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靡遑
亦作“ 靡皇 ”。
(1).不忙,來得及。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伏愿以一垓之土地,建為萬乘之邦家,于時再讓靡遑,羣情又迫,事不得已,順而行之?!?br />(2).無暇,來不及。 宋 岳飛 《奏辭檢校少保第二札子》:“伏蒙圣恩曲降詔諭,未賜俞允,臣義有未盡,跼蹐靡皇,輒敢再羾丹誠,仰干淵聽?!?br />(3).謂不安寧。 宋 岳飛 《奏辭建節(jié)第二札子》:“雖竭疲駑,殊無補報,空糜饘餼,朝夕靡遑?!?/div>
《漢語大詞典》:清晏
亦作“ 清宴 ”。
(1).清平安寧。三國志·魏志·鍾會傳:“拓平 西夏 ,方隅清晏?!?唐 吳兢 貞觀政要·政體:“今陛下富有四海,內(nèi)外清宴。” 清 吳偉業(yè) 《贈文園公》詩:“君臣朋友盡和平,四海熙然致清晏?!?br />(2).清凈明朗。陳書·高祖紀下:“先是氛霧,晝夜晦冥,至于是日,景氣清晏。” 元 范梈 《四月八日訪閩粵王無諸古城》詩:“維夏氣清宴,原藪樹蘢蔥。”
(3).清閑。《漢書·諸葛豐傳》:“臣竊不勝憤懣,愿賜清宴,唯陛下裁幸?!?唐 元稹 《苦雨》詩:“夜來稍清晏,放體階前呼?!?清 姚鼐 《寶扇樓后記》:“依天日之輝光,侍清宴之閒暇?!?br />(4).清雅的宴集。《初學記》卷十四引 晉 成公綏 《延賓賦》:“延賓命客,集我友生,高談清宴,講道研精。” 唐 孟郊 《嚴河南》:“何必紅燭嬌,始言清晏闌?!?/div>
《漢語大詞典》:康哉
《書·益稷》:“﹝ 皋陶 ﹞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备柙~稱頌君明臣良,諸事安寧。后遂以“康哉”為歌頌太平之詞。 晉 潘尼 《贈侍御史王元貺》詩:“協(xié)心毗圣世,畢力讚康哉?!?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赦表》:“康哉可期,天下幸甚?!?/div>
《漢語大詞典》:危時(危時)
不安寧的時世。 唐 韓偓 《贈易卜崔江處士》詩:“白首窮經(jīng)通祕義,青山養(yǎng)老度危時?!?/div>
《漢語大詞典》:大寧(大寧)
(1).天下安定。漢書·揚雄傳上:“瞰 帝唐 之嵩高兮,眽隆 周 之大寧?!?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敷皇極以創(chuàng)業(yè),協(xié)神道而大寧。”宋書·樂志四:“ 晉 世寧,四海平,普天安樂永大寧?!?br />(2).無為而極安寧的境界。莊子·列御寇:“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王先謙 集解:“大寧,無為泰定之宇。”
《漢語大詞典》:榮懷(榮懷)
謂國家繁榮則萬民歸附。語本書·秦誓:“邦之杌隉,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一人之慶?!?孔 傳:“國之光榮,為民所歸,亦庶幾其所任用賢之善也?!币喾褐笍娛矊?。 宋 王安石 《賀冀國大長公主出降表》:“親值榮懷之日,用忘呼舞之勞?!?清 錢謙益 《奉賀宮傅晉江黃公奉詔存問序》:“而國家之所以榮懷杌隉,安危而治亂者,在人主之能悔與不能而已?!?/div>
《國語辭典》:安息  拼音:ān xí
1.安處閒逸?!对娊?jīng)。小雅。小明》:「嗟爾君子,無恒安息。」
2.安歇、休息?!度龂萘x》第五三回:「今日全勝,吳兵遠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老殘游記》第六回:「旱路勞頓,天時不早了,安息罷!」
3.表示死亡或悼念死者的宛轉用語。如:「他已經(jīng)安息了!」、「我會繼承您的遺志,您放心安息吧!」
4.國名。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到安息,后遂有往來。與中國交通頗早,佛教興盛,有高僧安清等多人入中國傳教。見《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也稱為「帕提亞」。
《漢語大詞典》:常安
長久安定;經(jīng)常安寧。荀子·榮辱:“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漢 賈誼 新書·胎教:“故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唐 白居易 《詠懷》:“知分心自足,委順身常安?!?/div>
