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太平  拼音:tài píng
1.極盛之世。《史記。卷二。夏本紀(jì)》:「天下于是太平治。」《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挂沧鳌柑┢健埂?br />2.安寧、平安無事?!毒劳ㄑ浴>砣?。王嬌鸞百年長恨》:「店主人見張客無事,偶話及此房內(nèi)曾有婦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卻太平了。」也作「泰平」。
3.南北朝梁敬帝的年號(西元556~557)。
《國語辭典》:不安  拼音:bù ān
1.心里過意不去?!度辶滞馐贰返诰呕兀骸杆墓拥溃骸何覀冃值軅兌疾辉诩遥猩鹾锰幍侥憷先思??卻說這樣的話,越說得我們心里不安。』」
2.不高興、不愉快?!度龂萘x》第四六回:「瑜曰:『諸將怨否?』肅曰:『多有心中不安者?!弧?br />3.不舒服、不舒適?!段倪x。枚乘。七發(fā)》:「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閒乎?」《西游記》第九回:「張氏身體忽然染病,與光蕊道:『我身上不安,且在店中調(diào)養(yǎng)兩日再去?!弧?br />4.不甘心于某種景況。如:「阿毛從來就不安于她那低微的地位,不認(rèn)為自己的命運(yùn)生來不如人?!?/div>
《國語辭典》:安樂(安樂)  拼音:ān lè
1.安寧喜樂?!段倪x。丘遲。與陳伯之書》:「當(dāng)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在家里慣了,是做時便倒安樂。不做時,便要困倦?!?br />2.唐代李軌的年號(西元617~619)。
《國語辭典》:安人  拼音:ān rén
1.安民、安撫民眾?!墩撜Z。憲問》:「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辉唬骸喝缢苟押??』曰:『脩己以安人?!弧固?。李訥〈授盧宏正韋讓等徐滑節(jié)度使制〉:「經(jīng)武著安人之略,事君堅(jiān)許國之心?!?br />2.婦人封贈的號,宋代朝奉郎以上封安人,明、清六品封安人?!端问?。卷四三。理宗本紀(jì)三》:「丁亥,贈朝奉郎程克己妻王氏同沒王事,進(jìn)贈安人。」《大宋宣和遺事。利集》:「欽宗詔竄王黼永州,籍其家,得金寶以萬計(jì)。其妾侍甚多,有封號者:為令人者八,為安人者十?!?br />3.對婦人的尊稱。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老漢既忝在鄰舍,秀才但放心前去,不揀有甚欠缺,或是大員外、老安人有些疾病,老漢自當(dāng)早晚應(yīng)承?!埂都t樓夢》第六三回:「尤老安人點(diǎn)頭道:『我的兒,倒是你們會說話,親戚原是該的?!弧?/div>
《漢語大詞典》:保明
(1).使安寧而尊貴。《詩·周頌·訪落》:“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鄭玄 箋:“美矣,我君考 武王 ,能以此道尊安其身?!?孔穎達(dá) 疏:“言尊安其身,則以保為安,明為尊……謂用此 文王 之道以定天下、居天子之位,是安而且尊也?!?br />(2).謂負(fù)責(zé)向上申明。《三國志·魏志·鮮卑傳》:“我夷狄雖不知禮義,兄弟子孫受天子印綬,牛馬尚知美水草,況我有人心邪!將軍當(dāng)保明我於天子。” 宋 岳飛 《奏襄陽府路差補(bǔ)職官措置事宜狀》:“州縣官如能用心召集流亡,勸課農(nóng)桑,懷柔百姓,寬恤刑禁,從本司保明申奏朝廷,優(yōu)異推恩?!?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二年》:“伏覩制旨,監(jiān)司于所部保明郡守,郡守于所屬保明知縣,縣令治狀顯著,令中書、門下省籍記,取旨甄擢?!?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石林詩話》:“《魏氏春秋》謂 呂巽 誣其弟 安 不孝。 安 引 康 為證。 康 義不負(fù)心,保明其事。”
《國語辭典》:翕然  拼音:xì rán
1.和順的樣子?!妒酚洝>硪蝗?。太史公自序》:「天下翕然,大安殷富?!?br />2.忽然?!读凝S志異。卷一一。竹青》:「兩脅生翼,翕然凌空,經(jīng)兩時許,已達(dá)漢水?!?/div>
