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居守
(1).留置守護(hù)。左傳·成公十六年:“ 韓厥 將下軍, 郤至 佐新軍, 荀罃 居守?!?明 李東陽 《重修季子廟記》:“刑部尚書 白公 昂 嘗讀書其間,慨其敝陋,謂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br />(2).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時(shí),重臣鎮(zhèn)守京都或行部。 漢 荀悅 《漢紀(jì)·景帝紀(jì)》:“ 晁錯(cuò) 議,欲令上自將兵,身留居守?!?span id="c0jfybe" class="book">《新唐書·輔公祏傳》:“六年, 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fù)令 雄誕 握兵副之。”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顧鼎臣 ﹞奉勅居守,尋歿於位?!?清 唐甄 潛書·誨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取決,如 伊尹 、 周公 之?dāng)z,此 慎 之所不如也。”
(3).官名。留守的別稱。 唐 韓愈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自居守 河南 尹以及百事之執(zhí)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諮而處焉?”按,此“居守”謂 東都 留守 鄭馀慶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公直:“既發(fā)囊,唯有人左臂,若新支解焉。羣吏乃反接,送于居守。”
(4).猶守成。 明 李東陽 《張秋》詩:“創(chuàng)業(yè)固不易,居守乃其常?!?/div>
《漢語大詞典》:持守
(1).守成。 宋 董弅 《閑燕常談》:“圣意匪獨(dú)俛同韋布之士,留神經(jīng)術(shù),仰見競競圖治,不安持守之深意,天下幸甚?!?span id="udpslmo" class="book">《元典章·詔令一·武宗登寶位詔》:“於戲!丕承丕顯,敢忘持守之心;于藩于宣,勉效忠勤之力?!?br />(2).操守。 清 魏源 《楊子慈湖贊》:“ 龍谿 持守不如 敬仲 真, 希元 、 悟修 皆非 敬仲 之匹?!?br />(3).指堅(jiān)持操守。 許地山 《命命鳥》:“若是父親許我入 圣約翰海斯苦爾 ,我準(zhǔn)保能持守得住,不會受他們底誘惑。”
《國語辭典》:持盈  拼音:chí yíng
保守已成的功業(yè)?!秶Z。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jié)事?!埂逗鬂h書。卷六○下。蔡邕傳》:「心恬澹于守高,意無為于持盈?!?/div>
分類:保守守成
《漢語大詞典》:守文
(1).本謂遵循 文王 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公羊傳·文公九年》:“繼 文王 之體,守 文王 之法度。”史記·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dú)內(nèi)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也?!?司馬貞 索隱:“守文猶守法也,謂非受命創(chuàng)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為之主耳?!?晉 陸機(jī) 《辯亡論》上:“虔修遺憲,政無大闕,守文之良主也?!?span id="da0kd5i" class="book">《新唐書·姚崇宋璟傳贊》:“故 唐 史臣稱 崇 善應(yīng)變以成天下之務(wù), 璟 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歸于始,此所以佐 唐 使中興也?!?宋 王安石 《委任》:“當(dāng)是時(shí),守文之盛者,二君( 漢文帝 、 漢武帝 )而已?!?清 姚鼐 《雄縣詠周世宗》詩:“王朝庶見真英武,再世何難嗣守文?!?br />(2).墨守舊說;恪守成規(guī)。后漢書·張純曹褒等傳論:“ 漢 興,諸儒頗修蓺文;及 東京 ,學(xué)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滯固所稟,異端紛壇,互相詭激,遂令經(jīng)有數(shù)家,家有數(shù)説,章句多者或乃百餘萬言,學(xué)徒勞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迄至 正始 ,務(wù)欲守文, 何晏 之徒,始盛玄論?!?章炳麟 《訄書·學(xué)變》:“蓋 吳 士未遭禪讓,無所忿恚,故多守文。及其惑于仙道,根諸天性,亦視憤世長往者為甚也。”
《漢語大詞典》:善守
(1).善于防守。孫子·虛實(shí):“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吳梅 《題天香石硯室棋譜》詩:“頗聞棋訣在善守,心細(xì)如髮才如斗?!?br />(2).善于守職;善于守成。國語·魯語上:“ 孟孫 善守矣,其可以蓋 穆伯 而守其后於 魯 乎!”史記·樂書:“ 成王 作頌,推己懲艾,悲彼家難,可不謂戰(zhàn)戰(zhàn)恐懼,善守善終哉?”
《漢語大詞典》:平國(平國)
(1).承平守成之國。周禮·秋官·大司寇:“刑平國,用中典?!?鄭玄 注:“平國,承平守成之國也?!?孫詒讓 正義:“注云平國,承平守成之國也者,謂立國日久,承平無事者也?!?唐 王維 《魏郡太守河北采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副至仁之納隍,用輕典於平國?!?br />(2).治國。《公羊傳·隱公元年》:“公將平國,而反之 桓 ?!?何休 注:“平,治也?!?/div>
《國語辭典》:拘拘儒儒  拼音:jū jū rú rú
拘守成法,不知因勢制宜。元。楊?yuàn)J〈東游記〉:「與其終身拘拘儒儒于二百里之內(nèi)者,不亦異乎?」
《國語辭典》: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拼音:qín shì yáo qián shù,jiǎn shì jù bǎo pén
(諺語)勤能生財(cái),儉能守成。比喻必須勤、儉并重,開源與節(jié)流同時(shí)并進(jìn),方能致富。如:「俗語說得好:『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荒憬裉祀m然努力掙錢,明天卻又大把揮霍,到頭來終是兩手空空。要有勤有儉,才能積聚財(cái)富?!?/div>
《國語辭典》:守備率(守備率)  拼音:shǒu bèi lǜ
球類運(yùn)動用語。棒、壘球運(yùn)動中計(jì)算防守球員刺殺、助殺、失誤等防守成績的百分比。
《漢語大詞典》:泥古拘方
拘守成規(guī)、舊說而不知變通。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恐以一定之陳言,誤泥古拘方之作者?!?/div>
《國語辭典》:守株伺兔  拼音:shǒu zhū sì tù
比喻拘泥守成,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參見「守株待兔」條。《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傳》:「世易俗異,事埶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