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9,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至道
道義
學術
儒術
蓋天
異端
祖師
一步
儒學
道學
道術
正學
儒家
一說
三天
《國語辭典》:至道  拼音:zhì dào
1.大道,至善至美之道?!抖Y記。學記》:「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埂段倪x。韋曜。博弈論》:「當世之士宜勉思至道,愛功惜力以佐明時?!?br />2.宋朝太宗的年號(西元995~997)。
《國語辭典》:道義(道義)  拼音:dào yì
道德和正義。宋。歐陽修 朋黨論:「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div>
《國語辭典》:學術(學術)  拼音:xué shù
一切學問的總稱。南朝梁。何遜〈贈族人秣陵兄弟〉詩:「小子無學術,丁寧因負薪?!?/div>
《國語辭典》:儒術(儒術)  拼音:rú shù
儒家的學術思想?!盾髯印8粐罚骸腹嗜逍g誠行,則天下大而富、使而功。」
《漢語大詞典》:蓋天(蓋天)
我國古代的一種天體學說。認為天像一個斗笠,地像覆著的盤子。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隨天蓋而運動,其東升西沒是由于近遠所致,不是沒入地下。晉書·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蔡邕 所謂《周髀》者,即蓋天之説也。其本 庖犧氏 立周天歷度,其所傳則 周公 受於 殷高 , 周 人志之,故曰《周髀》。髀,股也;股者,表也。其言天似蓋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div>
《國語辭典》:異端(異端)  拼音:yì duān
1.由本位角度指稱其他不同的學說、流派?!墩撜Z。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弧固?。玄宗〈孝經(jīng)注序〉:「嗟夫!夫子沒而微言絕,異端起而大義乖?!?br />2.和傳統(tǒng)道德思想,尤指和儒家思想相違背的邪說?!都t樓夢》第五八回:「以后斷不可燒紙錢。──這紙錢原是后人的異端,不是孔子的遺訓。」
《國語辭典》:祖師(祖師)  拼音:zǔ shī
一派學術、技藝、宗教或行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稘h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定陶丁姬傳》:「定陶丁姬,哀帝母也,易祖師丁將軍之玄孫?!埂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甘裁醋杂?,什么民權,拿個盧梭當做祖師看待?!挂卜Q為「祖師爺」。
《國語辭典》:一步  拼音:yī bù
1.行走時腳向前跨一次,稱為「一步」。比喻極短暫的距離或時間。《紅樓夢》第六七回:「我什么時候叫你,你什么時候到。遲一步兒,你試試!」《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雖說由上海到漢口走過兩趟,卻是跟著老人家,一步不敢離開?!?br />2.棋局中,移動或擺置棋子。如:「他下棋很謹慎,每走一步都考慮好久?!?br />3.事情的一個階段。《紅樓夢》第七○回:「我們每人每日臨一篇給他,搪塞過這一步兒就完了?!?/div>
《國語辭典》:儒學(儒學)  拼音:rú xué
1.儒家的思想教義。如:「中國向來以儒學為宗?!?br />2.稱舊時府廳州縣的教官為「儒學」?!度辶滞馐贰返谝话嘶兀骸改慵仁巧鷨T,如何黑夜酗酒!帶著送在儒學去!」
《國語辭典》:道學(道學)  拼音:dào xué
1.黃老的學術?!端鍟?。卷三四。經(jīng)籍志三》:「漢時,曹參始薦蓋公能言黃老,文帝宗之,自是相傳,道學眾矣?!?br />2.宋儒所倡的性命義理之學。參見「理學」條。
3.注重禮教而古板迂腐,不知變通者?!段拿餍∈贰返诙兀骸甘澜缟溪氂行┤耍孀由献龅煤艿缹W的了不得,然而暮夜苞苴,在所不免。」
《漢語大詞典》:道術(道術)
(1).道路。莊子·大宗師:“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正誤·道術》:“途之大者謂之道,小者謂之術…… 莊周 以江湖對道術而言,則直指為道路無疑矣?!?br />(2).指學術,學說。莊子·天下:“后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漢 劉歆 《移書讓太常博士》:“陵夷至於暴 秦 ,焚經(jīng)書,殺儒士,設挾書之法,行是古之罪,道術由此遂滅?!?宋 王圭 《除皇伯祖承亮檢校工部尚書制》:“曾無車服珍寶之玩,固有詩書道術之明?!?梁啟超 《新民說》十一:“ 中國 惟 戰(zhàn)國 時代,九流雜興,道術最廣?!?br />(3).治國之術。呂氏春秋·任數(shù):“ 桓公 得 管子 ,事猶大易,又況於得道術乎!” 漢 張衡 《四愁詩》序:“ 屈原 以美人為君子,以珍寶為仁義,以水深雪雰?yōu)樾∪耍家缘佬g相報,貽於時君,而懼讒邪不得以通?!?宋 司馬光 《稷下賦》:“然而諸侯未服,四鄰交侵,士有行役之怨,民有愁痛之音,意者臣等道術之淺薄,未足以稱王之用心故也?!?br />(4).道德學問;文章道德。墨子·非命下:“今賢良之人,尊賢而好功道術,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賞,下得其萬民之譽。”《韓詩外傳》卷二:“夫治氣養(yǎng)心之術,血氣剛強則務之以調(diào)和,智慧潛深則一之以易諒,勇毅強果則輔之以道術,齊給便捷則安之以靜退?!?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上》:“逐去邪人,不使見邪行者,皆選天下端士,孝弟博聞有道術者以衛(wèi)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br />(5).道教的法術;方術。后漢書·張楷傳:“﹝ 張楷 ﹞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 晉 葛洪 神仙傳·魏伯陽:“ 魏伯陽 者, 吳 人也。本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后與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麴生》:“ 葉法善 有道術,居 玄真觀 。” 明 馮夢龍 《邯鄲夢·酒館求度》:“據(jù)著道術呪符,便雞犬也都堪度?!?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蓋 仲仙 亦嘗述 附云 之名于 可覲 ,并稱其有道術。 附云 謂 仲仙 嘗得真人寶印,故能如是?!?/div>