《國語辭典》:不寧(不寧)  拼音:bù níng
不安、混亂?!度龂萘x》第六回:「丞相若欲遷都,百姓騷動不寧矣?!埂都t樓夢》第七九回:「睡夢之中猶喚晴雯,或魘魔驚怖,種種不寧。」
《國語辭典》:治安  拼音:zhì ān
1.平治安定?!豆茏?。形勢解》:「生養(yǎng)萬物,地之則也;治安百姓,主之則也?!?br />2.政治清明,國家安定。后亦泛指國家社會秩序的安寧?!妒酚洝>硪弧?。孝文本紀(jì)》:「古者殷周有國,治安皆千馀歲。」
《漢語大詞典》:永寧(永寧)
永久安寧。逸周書·五權(quán)解:“嗚呼,敬之哉!汝慎和稱,五權(quán)維中,是以以長小子於位,實(shí)維永寧。”史記·封禪書:“ 祖己 曰:‘修德?!?武丁 從之,位以永寧。”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乃堙洪塞源,決江疏河,灑沉澹災(zāi),東歸之於海,而天下永寧?!?/div>
《國語辭典》:騷動(騷動)  拼音:sāo dòng
擾亂不安?!秾O子。用閒》:「日費(fèi)千金,內(nèi)外騷動。」《三國演義》第六回:「丞相若欲遷都,百姓騷動不寧矣。」
《漢語大詞典》:居安
處于安寧的環(huán)境。 唐 韓愈 《上巳日燕太學(xué)聽彈琴詩序》:“天子念致理之艱難,樂居安之閑暇,肇置三令節(jié)?!?span id="i1uroo1" class="book">《元史·列女傳序》:“則其居安而有淑順之稱,臨變而有貞特之操者,夫豈偶然哉?!眳⒁姟?居安思危 ”。
《國語辭典》:居安思危  拼音:jū ān sī wéi
處于安樂之境,要想到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困難。《左傳。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埂睹魇?。卷一九二。鄭本公傳》:「陛下居安思危,當(dāng)遠(yuǎn)群小,節(jié)燕游,以防一朝之患?!挂沧鳌妇影矐]危」、「處安思危」。
《漢語大詞典》:寧親(寧親)
(1).使父母安寧。 漢 揚(yáng)雄 《法言·孝至序》:“孝莫大於寧親,寧親莫大於寧神?!?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帝元后哀策文》:“欽若皇姑,允迪前徽。孝達(dá)寧親,敬行宗祀。” 宋 陸游 《謝赦表》:“一日三朝,雖極寧親之大養(yǎng);四方萬里,尚憂庶獄之無辜。”
(2).省親。 唐 李白 《送王孝廉覲省》詩:“寧親候海色,欲動孝廉船?!?宋 張孝祥 《多麗》詞:“去國雖遙,寧親漸近,數(shù)峰青處是吾州?!?/div>
《漢語大詞典》:舒長(舒長)
(1).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治國之日舒以長,故其民閒暇而力有餘?!焙笠蛞越柚赴矊?,太平。 宋 蘇轍 《謝入伏早出狀》之二:“膺化國之舒長,念暑雨之咨怨?!?宋 陸游 《戊申嚴(yán)州勸農(nóng)文》:“服勞南畝,各終藨蓘之功;無犯有司,共樂舒長之日?!?br />(2).久長。《林則徐日記·道光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早晨濃霧,旋即放晴,陽景舒長,天氣亦熱。”
《國語辭典》:太康  拼音:tài kāng
1.太平安康。唐。李白 流夜郎聞酺不預(yù)詩:「北闕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竄遐荒?!?br />2.人名。夏朝第三位君主。啟之子,因荒游無度,為有窮國君后羿所逐,遂失其國。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敗德,五子咸怨。」
3.晉朝武帝之年號(西元280~289)。
《漢語大詞典》:大平
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詩·周頌·維天之命序:“維天之命,大平告 文王 也?!?span id="ec11aku" class="book">《莊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大平,治之至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