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0,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隕零
貫矢
孔聃
兩楹夢
商賜
圣林
孔叢子
祭孔
冉顏
丘吾
四配
匡圍
匡宋
尼軻
魯室
《漢語大詞典》:隕零(隕零)
(1).謂草木凋謝零落。 漢 桓寬 鹽鐵論·論葘:“秋始降霜,草木隕零?!?br />(2).死亡的婉稱。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十反序》:“ 高柴 趣門以避難, 季路 求入而隕零?!卑矗?季路 ,指 孔子 弟子 子路 。 子路 死于 衛(wèi) 蕢聵 之亂。參閱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漢語大詞典》:貫矢(貫矢)
據(jù)國語·魯語下載: 孔子 在 陳 ,“有隼集于 陳侯 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 陳惠公 使人以隼如 孔子 之館問之, 孔子 述其來歷,為 武王 克 商 后, 肅慎氏 所貢楛矢石砮。后用為博識之典。 清 朱之瑜 《與源光國啟》之六:“ 之瑜 起舞不辨商羊,貫矢奚知 陳 隼?!?/div>
分類:孔子
《漢語大詞典》:孔聃
孔子 與 老子 的并稱。 老子 名 聃 。 元 陳基 《謝從義參軍自京師還》詩:“脫身黨籍走 吳 楚 ,託跡丘園求 孔 聃 ?!?/div>
分類:孔子老子
《漢語大詞典》:兩楹夢(兩楹夢)
典出禮記·檀弓上。言 孔子 夢見自己坐在兩楹之間而見饋食,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寢疾七日而沒。后因以“兩楹夢”借指 孔子 之死。 宋 陸游 《二子》詩:“兩楹夢后少真儒,毀譽(yù)徒勞豈識渠?!眳⒁姟?兩楹 ”。
《漢語大詞典》:兩楹(兩楹)
(1).房屋正廳當(dāng)中的兩根柱子。兩楹之間是房屋正中所在,為舉行重大儀式和重要活動的地方。禮記·投壺:“已拜受矢,進(jìn)即兩楹間。退反位,揖賔就筵?!?漢 劉向 《九嘆·愍命》:“戚 宋萬 於兩楹兮,廢 周 邵 於遐夷?!?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詩:“ 況 與二三子,列坐分兩楹。”
(2).禮記·檀弓上:“ 殷 人殯於兩楹之間。”后亦以“兩楹”借指停放棺柩、舉行祭奠之所。《公羊傳·定公元年》:“正棺於兩楹之間,然后即位?!?晉 陸機(jī) 《挽歌》之一:“舍爵兩楹位,啟殯進(jìn)靈轜?!?宋 黃庭堅(jiān) 《司馬文正公挽詞》之一:“日者傾三接,天乎奠兩楹?!?br />(3).禮記·檀弓上:“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币蛞浴皟砷骸?。表示人之將終。北史·薛辯傳:“ 裕 曰:‘近夢,恐有兩楹之憂?!?br />(4).指預(yù)兆人即將亡故的夢。 宋 范仲淹 《祭呂相公文》:“兩楹告兆,萬乘興哀?!?/div>
《漢語大詞典》:商賜(商賜)
指 孔子 弟子 子夏 ( 卜商 )與 子貢 ( 端木賜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 子夏 監(jiān)絢素之章, 子貢 悟琢磨之句,故 商 賜 二子,可與言詩?!?/div>
《漢語大詞典》:圣林(聖林)
即 孔林 。指 孔子 及其后裔的陵園。 金 孔元措 《祖庭廣記·林中古跡》:“ 真宗 幸圣林,以林木擁道,降輿乘馬,至先圣墳釋奠,再拜?!眳⒁姟?孔林 ”。
《國語辭典》:孔林  拼音:kǒng lín
孔子的墓地。在山東省曲阜縣北二里,墳中樹有百數(shù),傳為孔子弟子各自其鄉(xiāng)攜樹來植,故皆異種,林廣十馀里。
《國語辭典》:孔叢子(孔叢子)  拼音:kǒng cóng zǐ
書名。舊傳孔子八世孫鮒撰,蓋后人依托之書,三卷。記孔子以下子上、子高、子順等人的言行,凡二十篇。
《國語辭典》:祭孔  拼音:jì kǒng
祭祀孔子的典禮,于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時,在孔廟舉行。
分類:祭祀孔子
《漢語大詞典》:冉顏(冉顔)
春秋 時 冉耕 和 顏回 的合稱。二人皆 孔子 弟子,以德行著稱。 唐 賈島 《送獨(dú)孤馬二秀才居明月山讀書》詩:“濯志俱高潔,儒科慕 冉 顏 ?!?清 方文 《宛陵哭梅朗三兼示令弟季升》詩之四:“身后名猶忌,碑中字不除。 冉 顏 寧有此, 蹻 跖 復(fù)何如?”
