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wàn)典故,50萬(wàn)詞匯、2萬(wàn)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5詞典 1分類詞匯 84
《國(guó)語(yǔ)辭典》:粉飾(粉飾)  拼音:fěn shì
1.敷粉妝飾?!妒酚?。卷一二六?;袀?。褚少孫補(bǔ)西門豹》:「為具牛酒飯食十馀日,共粉飾之。」
2.比喻作表面的裝飾。如:「粉飾太平」?!肚迨犯?。卷一一二。選舉志七》:「廷議隴其不計(jì)緩急輕重,浮詞粉飾,致捐生觀望,遲誤軍機(jī),擬奪職?!埂段拿餍∈贰返谒娜兀骸笟v任巡撫想粉飾自己的門面,于是大大小小學(xué)堂,倒也開得不少?!?/div>
《漢語(yǔ)大詞典》:晨妝(晨妝)
亦作“晨粧”。 清晨的妝飾。亦謂清晨梳妝。 唐 韓愈 《東都遇春》詩(shī):“川原曉服鮮,桃李晨糚靚。”糚,一本作“ 妝 ”。 前蜀 韋莊 《上春詞》:“金樓美人花屏開,晨妝未罷車聲催?!?span id="ztblrtt" class="book">《紅樓夢(mèng)》第五九回:“ 黛玉 也正晨妝?!?span id="prr9xpb"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一回:“昨宵珍重登車去,知汝晨妝懶上頭。”
《國(guó)語(yǔ)辭典》:粉白  拼音:fěn bái
用來(lái)敷面,以使面容更為皓白的白色鉛粉?!稇?zhàn)國(guó)策。楚策三》:「彼鄭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閭,非知而見之者?!?/div>
《漢語(yǔ)大詞典》:沈檀
亦作“沉檀”。
(1).指沉香木和檀木。二者均為香木。 唐 羅隱 《迷樓賦》:“斯樓乃峙,榱桷沉檀,棟梁杞梓?!?span id="fttn1lb" class="book">《新唐書·李蔚傳》:“ 懿宗 成 安國(guó)祠 ,賜寶坐二,度高二丈,構(gòu)以沉檀?!?span id="ltnnz79"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武宗至大元年》:“ 泉州 大商進(jìn)異木沉檀可構(gòu)宮室者?!?br />(2).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兩種著名的熏香料。梁書·諸夷傳·盤盤國(guó):“ 中大通 元年五月,累遣使貢牙像及塔,并獻(xiàn)沉檀等數(shù)十種?!?唐 李中 《宮詞》之二:“金波寒透水精簾,燒盡沉檀手自添?!?明 楊珽《龍膏記·空訪》:“沉檀煙起盤紅霧,一縷朝霞窺繡戶?!?br />(3).指用沉檀木做的枕頭。 唐 李賀 《美人梳頭歌》:“ 西施 曉夢(mèng)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br />(4).指妝飾用的顏料。色深而帶潤(rùn)澤者叫“沉”;淺絳色叫“檀”。 唐 、 宋 婦女閨妝多用之:或用于眉端,或用在口唇上。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詞:“曉?shī)y初過(guò),沉檀輕注些兒箇,向人微露丁香顆。”一說(shuō),指沉香、檀香。見 宋 洪芻 香譜·江南李主帳中香法
《國(guó)語(yǔ)辭典》:蜂黃(蜂黃)  拼音:fēng huáng
古代婦女涂額的黃色妝飾。也稱花黃。唐。李商隱 酬崔八早梅有贈(zèng)兼示之作詩(shī):「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shí)涂額藉蜂黃?!?/div>
《漢語(yǔ)大詞典》:面妝(面妝)
