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97—1546
【介紹】: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安,號少玄?;矢︿洿巫印<尉甘荒赀M(jìn)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禮部,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好學(xué)工詩,與兄皇甫沖、弟皇甫汸、皇甫濂稱皇甫四杰。自負(fù)才俊,多忤物。有《皇甫少玄集》。
滄海遺珠皇甫涍(1497-1546)字子安,號少玄,江南長洲人。嘉靖十一年(1532)進(jìn)士,除工部主事,官至浙江按察使僉事。好學(xué)工詩,頗負(fù)才名,著有《皇甫少玄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子安,沖弟。嘉靖壬辰進(jìn)士,自禮部郎中補(bǔ)右春坊司直兼翰林檢討調(diào)廣平通判歷刑部員外升浙江按察僉事有少玄集
明詩紀(jì)事·戊簽·卷五涍字子安,沖弟。嘉靖壬辰進(jìn)士,除工部主事。改禮部,歷員外、郎中,遷春坊司直,謫廣平通判。進(jìn)南刑部主事,歷員外,出為浙江僉事。有《少玄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
《四庫總目》:涍詩憲章漢、魏,取材六朝。婉麗之詞,綿邈之神,以驂駕昌谷、蘇門,固無愧色。
《甫田集》:子安雅性間靖,慕玄晏先生所為,自號少玄子。詩沈蔚偉麗。早歲規(guī)彷初唐,旋入魏、晉。晚益玄造,鑄詞命意,直欲窺曹、劉之奧而及之,惜乎未見其止。
皇甫沖《華陽集》:仲氏子安謂馀曰:「今之為文者,王、宋稱一代之宗,李、何為中興之冠;然王、宋反元習(xí)之靡,而不能不病于聲;李、何矯一時之弊,而不能不泥其跡。故于詩獨(dú)取迪功?!棺影部虅疃拍辏湫远仂o簡默,又能致其深沈之思。其于詩,鑄詞精而為旨遠(yuǎn),體骨奇俊,辭彩英發(fā)。吾宗之有子安,則衣裳之冠冕,居室之棟梁矣。
《司動集》:司直兄學(xué)臻博極,思覃深湛。馀分則友于,義同師授,每有述造,輒相詔視,商榷砥獎,可得而言。方其家食含章,與徐生、二黃定交筆劄。篤嗜工部,既何、李篇出,病其溪徑,專意建安。至解巾登仕,與蔡、王二行人廣插六代之時,披味耽玩,稍回舊好。雅許昌轂,又與王文部、李司封、唐、陳二編修,劇談開元、天寶之盛。乃曰:「詩雖《選》體,亦無使盡唐風(fēng)也?!构势湓娞毓の逖?,而七言近體薄不經(jīng)想。蓋錯綜魏、晉,托宿唐英。幽玄以通思,春容以御氣,婉麗以陳詞,和易以達(dá)理,憤懣以抒情,綿暢以該事,雋永以歸趣。其始構(gòu)也,只字不愜于心,片言無艷于目,蹋壁穹思,擁衾寤索,曾不少休。今稿中或兩字未鼠,或二語并存,致蓋密矣。
《藝苑危言》:子安之《東覽》,古《選》頗勝;子循之《禪棲》,近體為佳。子安卒,蔡子木以詩哭之云:「五字沈吟詩品絕,一官憔悴世途難?!箍芍^實(shí)祿。又云:子安詩如玉盤露屑,清雅絕人;惜輕縑短幅,不堪裁剪。
《續(xù)吳先賢贊》:皇甫兄弟自相師友。涍對策高第為郎,尤為昆季所推。貴溪相任宗伯時所上章奏,皆草之?;蛴泄?,使他郎代,即無以嘗其意。改太子司直,坐法謫。又移按察浙。其在越詩曰《東覽》,最盛以五言名。
馮時可《元成選集》:皇甫涍《九日》詩:「鶤弦入怨柱,蟲響切離裯。楓落他鄉(xiāng)早,尊寒故國秋?!褂郑骸负犹撈较F,閣掩澹秋塵。素霞升逾靜,高云斂更新?!褂帧缎略隆吩姡骸肝煵徽站_,清漢欲生塵?!埂堆闵健吩姡骸高b靄引疏磬,群峰寒暮天?!顾慕苤乓病9?fù)才傲睨,曾為春坊司直,卒以讒廢。然郡中稱其人甚介,謂皇甫白眉。
《明詩選》:陳臥子曰:「少玄凝思《選》調(diào),意求雅則,惟取境不廣,無縱橫宕逸之致?!?《靜志居詩話》:子安逸藻風(fēng)飛,清文綺合。視子循工力悉敵,銖兩未分。宜子浚之難為兄而子約之雞為弟也。
《明詩別裁》:子安枕藉《選》體,故五言自高;然得風(fēng)格而遺精理,未云詣極也。
田按:子安刻意摹擬,詞俊而格超,可謂鏤冰雕瓊,心手雙絕。
