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秋丁
舊時(shí)農(nóng)歷八月第一個(gè)丁日是祭祀 孔子 的日子,稱秋丁。 宋 吳自牧 夢(mèng)粱錄·八月:“八月上旬丁日, 太宗 武府庠縣學(xué)俱行秋丁釋奠禮?!?明 陶宗儀 輟耕錄·丁祭:“﹝ 王文康 ﹞既達(dá)北庭,值秋丁,公奏行釋奠禮, 世祖 説,即命舉其事。”
《漢語大詞典》:宰賜(宰賜)
宰予 和 端木賜 的并稱。二人都是 孔子 弟子,以辭令見長。 漢 蔡邕 《隸勢(shì)》:“鳥跡之變,乃惟佐隸……遠(yuǎn)而望之,若飛龍?jiān)谔?;近而察之,心亂目眩。奇姿譎誕不原。 研桑 所不能計(jì), 宰賜 所不能言。”
《漢語大詞典》:圣人師(聖人師)
傳說 項(xiàng)橐 七歲時(shí)曾問難 孔子 而為之師,因稱。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 秦 項(xiàng)橐 七歲為圣人師?!眳㈤?span id="fq7hjlz" class="book">《戰(zhàn)國策·秦策五》、《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漢語大詞典》:商偃
指 孔子 弟子 子夏 ( 卜商 )與 子游 ( 言偃 ),兩人都擅長文學(xué)。 漢 蔡邕 《鼎銘》:“亹亹焉,雖 商偃 其猶疾諸?!?漢 孔融 《薦謝該上書》:“體 曾 史 之淑性,兼 商 偃 之文章?!?/div>
《國語辭典》:學(xué)廟(學(xué)廟)  拼音:xué miào
舊時(shí)設(shè)在學(xué)校里的孔子廟。
《國語辭典》:孔安國(孔安國)  拼音:kǒng ān guó
人名。(西元前156?~前74?)孔子十二世孫,西漢大儒。治《古文尚書》,以今文讀之,又作《古文孝經(jīng)傳》、《論語訓(xùn)解》。
《漢語大詞典》:象尼
《左傳·桓公六年》:“以類命為象” 晉 杜預(yù) 注:“若 孔子 首象 尼丘 。” 孔穎達(dá) 疏:“《孔子世家》: 叔梁紇 與 顏氏 禱於 尼丘 ,得 孔子 , 孔子 生而首上污(圩)頂,故因名曰 丘 ,字 仲尼 ,是其象 尼丘 也?!焙笠蛞浴跋竽帷狈Q 孔子 。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豺遘哀登 楚 ,麟傷泣 象尼 ?!眳⒁姟?尼首 ”。
分類:孔子
《漢語大詞典》:尼首
謂人頭象 尼丘山 ,中低四方高。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高獲:“﹝ 高獲 ﹞為人尼首方面?!?李賢 注:“首象 尼丘山 ,中下四方高也。”
《漢語大詞典》:公晰
亦作“ 公析 ”。 復(fù)姓。 孔子 弟子有 公晳哀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漢語大詞典》:公夏
復(fù)姓。 孔子 弟子有 公夏首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國語辭典》:公冶長(公冶長)  拼音:gōng yě cháng
人名。字子長,春秋時(shí)齊人,生卒年不詳??鬃拥茏???鬃臃Q其賢,妻以女,傳說能通鳥語。
《國語辭典》:壁中書(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書,有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孝經(jīng)》等,共數(shù)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稱為「壁中書」。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一四。書表。后魏江式論書表》:「北平侯張蒼獻(xiàn)《春秋左氏傳》,書體與孔子壁中書相類,即前代之古文矣。」也稱為「壁經(jīng)」。
《漢語大詞典》:壁中字
漢 代發(fā)現(xiàn)的 孔子 宅壁中藏書上所用的古字。漢書·藝文志:“ 武帝 末, 魯恭王 壞 孔子 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孝經(jīng)凡數(shù)十篇,皆古字也?!边@些書用當(dāng)時(shí)通行于六國的文字寫成。字體既與 漢 代通行的隸書不同,又與小篆有異,人稱蝌蚪古文。《說文》所收“古文”,絕大部分都是這種字。 宋 曾鞏 《孔教授張法曹以曾論薦特示長箋》:“壁中字為時(shí)人考,圯上書從老父?jìng)??!眳⒁姟?壁中書 ”。
《漢語大詞典》:衛(wèi)賜(衛(wèi)賜)
指 孔子 弟子 子貢 ,姓 端木 ,名 賜 。因其為 衛(wèi) 人,故稱。左傳·哀公十一年:“ 衛(wèi)賜 進(jìn)曰:‘ 州仇 奉甲從君?!??!?孔穎達(dá) 疏:“ 子貢 , 衛(wèi) 人,故稱 衛(wèi)賜 ?!?漢 馮衍 《顯志賦》:“卑 衛(wèi)賜 之阜貨兮,高 顏回 之所慕?!迸f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閻濟(jì)美》:“ 謂 曰:‘前足下試《蠟日祈天宗賦》,以 魯丘 對(duì) 衛(wèi)賜 ,則 子貢 也?!?/div>
《漢語大詞典》:四子書(四子書)
論語、《大學(xué)》、《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經(jīng)典。此四書是 孔子 、 曾子 、 子思 、 孟子 的言行錄,故合稱“四子書”。 清 邵懿辰 《儀宋堂后記》:“ 明太祖 既一海內(nèi),與其佐 劉基 ,以‘四子書’章義試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據(jù)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狀,言公年十有一,‘四子書’、‘十三經(jīng)’皆卒讀?!币嗍∽鳌?四子 ”。朱子語類卷一○五:“‘四子’,‘六經(jīng)’之階梯;近思録,‘四子’之階梯?!?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中》:“??埔源煜聛?zhàn)畢之士,試策論;論仍以‘四子’、‘五經(jīng)’命題,特易其體格而已;策則參問古今事。”參見“ 四書 ”。
《國語辭典》:四書(四書)  拼音:sì shū
宋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xué)〉、〈中庸〉二篇,合以《論語》、《孟子》,稱為「四書」,并為之章句集注。也稱為「四子書」。
《國語辭典》:顏?zhàn)訙Y(顏?zhàn)訙Y)  拼音:yán zǐ yuān
人名。孔子弟子。參見「顏回」條。
《國語辭典》:孔佛  拼音:kǒng fó
孔子與釋迦。如:「孔佛學(xué)說影響東方社會(huì)很大?!?/div>
分類:孔子釋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