《漢語大詞典》:保寧(保寧)
(1).保有并使之安定。逸周書·嘗麥:“保寧爾國,克戒爾服?!?br />(2).謂輔佐護衛(wèi)使安寧鞏固。 唐 蘇颋 《授薛稷中書侍郎制》:“翼戴朕躬,保寧王室,厥功茂矣?!?/div>
《漢語大詞典》:輯寧(輯寧,輯甯)
亦作“ 輯寧 ”。
(1).安撫,安定。書·湯誥:“俾予一人,輯寧爾邦家?!?唐 白居易 《除薛平鄭滑節(jié)度制》:“爾宜式遏四封,輯寧百眾。”明史·宦官傳一·張永:“於是 英國公 張懋 ,兵部尚書 王敞 等,奏 永 輯寧中外,兩建奇勛?!?br />(2).和平安寧。晉書·隱逸傳·索襲:“今四表輯寧,將行鄉(xiāng)射之禮?!?唐 李德裕 《賜回鶻可汗書》:“冀令彼國從此輯寧,豈不謂去危就安轉禍為福?” 明 張居正 《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民心固結,邦本輯寧?!?清 陳夢雷 《李葆甫傳》:“國朝定鼎, 閩 以海濱輯寧,未幾而 永春 、 德化 諸縣,篁谷深險,萑苻嘯聚,掠居人以要重賂,有司莫之禁也?!?/div>
《國語辭典》:不靖  拼音:bù jìng
不安定、不平靜?!稘h書。卷八四。翟方進傳》:「有大難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靖?!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0898' target='_blank'>陸贄 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若不靖于本,而務救于末,則救之所為,乃禍之所起也?!?/div>
《漢語大詞典》:寧歲(寧歲)
安寧的歲月。國語·晉語四:“自子之行, 晉 無寧歲,民無成君。” 唐 杜甫 《喜雨》詩:“何由見寧歲,解我憂思結?!?清 劉大櫆 《送張閑中序》:“而 漢 時 河 決 酸棗 、 瓠子 、 館陶 ,泛溢 淮 、 泗 、 兗 、 豫 、 梁 、 楚 諸郡,歷 魏 、 晉 、 唐 、 宋 、 元 、 明 ,數(shù)千百載,迄無寧歲?!?/div>
分類:安寧歲月
《漢語大詞典》:保綏(保綏)
(1).安適,安寧。 漢 張衡 《南都賦》:“於其宮室則有園廬舊宅,隆崇崔嵬,御房穆以華麗,連閣煥其相徽,圣皇之所逍遙,靈祇之所保綏?!?br />(2).使得到保全,獲得安定。《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賴 武王 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qū)夏,以保綏我宗廟?!?/div>
《漢語大詞典》:安安
(1).溫和貌。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隋 虞世基 《講武賦》:“敷九疇而咸敘,奄四海而有截。既搜揚於帝難,又文思之安安?!?br />(2).徐緩貌。《詩·大雅·皇矣》:“執(zhí)訊連連,攸馘安安?!?鄭玄 箋:“及獻所馘,皆徐徐以禮為之,不尚促速。”
(3).謂安于環(huán)境或習慣。《禮記·曲禮上》:“安安而能遷?!?孫希旦 集解:“安安,謂心安於所安,凡身之所習,事之所便者,皆是也。”《隋書·高祖紀上》:“區(qū)宇寧一,陰陽順序,安安以遷,勿懷胥怨?!?唐 韓愈 《與衛(wèi)中行書》:“足下喜吾復脫禍亂,不當安安而居,遲遲而來?!?br />(4).平正;安穩(wěn)。 宋 范仲淹 《祭謝賓客文》:“大儒之文兮,醇醇而弗醨;君子之器兮,安安而弗欹?!?清 唐甄 潛書·格君:“深淵冥冥,喬岳安安,靜之體也?!?br />(5).平靜,安寧。云笈七籤卷四二:“九真安安,七神寧寧?!?/div>
《漢語大詞典》:阜安
富足安寧。周禮·地官·大司徒:“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 唐 白居易 《奉敕試邊鎮(zhèn)節(jié)度使加仆射制》:“禁暴而三軍輯睦,除害而百姓阜安。”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節(jié)儉省用,與民休息,行之數(shù)年,百姓阜安?!?/div>
分類:富足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