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4,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集安
妥妥
清妥
安淳
歙然
寧平
寧順
寧內(nèi)
乂清
閑泰
和恒
匡定
隆泰
榮泰
保厘
《漢語大詞典》:集安
和睦安定。漢書·司馬相如傳下:“陛下即位,存撫天下,集安中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輯安”。
分類:和睦安定
《漢語大詞典》:妥妥
安定貌。晏子春秋·問上八:“ 魯 之君臣,猶好為義,下之妥妥也,奄然寡聞?!?張純一 校注:“ 臣瓚 曰:妥,安也。下之妥妥,言士民莫不安居樂業(yè)也。”
《漢語大詞典》:清妥
(1).清和適宜。 唐 唐彥謙 《九日游中溪》詩:“何知是節(jié)序,風(fēng)日自清妥?!?br />(2).清楚穩(wěn)當(dāng)。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槐亭集》非不清妥,但無甚出色處?!?br />(3).清靜,安定。 清 袁枚 《續(xù)詩品·齋心》:“我心清妥,語無煙火?!?/div>
《漢語大詞典》:安淳
社會安定,風(fēng)俗淳樸。《西游記》第六八回:“ 成周 子眾,各立乾坤。倚強欺弱,分國稱君。邦君十八,分野邊塵。后成十二,宇宙安淳。因無車馬,卻又相吞?!?/div>
《漢語大詞典》:歙然
(1).聚集貌。荀子·非十二子“斂然圣王之文章具焉” 王先謙 集解引 清 王引之 曰:“古無以斂然二字連文者。斂當(dāng)為歙字之誤也;歙然者,聚集之貌。” 章炳麟 《箴新黨論》:“街談巷議以為辯,訕上謗政以為高,時俗貴之,歙然猶 郭解 、 原涉 見趨于曩時也?!?br />(2).和洽貌;安定貌。漢書·韓延壽傳:“郡中歙然,莫不相敕厲?!?span id="saunf7f" class="book">《漢書·張敞傳》:“由是盜賊解散,傳相捕斬。吏民歙然,國中遂平?!?/div>
《漢語大詞典》:寧平(寧平)
安定太平。后漢書·方術(shù)傳論:“以為力詐可以救淪敝,文律足以致寧平,智盡於猜察,道足以法令,雖濟萬世,其將與夷狄同也。”
《漢語大詞典》:寧順(寧順)
安定歸順。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所斷,旋乾轉(zhuǎn)坤,關(guān)機闔開,雷厲風(fēng)飛,日月清照,天戈所麾,莫不寧順?!?/div>
分類:安定歸順
《漢語大詞典》:寧內(nèi)(寧內(nèi))
安定國內(nèi)。《宋書·武帝紀下》:“實賴將帥竭心,文武盡効,寧內(nèi)拓外,迄用有成?!?/div>
分類:安定定國
《漢語大詞典》:乂清
安定平靖。 三國 魏 鐘會 《檄蜀文》:“今邊境乂清,方內(nèi)無事。”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閑泰(閒泰)
亦作“閑泰”。 悠閑安定。晉書·卞壸傳:“ 阮孚 每謂之曰:‘卿恒無閑泰,常如含瓦石,不亦勞乎?’”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五:“那老人很閑泰地補足分量,笑著說:‘我是怕你拿不動呢。’”
《漢語大詞典》:和恒
和順安定。書·洛誥:“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 蔡沉 集傳:“和者,使不乖也;恒者,使可久也?!币徽f猶和悅。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無射》:“圣人既理定,知風(fēng)俗和恒而由吾教,於是乎作樂以象之?!?/div>
《漢語大詞典》:匡定
扶助奠定;扶助安定。晉書·王戎傳:“公首舉義眾,匡定大業(yè),開闢以來,未始有也。”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五·潘原明:“某自念起身草野,叨任省樞,非心慕于榮華,實志存于匡定?!?/div>
《漢語大詞典》:隆泰
興盛安定。宋書·殷景仁傳:“皇涂隆泰,身荷恩榮。”《北史·韓顯宗傳》:“仰惟先朝,皆卑宮室而致力於經(jīng)略,故能基宇開廣,業(yè)祚隆泰?!?/div>
分類:興盛安定
《漢語大詞典》:榮泰(榮泰)
繁榮安定。舊唐書·忠義傳上·蘇安恒:“若為君王而不行此四者,則當(dāng)神寃鬼怒,陰錯陽亂,欲使國家榮泰,其可得乎!”
分類:繁榮安定
《漢語大詞典》:保厘(保釐)
治理百姓,保護扶持使之安定。書·畢命:“越三日壬申,王朝步目 宗周 ,至于 豐 ,以 成周 之眾,命 畢公 保釐東郊。” 孔 傳:“用 成周 之民眾,命 畢公 使安理治正 成周 東郊,令得所?!?唐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名器茍不假,保釐固其任?!?清 曹寅 《送施潯江方伯之任湖南》詩:“保釐藍縷功非細,開拓窮荒慮必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