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華裔(華裔)  拼音:huá yì
1.舊指華夏邊陲地區(qū)。晉。張協(xié) 七命:「若乃華裔之夷,流荒之貊,語不傳于輶軒,地不被乎正朔?!?br />2.中華民族的后裔。清。黃鷟來〈題楊人庵總戎「無著圖」〉:「清德本關西,遙遙溯華裔?!?br />3.旅居海外的華人后代。如:「有些華裔科學家表現(xiàn)杰出,受到世人矚目?!?/div>
《國語辭典》:本姓  拼音:běn xìng
1.原本的姓氏?!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三:「小生今生不能補報,來生來世情愿做驢做馬,報答大恩。是必休迷了孩兒的本姓!」《紅樓夢》第六二回:「可惜這么一個人,沒父母,連自己本姓都忘了?!?br />2.指婦女未出嫁前娘家的姓氏。如:「隔壁張?zhí)拘胀?。?/div>
《國語辭典》:母教  拼音:mǔ jiào
母親對子女的教育。《文明小史》第二六回:「來濟川家里母教極嚴,回去過晚了是不依的?!?/div>
《國語辭典》:獨生(獨生)  拼音:dú shēng
單獨茍活?!段宕菲皆?。周史。卷下》:「如此,則家國俱亡,吾獨生何益?寧殺身以全家國,所得多矣?!?/div>
《國語辭典》:得濟(得濟)  拼音:dé jì
1.得以保全。《后漢書。卷六三。李固傳》:「朝廷傾亂,梁冀肆虐,令吾宗祀血食將絕。今弟幸而得濟,豈非天邪!」
2.獲得救濟?!端问?。卷四六四。外戚傳中。向傳范傳》:「歲饑,發(fā)廩興力役,饑者得濟,而官舍帑廩一新?!?br />3.得到子女的奉養(yǎng)?!秲号⑿蹅鳌返谝痪呕兀骸笍膩砀改干鷥阂惨脻惨脻?。」
《國語辭典》:鬻子  拼音:yù zǐ
1.商人。《墨子。經(jīng)說下》:「若鬻子,賈盡也者,盡去其以不讎也?!?br />2.稚子?!对娊?jīng)。豳風。鴟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jié)h。毛亨。傳:「鬻,稚;閔,病也。稚子,成王也?!?br />3.書名。舊題周鬻熊撰,一卷。四庫提要疑為唐人偽托,詞旨膚淺。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諸子》:「篇述者,蓋上古遺語,而〔戰(zhàn)〕伐所托者也。至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詢,馀文遺事,錄為鬻子。」
《國語辭典》:五宗  拼音:wǔ zōng
1.五服以內的親屬。指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段倪x。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所愛光五宗,所怨滅三族?!贡饼R。顏之推觀我生賦〉:「疇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剪焉?!?br />2.同母者為一宗。五宗,一父五母所生的子女。見《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
《國語辭典》:阿大  拼音:ā dà
1.以行次稱人,最長的稱為「阿大」?!稌x書。卷九六。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傳》:「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復有封、胡、羯、末?!?br />2.稱親近的友人。
《國語辭典》:家生  拼音:jiā shēng
1.家計。《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左右不脩家生,出行游國中?!?br />2.家中器物的總稱。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諸色雜貨》:「家生動事,如桌、凳、涼床、交椅、兀子?!挂沧鳌競砩埂?br />3.奴仆在主人家所生的子女?!端疂G傳》第六一回:「這個道童,又聾又啞,只有一分蠻氣力。卻是家生的孩兒,沒奈何帶他出來?!?br />4.武器?!端疂G傳》第二回:「史進又不肯務農,只要尋人使家生,較量鎗棒?!?/div>
《漢語大詞典》:親子(親子)
(1).親生子女。《淮南子·繆稱訓》:“誠能愛而利之,天下可從也;弗愛弗利,親子叛父?!?br />(2).偏指親生兒子。《封神演義》第三回:“吾為豪杰一場,今親子被摛,強敵壓境, 冀州 不久為他人所有,卻為何來!”
(3).指父母與子女。 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無法投遞之郵件》:“你破人家親子之愛來造成的配偶,又何嘗不是破?” 謝覺哉 《愛父母》:“親子關系不是財?shù)年P系--不是討債還債的關系,缺乏勞動力也好,思想落后也好,總是你的父母,應該奉養(yǎng)?!?/div>
《國語辭典》:父親(父親)  拼音:fù qīn
稱謂。子女稱生我的男子?!度龂萘x》第三二回:「吾受父親遺命,立我為主,加兄為車騎將軍。」《紅樓夢》第二四回:「我父親沒的時節(jié),我年紀又小,不知事?!?/div>
《國語辭典》:寸草心  拼音:cùn cǎo xīn
比喻子女微小的心意。唐。孟郊〈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div>
《國語辭典》:正出  拼音:zhèng chū
由正妻所生的子女?!都t樓夢》第二○回:「況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饒這樣,還有人背后談論,還禁得轄治他了?!?/div>
《國語辭典》:棄養(yǎng)(棄養(yǎng))  拼音:qì yàng
父母逝世,子女不得奉養(yǎng)。亦泛指長者的死亡。唐。蘇颋章懷太子良娣張氏神道碑〉:「粵景龍二載孟夏之月,遘疾棄養(yǎng)于京延康第之寢?!?/div>
《國語辭典》:伴讀(伴讀)  拼音:bàn dú
1.職官名。宋、元、明等代設置,專門陪伴王室子弟讀書。
2.陪伴讀書?!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溉f家他自小是我們這河下萬有旗程家的書童,自小跟在書房伴讀。」《紅樓夢》第八回:「自己也有了個伴讀的朋友,正好發(fā)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