古代婦女面部的妝飾。 唐 杜甫 《負(fù)薪行》:“面妝首飾雜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div>
《漢語(yǔ)大詞典》:弄姿
(1).妝飾容貌。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翱翔倫黨之間,弄姿帷房之里?!?br />(2).謂做出種種姿態(tài)。《后漢書·李固傳》:“ 固 獨(dú)胡粉飾貌,搔頭弄姿,槃旋偃仰,從容冶步。” 宋 陳師道 《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并涉潁》之二:“路暗鳥遺音,江清魚弄姿?!?/div>
《漢語(yǔ)大詞典》:宮額(宮額)
古代宮中婦女以黃色涂額作為妝飾,因稱婦女的前額為宮額。 唐 李商隱 《又效江南曲》:“掃黛開宮額,裁裙約楚腰。”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賦梅》詞:“冰做骨,玉為容,常年宮額鬢云鬆。” 元 喬吉 《清江引·佳人病酒》曲:“羅帕粉香宮額上掩,宿酒春初散。”
《漢語(yǔ)大詞典》:弄妝(弄粧)
亦作“ 弄粧 ”。 妝飾,打扮。 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懶起畫蛾眉,弄粧梳洗遲?!?宋 張先 《天仙子·觀舞》詞:“十歲手如芽子筍,固愛弄妝偷傅粉。” 宋 尤袤 《德翁有詩(shī)再用前韻》:“隴上已驚傳信晚,樽前只想弄粧遲。”
分類:妝飾打扮
《漢語(yǔ)大詞典》:春妝(春粧)
亦作“ 春粧 ”。
(1).春日的妝飾。多用于女子。 南朝 梁 沈約 《攜手曲》:“斜簪映秋火,開鏡比春妝。” 唐 孟浩然 《春情》詩(shī):“青樓曉日珠簾映,紅粉春妝寶鏡催。” 唐 孟郊 《搖柳》詩(shī):“時(shí)邀詠花女,笑輟春粧鏡?!?br />(2).春日打扮。 南朝 陳后主 《三艷婦詞》之六:“小婦春妝罷,弄月當(dāng)宵楹?!?/div>
《漢語(yǔ)大詞典》:黑齒(黑齒)
(1).古國(guó)名。古籍所說(shuō)不一,已難確指。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有 黑齒 之國(guó)。” 郭璞 注:“黑齒,齒如漆也?!?span id="7zx7lnp" class="book">《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西教沃民,東至 黑齒 ?!?span id="h9tllnf" class="book">《新唐書·南蠻傳下》:“羣蠻種類,多不可記,有 黑齒 、 金齒 、 銀齒 三種?!?清 黃遵憲 《和鍾西耘庶常德祥津門感懷詩(shī)》之六:“ 黑齒 雕題 徵鬼籙,赤文緑字詡天書。”
(2).染黑牙齒。古代婦女的一種妝飾。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八章:“女子既為男子私有之物,但供男子玩弄,故穿耳、裹足、細(xì)腰、黑齒、剃眉、敷黛、施脂、抹粉、詭髻、步搖,不惜損壞身體以供男子一日之娛?!?br />(3).復(fù)姓。 唐 有 黑齒常之 。
《漢語(yǔ)大詞典》:秀靨(秀靨)
美麗的面頰妝飾。 唐 李賀 《惱公》詩(shī):“曉?shī)Y粧秀靨,夜帳減香筒?!?王琦 匯解:“靨,音葉,婦人面頰上之飾,始自 孫吳 鄧夫人 ,以琥珀屑傅頰傷,及差,而有赤點(diǎn)如朱,視之更益其妍。宮人欲要寵者以丹脂點(diǎn)頰效之。爾后相沿至 唐 益盛,或朱,或黃,或黑,其色不一,隨逐時(shí)好所尚。大抵面有痕痣多借此掩之,其無(wú)痕痣者,亦倣作此粧,以為妖艷?!?宋 周邦彥 《瑣窗寒·寒食》詞:“想東園桃李自春,小脣秀靨今在否?”