分類:顏回孔子
《漢語大詞典》:丘吾
即 丘吾子 , 春秋 時人。相傳 孔子 適 齊 ,中途聞人哭甚哀。問之,曰: 丘吾子 也,少好學(xué)問,周遍天下,歸而親亡。夫樹欲靜而風(fēng)不停,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請從此辭,遂投水而死。 孔子 令弟子引以為戒。于是弟子辭歸而養(yǎng)親者十有三人。見《孔子家語·致思》。后以 丘吾 為孝子的代稱。南史·孝義傳下·韓懷明:“ 虬 嘗一月廢講,獨(dú)居涕泣。 懷明 竊問 虬 家人,答云是外祖亡日。時 虬 母亦已亡矣, 懷明 聞之,即日罷學(xué),還家就養(yǎng)。 虬 嘆曰:‘ 韓生 無 丘吾 之恨矣?!?/div>
《漢語大詞典》:四配
(1).指 顏淵 、 子思 、 曾參 、 孟軻 。舊時以此四人配祀 孔子 廟。 顏淵 、 子思 居?xùn)|, 曾參 、 孟軻 居西,通稱四配。其始配之年: 顏淵 為 三國 魏 齊王 正始 二年(見三國志·魏志·三少帝紀(jì)), 曾參 為 唐睿宗 太極 元年(見新唐書·禮樂志五), 孟軻 為 宋神宗 元豐 七年(見宋史·神宗紀(jì)三), 子思 為 宋度宗 咸淳 三年(見宋史·度宗紀(jì))。
(2). 明 袁宏道 戲稱 孔子 為飲宗,祀為酒圣,以 阮籍 、 陶潛 、 王績 、 邵雍 為配祀。
《漢語大詞典》:匡圍(匡圍)
孔子 周游列國,在 匡 地遭到圍困。后泛指好人被圍困。韓非子·難言:“ 仲尼 善説而 匡 圍之?!?清 周亮工 《王師將返閩圍漸解射烏樓上示諸同事用生字》詩:“ 匡 圍解后死,玉貌重先生?!眳⒁姟?匡人 ”。
《漢語大詞典》:匡人
(1). 周 代官名。職掌巡行邦國,宣告法令和糾察邦治之官。《周禮·夏官·匡人》:“匡人掌達(dá)法則,匡邦國而觀其慝,使無敢反側(cè),以聽王命?!?br />(2). 春秋 衛(wèi)國 匡 地的人。 孔子 周游列國,途經(jīng) 匡 地。因 匡 人曾受 魯國 陽貨 的殺擄,而 孔子 的相貌又象 陽貨 ,故遭到 匡 人的圍攻。論語·子罕:“子畏於 匡 ,曰:‘……天之未喪斯文也, 匡 人其如予何?’”晉書·孔群傳:“ 羣 非 孔子 ,厄同 匡 人?!?span id="u0p0qcc" class="book">《紅樓夢》第五六回:“ 湘云 道:‘怎么 匡 人看見 孔子 ,只當(dāng)是 陽貨 呢?’”
《漢語大詞典》:匡宋
指 春秋 時 衛(wèi)國 的 匡 地與 宋國 。 孔子 周游列國曾被圍于 匡 ,被逐于 宋 。后因以指無禮讓的地方。 唐 劉禹錫 《天論中》:“茍道乎 虞芮 ,雖莽蒼猶郛邑然;茍由乎 匡 宋 ,雖郛邑猶莽蒼然。”
《漢語大詞典》:尼軻(尼軻)
孔子 與 孟子 的并稱。 孔子 字 仲尼 , 孟子 名 軻 。 唐 馬總 意林卷三引 崔元始 《正論》:“世主莫不愿得 尼 軻 以輔佐,及得之,未必珍也?!?/div>
《漢語大詞典》:魯室(魯室)
指 孔子 宅室。 唐 李德裕 《雨中訪王侍御》詩:“青編盡以 汲冢 來,科斗皆從 魯 室至。”參見“ 魯壁 ”。
分類:孔子
《漢語大詞典》:魯壁(魯壁)
(1).《〈書〉序》:“至 魯共王 好治宮室,壞 孔子 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書及傳、論語、孝經(jīng),皆科斗文字。”后以“魯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經(jīng)傳的墻壁。 唐玄宗 《晚宴兩相》詩序:“乃命學(xué)者繕落簡,緝遺編,纂 魯 壁之文章,綴 秦 坑之煨燼?!?宋 陸游 《晴窗讀書自勉》詩:“天全 魯 壁藏,不墮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韻》:“ 魯 壁藏書日, 齊 門鼓瑟年?!?br />(2).指蝌蚪文書法。 宋 蘇軾 《文勛篆銘》:“ 安國 用筆,意在隸前, 汲 冢 魯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葉適 《祭朱文昭文》:“獨(dú)釣孤耘,蜑浦蠻村; 汲 墳 魯 壁,暗理冥論?!?清 吳偉業(yè) 《蘆筆》詩:“掃來 魯 壁枯難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