維基皇甫涍(1497年—1556年),字子安,號少玄,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明代詩人、政治人物。皇甫涍由國子生中式嘉靖七年(1528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十一名,廷試二甲五十七名進(jìn)士,刑部觀政,初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改任禮部精膳司,再改儀制司,進(jìn)員外郎,升主客司郎中,十八年(1539年)被選為東宮官僚,為右春坊右司直兼檢討,不久世宗南巡承天府,以事謫廣平府通判,踰年召為南京刑部主事,未任,丁父憂歸。服闋還朝,服除原職,進(jìn)員外郎,二十三年(1544年)三月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分守寧紹臺,以考察黜免。
人物簡介
維基鄭恭,字子安,直隸徽州府績溪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四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一百六十名,登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二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福建光澤人。性古樸,度量寬弘。豪鄰盜葬其祖墳,族眾忿激,欲與之斗。子安為之解,曰:“吉兇非人謀,姑聽之?!焙笪W甯?,眾始釋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善寫真。
人物簡介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二十仁字子安,和州人,流寓沔陽。(據(jù)《歷陽遺音》。)官夔州府同知。(據(jù)《明風(fēng)雅》。)有《天游集》、《海天清嘯集》。
(戴本孝《歷陽遺音》:潘子安郡逸士也。工詩好游,流寓沔陽,著有《海天清嘯集》。
田按:張子宜《甘白集》有送《潘子安歸沔陽序》云:「沔陽潘公為云南右衛(wèi)指揮,其猶子子安自其鄉(xiāng)來省侍焉。子安將家子,讀書明理,俊其才而豐于詩,諷讀所為《天游集》,舂容乎短章,優(yōu)游乎長篇,澹焉而慮清,坦焉而氣平。」子宜此序稱子安為沔陽人。竹《詩綜》據(jù)《湖海耆英集》稱子安為和州人,而未詳其字。余檢李文秀所集《黔寧集》及《云南通志》,均有潘仁詩。稱仁字子安,和州人。始知竹疑潘伯濟(jì)為子安字者,未確。而沔陽、和州異貫,得戴鷹阿子安流寓沔陽之說,而疑始釋。子安明初詩流,所至著聲。《黔寧集》、《滇志》所錄皆子安省侍潘公至滇時作也。余合數(shù)家撰述,詳定其官籍名字如此。)
人物簡介
維基聶靜(1507年—?),字子安,江西吉安府永豐縣人,民籍。聶豹之侄。江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名,三甲九十一名進(jìn)士。嘉靖十七年(1538年)授直隸丹徒縣知縣。十九年十月選授刑科給事中,巡視皇城,二十年四月太廟火災(zāi),劾奏諸大臣聞災(zāi)不疾赴救,以劾論不實(shí),逮下詔獄,貶建平縣縣丞。六月丁父憂。后官至禮部儀制司署郎中,三十三年十一月因冬至類進(jìn)賀表復(fù)寫三十二字,嘉靖帝看后發(fā)怒,命錦衣衛(wèi)逮捕聶靜杖于廷,黜為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11—1582
【介紹】:
明江西新建人,字子升,更字子安,號蟠峰。嘉靖二十年進(jìn)士,隆慶間以南京兵部左侍郎提督兩廣,兼廣東巡撫,鎮(zhèn)壓韋銀豹及惠潮山寨。晉刑部尚書,引疾歸。
維基李遷(1511年—1582年),字子升、子安,號蟠峰、盤峰,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行人司行人,奉使蜀藩,升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進(jìn)員外郎、武選司郎中,出為山東濟(jì)南府知府。擢湖廣按察司副使,晉湖廣布政使司右參政,監(jiān)督明顯陵工程,三十八年九月以顯陵及龍飛等殿工完,受賞銀幣。后升廣西按察使、四川右布政使、湖廣左布政使,四十一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兼提督紫荊等關(guān)。四十二年十月,升工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十一月回部管事。丁父憂,服闋,隆慶三年(1569年)正月,起補(bǔ)南京兵部右侍郎,四年二月,升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wù)兼理糧餉,五月裁革廣東巡撫,李遷改任兩廣提督兼巡撫廣東,平定惠、潮山叛亂,五年五月敘廣西古田平寇功,加都察院右都御史,仍兼兵部左侍郎、總督如故,八月召為南京刑部尚書,不久因病辭職歸鄉(xiāng),萬歷十年(1582年)卒,享年七十二,謚恭介。
