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1詞典 5分類詞匯 76
《國語辭典》:委托(委託)  拼音:wěi tuō
委任、付托。《舊五代史。卷八五。晉書。少帝本紀(jì)。史臣曰》:「委托非人,坐受平陽之辱?!埂都t樓夢(mèng)》第五六回:「趁今日清靜,大家商議兩件興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場(chǎng)。」也作「委托」。
《漢語大詞典》:委托
見“ 委託 ”。
《國語辭典》:委托書(委託書)  拼音:wěi tuō shū
委托他人代理行使本人合法權(quán)益的文書。
《國語辭典》:匱臺(tái)委托(匱臺(tái)委托)  拼音:guì tái wěi tuō
股票術(shù)語。投資人親自到證券公司的匱臺(tái),填寫買賣委托書,由營業(yè)專員代為買賣的交易方式。
《國語辭典》:委托行(委托行)  拼音:wěi tuō háng
受人委托寄賣物品的商店。
《漢語大詞典》:見托(見托)
委托。《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感蒙不棄,若有見托,必當(dāng)盡心?!?/div>
分類:委托
《漢語大詞典》:托付
(1).委托;交付。《水滸傳》第四七回:“感承此間一個(gè)大官人見愛,收録小弟在家中做個(gè)主管,每日撥萬論千,盡托付 杜興 身上?!?span id="6jp1ee0" class="book">《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如今有這箇好善心的長老在這里,可托付他,不須得我了,我只就此作別?!?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王公子》:“以兄勇於改過,洵中流砥柱也。三妹得所托付,無任慶幸。”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如果回去,祖國的老百姓問:‘我們托付給你們的任務(wù)完成得怎么樣啦?’我們?cè)趺创饘?duì)呢?”
(2).猶囑咐。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就這么著了。只求你老人家把話好好兒的替我托付我們 老玉 罷!”
《漢語大詞典》:寄付
委托;托付。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 始皇 聽 李斯 之偏説而絀其義,至身死之日,無所寄付;委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託廢立之命於姦臣之口,至令 趙高 之誅鋤宗室?!?span id="ts6c6gp" class="book">《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三:“善男子,財(cái)物不應(yīng)寄付四處:一者老人;二者遠(yuǎn)處;三者惡人;四者大力。”
分類:委托托付
《漢語大詞典》:諉諈(諉諈)
(1).煩重。 唐 顏真卿 《曹州司法參軍秘書省麗正殿二學(xué)士殷君墓碣銘》:“解褐 杭州 參軍,刺史 宗璟 ,以相國之重,簡貴自居,無所揖,每見君,必特加禮敬,政事之諉諈者,皆咨決焉?!?br />(2).委托。 清 王士禛 漁洋詩話卷上:“書之,以無負(fù)其數(shù)諉諈之意?!?清 昭梿 嘯亭續(xù)錄·法時(shí)帆謔語:“及臨行時(shí), 時(shí)帆 送至中庭曰:‘ 楚 中有一故交,代為諉諈可乎?’”
分類:委托
《漢語大詞典》:諉托(諉託)
委托;付托。新唐書·蕭至忠傳:“又宰相要官子弟,多居美爵,并罕才藝,而更相諉託。” 清 徐作肅 《侯仲衡行狀》:“先人每視人事如己事,凡有涉於里黨利益,以及友朋之諉託,未嘗以險(xiǎn)阻辭。” 清 昭梿 嘯亭雜錄·鑾儀衛(wèi):“惟 漢 武科甲侍衞仍舊名,其后許外放緑營武弁。 漢 軍人員視為捷徑,每多諉託?!?/div>
分類:委托付托
《國語辭典》:屬國(屬國)  拼音:shǔ guó
主權(quán)隸屬于宗主國的國家。即一切內(nèi)政、外交都須接受宗主國的支配。
《國語辭典》:付托(付託)  拼音:fù tuō
交付并囑托。如:「劉備最后把國家大事,全部付托給諸葛亮。」
分類:付托委托
《國語辭典》:寄托(寄託)  拼音:jì tuō
1.委托、付托?!度龂?。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李嚴(yán)》:「吾與孔明俱受寄托,憂身責(zé)重,思得良伴?!?br />2.依托、安身。《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列子隱身而窮處兮,世莫可以寄托?!?br />3.文學(xué)家寄情托興,借題發(fā)揮。清。周濟(jì)《介存齋論詞雜著。學(xué)詞途徑》:「初學(xué)詞求有寄托,有寄托則表里相宣,斐然成章?!?br />4.法律上指當(dāng)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為保管之契約行為。
《國語辭典》:律師(律師)  拼音:lǜ shī
1.精通戒律的法師?!洞蟀隳鶚劷?jīng)》卷三:「善學(xué)戒律,不近破戒,見有所行,隨順戒律,心生歡喜。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br />2.唐代對(duì)道士的一種尊稱。按修行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
3.受當(dāng)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協(xié)助當(dāng)事人進(jìn)行訴訟、辯護(hù)或處理有關(guān)法律事務(wù)的專業(yè)人員。
《漢語大詞典》:寄任
(1).指所委托的重要職任。 隋 江總 《為沈君理讓仆射領(lǐng)吏部表》:“必大廈之棟梁,總其寄任;亦巨川之舟楫,未有綿力薄材?!?宋 范仲淹 《潤州謝上表》:“臣之所言,殊未盡意。重?zé)┥下?,再貶遠(yuǎn)方,削天閣之班資,奪神州之寄任?!?宋 曾鞏 《奏乞復(fù)吳中復(fù)差遣狀》:“欲乞召至左右,使典司獻(xiàn)納,或委以藩鎮(zhèn),使剸治煩劇,必能上副憂勤,不負(fù)寄任?!?br />(2).托付重任。資治通鑒·唐代宗大歷二年:“六月,甲戌, 鴻漸 來自 成都 ,廣為貢獻(xiàn),因盛陳利害,薦 旰 才堪寄任?!?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況全 蜀 重地,數(shù)十年間,碩德名臣,方可寄任?!?宋 蘇軾 《與汪道濟(jì)書》之二:“某見報(bào)移 汶 上,而勑未下。老病不堪寄任,方欲力辭,未知得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