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4,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保乂
寧一
保綏
泰寧
平天下
安昌
鎮(zhèn)國
克定
內(nèi)憂
太寧
安帖
寧人
昌平
干方
安固
《漢語大詞典》:保乂
(1).亦作“ 保艾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書·君奭:“率惟茲有陳,保乂 有殷 ?!?孔 傳:“以安治 有殷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對揚(yáng)天命,保乂王家。”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記》:“近之如圣上之所傳,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竊有望焉?!?br />(2).養(yǎng)育安定。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孫?!?/div>
《漢語大詞典》:寧一(寧一)
亦作“ 寧壹 ”。 安定統(tǒng)一。史記·曹相國世家:“ 蕭何 為法,顜若畫一; 曹參 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浄,民以寧一?!?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沈文秀傳》:“今天下已定,四方寧壹,卿獨(dú)守窮城,何所歸奉?” 唐 白居易 《論刑法之弊策》:“臣伏以今之刑法, 太宗 之刑法也;今之天下, 太宗 之天下也。何乃用於昔,而俗以寧壹,行於今,而人未休和?” 陳毅 《過太行山書懷》詩:“沛然誰能御?四海望寧一?!?/div>
《漢語大詞典》:保綏(保綏)
(1).安適,安寧。 漢 張衡 《南都賦》:“於其宮室則有園廬舊宅,隆崇崔嵬,御房穆以華麗,連閣煥其相徽,圣皇之所逍遙,靈祇之所保綏?!?br />(2).使得到保全,獲得安定。《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賴 武王 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qū)夏,以保綏我宗廟?!?/div>
《漢語大詞典》:泰寧(泰寧)
(1).地的別稱。鹖冠子·度萬:“唯圣人能正其音,調(diào)其聲,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泰寧。” 陸佃 解:“泰寧,地也?!?br />(2).太平,安定。 漢 馬融 忠經(jīng)·兆人:“天地泰寧,君之德也。”
《國語辭典》:平天下  拼音:píng tiān xià
平,安定。平天下指使天下安定?!抖Y記。大學(xué)》:「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平天下。」
《漢語大詞典》:安昌
(1).安定昌盛。 漢 焦贛 《易林·大有之蠱》:“與福上天,天下安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無常安之家,無常治之民,得賢則安昌,失賢則危亡,自古迄今,未有不然者也?!?br />(2).指 漢 安昌侯 張禹 。漢書·張禹傳:“ 河平 四年代 王商 為丞相,封 安昌侯 …… 禹 性習(xí)音聲,內(nèi)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絲竹筦弦?!?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樹塞反坫,三歸玉食, 穰侯 之富, 安昌 之泰,則有僭上洿濁之累?!?宋 劉克莊 《沁園春》詞:“富有圖書,貧無釵澤,不似 安昌 列后堂?!?/div>
分類:安定昌盛
《漢語大詞典》:鎮(zhèn)國(鎮(zhèn)國)
使國家安定。《亢倉子·賢道》:“賢可以鎮(zhèn)國,材亦可以理國?!?/div>
分類:國家安定
《國語辭典》:克定  拼音:kè dìng
1.安定、平定?!对娊?jīng)。周頌?;浮罚骸赣谝运姆?,克定厥家?!埂逗鬂h書。卷七。孝桓帝紀(jì)》:「既建明哲,克定統(tǒng)業(yè)?!?br />2.注定?!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五三出》:「天生緣分克定,好一對夫妻?!?/div>
《國語辭典》:內(nèi)憂(內(nèi)憂)  拼音:nèi yōu
1.內(nèi)部的憂患。多指國家內(nèi)部不安定。《國語。晉語六》:「且唯圣人能無外患,又無內(nèi)憂。」《史記。卷五。秦本紀(jì)》:「國家內(nèi)憂,未遑外事?!挂沧鳌竷?nèi)患」。
2.母喪。唐。張說〈故洛陽尉贈(zèng)朝散大夫馬府君碑〉:「入太學(xué),舉明經(jīng),補(bǔ)巴西尉,內(nèi)憂去職。」也作「內(nèi)艱」。
《國語辭典》:太寧(太寧)  拼音:tài níng
1.天下太平。唐。白居易《策林一。二策項(xiàng)》:「養(yǎng)老敬長之教洽,則皇化可升于太寧?!?br />2.極寧靜的境界。唐。吳筠《高士詠。廣成子》:「三光入無窮,寂默返太寧?!?br />3.晉朝明帝的年號(hào)(西元323~325)。
4.北齊武成帝的年號(hào)(西元561~562)。
《國語辭典》:安帖  拼音:ān tiē
安定帖服。《魏書。卷五五。游明根傳》:「且新附之民,服化猶近,特須安帖,不宜勞之?!埂读凝S志異。卷一○。胭脂》:「判牒既下,意始安帖?!?/div>
《漢語大詞典》:寧人(寧人)
安定民眾。書·大誥:“予曷其不于前寧人圖功攸終。” 孔 傳:“我何其不於前 文王 安人之道謀立其功所終乎!”《后漢書·左雄傳》:“臣聞柔遠(yuǎn)和邇,莫大寧人,寧人之務(wù),莫重用賢?!?/div>
《國語辭典》:昌平  拼音:chāng píng
1.國運(yùn)昌隆,社會(huì)安定。如:「昌平盛世,家家富足安康?!?br />2.縣名。參見「昌平縣」條。
《漢語大詞典》:干方(幹方)
語出詩·大雅·韓奕:“榦不庭方,以佐戎辟?!睒o,同“ 干 ”,安。后以“干方”謂安定和治理國家。晉書·王渾傳:“今陛下出 攸 之國,假以都督虛號(hào),而無典戎干方之實(shí),去離天朝,不預(yù)王政?!?/div>
《國語辭典》:安固  拼音:ān gù
安定鞏固?!逗鬂h書。卷六五。皇甫規(guī)傳》:「夫德不稱祿,猶鑿墉之趾,以益其高。豈量力審功安固之道哉?」《文選。曹囧。六代論》:「非所以保守社稷,安固國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