜 當(dāng)國,科場尚諛佞,試題問中興歌頌, 庭筠 嘆曰:‘今日豈歌頌時(shí)耶!’”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幕客者,其才望駕胥徒而上之,其持書求薦,援引當(dāng)?shù)?,浮偽諛佞,則胥徒所無也?!?br />(2).指奉承獻(xiàn)媚的人。 宋 汪應(yīng)辰 《應(yīng)詔言弭災(zāi)防盜事》:“進(jìn)用忠讜,斥遠(yuǎn)諛佞,使天下知好惡所在,則中人以下,皆化而為忠矣?!?/div>
《國語辭典》:曲意  拼音:qū yì
違反己意,去遷就他人。《后漢書。卷六十五。段颎傳》:「颎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貴。」《紅樓夢》第七十九回:「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尋隙,又無隙可乘,只得曲意俯就?!?/div>
《漢語大詞典》:奉順(奉順)
奉承順應(yīng)。《戰(zhàn)國策·燕策三》:“寡人不佞,不能奉順君意,故君捐國而去,則寡人之不肖明矣?!?span id="0cscoww" class="book">《后漢書·順帝紀(jì)》:“朕以不德,統(tǒng)奉鴻業(yè),無以奉順乾坤,協(xié)序陰陽,災(zāi)眚?qū)乙?,咎徵仍臻?!?span id="0og00mq" class="book">《南史·宋南郡王義宣傳》:“ 雍州 刺史 朱脩之 起兵奉順?!?/div>
《漢語大詞典》:佞諛(佞諛)
以美言奉承討好。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正失》:“闒茸尊顯,佞諛得意?!?span id="wgwmqag" class="book">《宋書·始安王劉休仁傳》:“ 休仁 多計(jì)數(shù),每以笑調(diào)佞諛悅之,故得推遷?!?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xù)黃粱:“星者見其意氣,稍佞諛之?!?/div>
《漢語大詞典》:傾意(傾意)
(1).謂惑亂人的心志。漢書·佞倖傳贊:“柔曼之傾意,非獨(dú)女德,蓋亦有男色焉?!?明 張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論》:“故事有順而相賊,反而相成。美疢之滋毒,不若藥石之生我也;柔曼之傾意,不若奇丑之益德也?!?br />(2).猶盡心。三國志·吳志·陳表傳:“ 表 欲得戰(zhàn)士之力,傾意接待?!?br />(3).迎合,奉承。南史·王弘傳:“﹝ 王僧達(dá) ﹞表謝,言不能因依左右,傾意權(quán)貴。”
《漢語大詞典》:陪奉
(1).敬辭。猶奉陪。 南朝 梁 沈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公陪奉朝夕,從容左右。”太平廣記卷二百引 唐 康駢 劇談錄·王智興:“ 王 曰:‘某韜鈐發(fā)跡,未嘗留心章句,今日陪奉英髦,不免亦陳愚懇?!?宋 辛棄疾 《臨江仙·簪花屢墮戲作》詞:“不管昨宵風(fēng)雨橫,依舊紅紫成行。白頭陪奉少年場,一枝簪不住,推道帽簷長?!?清 李漁 《奈何天·計(jì)左》:“空勞去蝶返花叢,縱有舊情,不敢陪奉。”
(2).陪著小心,奉承。 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也不索把咱來廝陪奉,大丈夫何愁一命終,況兼我白髮髼鬆?!?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甜話兒將人將人摩弄,笑臉兒把咱把咱陪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