人物簡介
維基樓鎮(zhèn)(1513年—?),字子安,浙江金華府義烏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九名進(jìn)士。官至郎中。
人物簡介
維基步允遷(1515年—?),字子安,順天府薊州軍籍山東高苑縣人。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十八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第三甲第二十七名進(jìn)士。官至戶部郎中。
人物簡介
維基張德恭,字子安,河南汝寧府光山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十九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維基成守節(jié),字子安,號甘齋,山西太谷縣人,山東兗州府曹州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進(jìn)士。兵部觀政,授河南扶溝縣知縣,起復(fù)補(bǔ)授元氏縣知縣,四十年九月考選,授四川道試監(jiān)察御史,四十一年三月實(shí)授,巡按盧溝、宣大,四十四年巡按江西等地,乞歸。隆慶四年(1569年)三月起用為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改京畿道,升任大理寺丞,卒于任。
人物簡介
維基楊時寧(1539年—1609年),字子安,號小林,河南開封府祥符縣民籍江西鄱陽縣人。河南鄉(xiāng)試第七十八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二百二十名,三甲第七十五名進(jìn)士。授山西曲沃縣知縣,以治理優(yōu)異,晉升吏部考功司主事。萬歷改元,張居正執(zhí)政,前首輔高拱之黨被排擠,楊時寧降為兩淮鹽運(yùn)司判官,歷兩浙運(yùn)判、南京太仆寺丞,稍遷南京兵部武選司署郎中事主事,萬歷十四年(1586年)正月出為山西按察司僉事。十五年八月升陜西右參議,轉(zhuǎn)固原道兵備副使,值哱拜兵變,時寧督餉決策,從征有功,賜銀幣,加右參政銜。二十三年三月以陜西奇捷功,加升右布政,十月晉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十二月改巡撫寧夏,二十五年七月以軍功升右副都御史,蔭一子錦衣衛(wèi)試百戶。二十七年五月以閱視敘勞,加升兵部右侍郎銜,二十九年三月升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山西等處,三十年閏二月論萬歷二十七年寧夏二次捷功,升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總督宣大,賞銀四十兩,大紅飛魚服一襲,蔭子楊汝敏指揮僉事世襲,十二月以邊功加太子少保,三十二年四月三年考滿,加太子太保,三十三年二月考察自陳,令致仕。十一月加太子太傅,由于繼任者未至,而虜王再次要求明朝頒賜賞物,楊時寧加以拒絕,并嚴(yán)加兵備,敵酋知道難以冒犯,遂上表進(jìn)貢鞍馬弓矢,表示臣服。事情平定后,楊時寧辭任歸鄉(xiāng),在城西建一別墅,與故舊聚會。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十一月去世,贈太保,予祭九壇造葬。著有《寧夏奏議》、《督撫奏議》、《三邊圖說》。
人物簡介
維基管稷(1544年—?),字子安,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軍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二百十四名,二甲第六十三名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歷升兵部武庫司郎中,出為饒州府知府,萬歷十一年(1583年)二月升湖廣按察司副使、辰沅兵備。
人物簡介
維基褚順,字子安,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一百七十四名,登三甲第二百零六名進(jì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