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4,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亂危
集聚
玄靜
安謐
安良
斂神
安服
富安
寧肅
清定
厎綏
乂康
實落
綏養(yǎng)
泰治
《漢語大詞典》:亂危(亂危)
動亂;不安定。 漢 焦贛 《易林·無妄之晉》:“亂危之國,不可涉域?!?/div>
《國語辭典》:集聚  拼音:jí jù
聚合、集結(jié)。《左傳。昭公十七年》唐??追f達。正義:「治民尚其集聚,惡其流散?!?/div>
《漢語大詞典》:玄靜
(1).亦作“ 玄靖 ”。謂清靜無為的思想境界。 漢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赫赫圣皇,仍獲其聘,委策辟國,守此玄靜。”《后漢書·左雄傳》:“至於 文景 ,天下康乂。誠由玄靖寬柔,克慎官人故也?!?span id="bzvmkae" class="book">《晉書·裴秀傳》:“玄靜守真,性入道奧?!?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
(2).猶安定,平靜。晉書·夏侯湛傳:“海內(nèi)無虞,萬國玄靜?!?/div>
《國語辭典》:安謐(安謐)  拼音:ān mì
平靖無事?!逗鬂h書。卷七。孝桓帝紀(jì)》:「而四方盜竊,頗有未靜,故假延臨政,以須安謐。」
《國語辭典》:安良  拼音:ān liáng
安定良民。《鏡花緣》第六○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分類:安定良民
《漢語大詞典》:斂神(斂神)
凝神,使心神安定。紅樓夢第一一八回:“ 寶玉 聽到這里,又覺塵心一動,連忙斂神定息?!?/div>
《漢語大詞典》:安服
(1).習(xí)慣而自然地實行。《漢書·谷永傳》:“起居有常,循禮而動,躬親政事,致行無倦,安服若性?!?顏師古 注:“安心而服行之,如天性自然也?!?br />(2).安定順服。 晉 荀勗 《為晉文王與孫皓書》:“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后上下安服,群生獲所。” 鄧慕韓 《丁未黃岡舉義記》:“在舊都司署成立軍政府,布告安民,市廛不驚,四民安服。”
《漢語大詞典》:富安
富足安定;使富足安定。 漢 賈誼 《論積貯疏》:“今毆民而歸之農(nóng),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zhuǎn)而緣南畮,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div>
分類:富足安定
《漢語大詞典》:寧肅(寧肅)
安定清靜。三國志·魏志·田豫傳:“外 胡 聞其威名,相率來獻,州界寧肅,百姓懷之?!?/div>
分類:安定清靜
《漢語大詞典》:清定
(1).清平安定;使安定。后漢書·張奐傳:“ 奐 遣司馬 尹端 、 董卓 并擊,大破之,斬其酋豪,首虜萬餘人,三州清定?!?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任城威王彰傳》:“ 彰 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span id="eyn2azr" class="book">《北齊書·李渾傳》:“未明,達城下,賊徒驚散,生擒 社客 ,斬首送 洛 。海隅清定?!?br />(2).指對官吏進行清理考核,決定進退升降。晉書·石季龍載記上:“ 魏 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四編第一章第二節(jié):“這些人任官時,政府按照他們的品第,分別除授;已經(jīng)入仕的人,也要三年清定一次。”
《漢語大詞典》:厎綏(厎綏)
得以安定。書·盤庚上:“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紹復(fù)先王之大業(yè),厎綏四方。” 孔穎達 疏:“繼復(fù)先王之大業(yè),致行其道以安四方之人?!?/div>
分類:得以安定
《漢語大詞典》:乂康
安定康樂。 前蜀 杜光庭 《川主令公南斗醮詞》:“黎元咸保於乂康,穀稼必期於豐衍?!?/div>
分類:安定康樂
《國語辭典》:實落(實落)  拼音:shí luò
1.實在、實際?!缎咽篮阊?。卷二二。張淑兒巧智脫楊生》:「這班隨徒的人打扮出路光景,雖然懸弓佩劍,實落是一個也動不得手的?!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谌兀骸赣辛诉@三件實落的工夫,便是那板高接貴的成仙得道之期?!?br />2.結(jié)實。《水滸傳》第三二回:「提起拳頭來,只打?qū)嵚涮?,打了二三十拳?!埂段饔斡洝返谖迦兀骸钙牌?,我的身子實落,不用補虛?!?/div>
《漢語大詞典》:綏養(yǎng)(綏養(yǎng))
安定撫養(yǎng)。周書·蕭詧傳:“世亂可以圖霸功,遂克己勵節(jié),樹恩於百姓,務(wù)修刑政,志存綏養(yǎng)?!?宋 蘇軾 《應(yīng)詔論四事狀》:“實恐非朝廷綏養(yǎng)窮困之意。”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慈童:“﹝司空 王暢 等﹞并汲飲此水,以自綏養(yǎng)?!?/div>
《漢語大詞典》:泰治
太平安定。 宋 朱熹 近思錄卷八:“自古泰治之世,必漸至於衰替,蓋由狃習(xí)安逸因循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