《漢語(yǔ)大詞典》:鳳翅(鳳翅)
(1).鳳凰的翅膀。形容笙管排列參差貌。 唐 羅鄴 《題笙》詩(shī):“筠管參差排鳳翅,月堂凄切勝龍吟。”宋史·樂(lè)志一:“昔 軒轅氏 命 伶?zhèn)?截竹為律,后令 神瞽 協(xié)其中聲,然后聲應(yīng)鳳鳴,而管之參差亦如鳳翅?!?br />(2).美稱鳳翅形的事物。如塔檐、竹木的枝葉等。 南朝 梁 庾肩吾 《詠同泰寺浮圖詩(shī)》:“天衣疑拂石,鳳翅欲凌空?!?唐 虞世南 《賦得臨池竹應(yīng)制》:“龍鱗漾嶰谷,鳳翅拂漣漪?!?元 劉詵 《廬陵十景·神岡晚橋》詩(shī):“兩江秋波燕尾岐,千嶂春木鳳翅齊?!?br />(3).古代婦女額上所畫鳳翅形的妝飾。 唐 韓偓 《無(wú)題》詩(shī):“鴉黃雙鳳翅,麝月半魚鱗?!?br />(4).鳳翅形的雕飾。遼史·儀衛(wèi)志一:“羊車,古輦車。赤質(zhì),兩壁龜文、鳳翅,緋幰、絡(luò)帶、門簾皆繡瑞羊,畫輪?!?br />(5).山名。在 浙江省 湖州市 。 唐 皎然 《游法華寺登鳳翅山望太湖》詩(shī):“雙峰開 鳳翅 ,秀出南 湖州 。”
《漢語(yǔ)大詞典》:面花(麪花)
(1).古代婦女的面部妝飾。 唐 李百藥 《寄楊公》詩(shī):“面花無(wú)隔笑,歌扇不障聲。”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卷一:“ 契丹 鴨淥水 牛魚鰾,製為魚形,婦人以綴面花。” 元 白樸 《端正好·秋香亭上正歡濃》套曲:“做一箇符脾兒挑在鬢邊,做一箇面花兒鋪翠縷金描,歡喜時(shí)粘在臉上?!?span id="rjp9jrz" class="book">《金瓶梅》第四十回:“﹝ 金蓮 ﹞戴著兩個(gè)金燈籠墜子,貼著三個(gè)面花兒。”
(2).即面豆。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卷十:“按天黥者,當(dāng)謂痘疤,即 唐 人所詠之面花也?!眳⒁姟?面豆 ”。
麪花:木槿花的別名。 清 施鴻保 《閩雜記·面花》:“麪花即木堇花…… 汀州 人以之拌麪煎食,因呼麪花?!眳⒁姟?木槿 ”。
《漢語(yǔ)大詞典》:面豆
亦作“靣豆”。 即天花。也稱面痘。 唐 黃滔 《〈潁川陳先生集〉序》:“先生諱 黯 ,字 希孺 ……十歲能詩(shī),十三袖詩(shī)一通,謁 清源 牧,其首篇《詠河陽(yáng)花》,時(shí)靣豆新愈?!?清 梁同書 《日貫齋涂說(shuō)》:“面豆醫(yī)家所謂天花,未有入詩(shī)者,此其剏見也。”參見“ 天花 ”。
分類:天花
《國(guó)語(yǔ)辭典》:木槿  拼音:mù jǐn
植物名。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外皮灰色,小枝細(xì)長(zhǎng)。葉互生,具短柄,卵形、闊卵形或菱形。鈍齒緣。夏季開花,具短梗,小苞片七至十枚,線形,花冠鐘形,淡紫、桃紅色或白色。蒴果長(zhǎng)橢圓形,外披金黃色星狀毛。一般供觀賞,嫩葉可代茶葉或沐發(fā)。也稱為「朝槿」、「朝生」、「白水錦」。
《國(guó)語(yǔ)辭典》:貫耳(貫耳)  拼音:guàn ěr
聲音傳入耳朵。如:「久聞大名,如雷貫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