《漢語大詞典》:正學(正學)
謂合乎正道的學說。 西漢 武帝 時,排斥百家,獨尊儒術,始以儒學為正學。史記·儒林列傳:“ 公孫子 ,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宋 李之彥 《東谷所見·異端》:“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學,排斥異端?!?明 宋濂 《凝道記下》:“ 秦 漢 以來,正學失傳?!?宋 初 孫復 、 胡瑗 、 石介 以尊 孔子 ,崇《大學》《中庸》,排佛、道為正學。 清 黃宗羲 宋元學案·泰山學案:“ 宋 興八十年, 安定 胡先生 、 泰山 孫先生 、 徂徠 石先生 ,始以師道明正學,繼而 濂 洛 興矣?!?/div>
《國語辭典》:儒家  拼音:rú jiā
1.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孔子為宗師,主張禮治,強調(diào)倫常關系。后亦指崇尚孔孟之說或性理之學的學者。《漢書。卷三○。藝文志》:「儒家者流……游于六經(jīng)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今之學者,師商、韓而上法術,競以儒家為迂闊,不周世用,此最風俗之流弊,創(chuàng)業(yè)者之所致慎也。」
2.讀書人家。唐。元稹 高允恭授侍御史知雜事制:「允恭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在監(jiān)察御史時,分務東臺,無所顧慮?!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二:「福善禍淫,天自有常理。爾是儒家,乃昧自取之理,為無益之求?!?/div>
《國語辭典》:一說(一說)  拼音:yī shuō
1.一次談話?!段倪x。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五》:「片言而求三輔,一說而定五州?!埂段倪x。曹植。與楊德祖書》:「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也作「一說兒」。
2.一種說法。如:「有此一說?!?/div>
《漢語大詞典》:三天
(1).我國古代關于天體的學說,有渾天、宣夜、蓋天三家,稱為“三天”。宋書·律歷志序:“《天文》雖為該舉,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紛然莫辨?!痹敗?宣夜 ”。
(2).道教稱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為三天。漢武帝內(nèi)傳:“是三天上元之官,統(tǒng)領十萬。”海內(nèi)十洲記·方丈洲:“ 方丈洲 在 東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br />(3).佛教稱欲界、色界、無色界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詩:“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王琦 注:“三天,謂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也?!?明 何景明 《詠天寧寺塔》詩:“鏡現(xiàn)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記》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見夜間那火,光騰萬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見了?!?br />(5).指 清 代皇子及諸王公讀書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世稱上齋曰三天,蓋由從前列圣每歲駐蹕 澄清園 ,諸王公即讀書園廬,其地為殿三層,皆有 世宗 皇帝御書匾額,前曰‘前垂天貺’,謂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謂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謂之后天,統(tǒng)謂之三天。”
《漢語大詞典》:宣夜
(1).我國古代三種宇宙學說之一。主張?zhí)鞜o一定形狀,也非物質(zhì)造成,其高遠無止境,日月星辰飄浮空中,動和靜都依靠“氣”。見晉書·天文志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唐 孔穎達 疏:“ 蔡邕 《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宣夜絶無師説…… 虞喜 云: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數(shù),其術兼之,故曰宣夜?!?唐 楊炯 《渾天賦》:“客有為宣夜之學,喟然而言曰:旁望萬里之橫山,而皆青翠;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皆黝黑?!?清 袁枚 隨園隨筆·測天三家以外諸說:“測天者,宣夜、渾天、昕天三家,人皆知之?!?br />(2).借稱測天之學。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己:“ 楊盈川 , 顯慶 五年待制宏文館,時年方十一, 上元 三年制舉,始補校書郎,尤最深於宣夜之學?!?br />(3).指司天之官夜間宣報時辰星象等。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挈壺宣夜,辯氣朔於靈臺;書笏珥彤,紀言事於仙室。”挈壺氏,指司天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