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4,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帖然
不穩(wěn)
大寧
安土
安劉
太平年
安存
粗安
寧息
密如
和會(huì)
綏撫
波蕩
安和
保定
《國(guó)語辭典》:帖然  拼音:tiē rán
安定順從的樣子?!杜f唐書。卷一四。馬周傳》:「往者貞觀之初,率土霜儉,一匹絹才得一斗米,而天下帖然。」《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馮相聞?wù)Z,帖然敬伏?!?/div>
分類:安定順從
《國(guó)語辭典》:不穩(wěn)(不穩(wěn))  拼音:bù wěn
不安穩(wěn)、不妥當(dāng)。宋。歐陽修 漁家傲。昨日采花花欲盡詞:「羅袖挹殘心不穩(wěn),羞人問,歸來剩把胭脂襯。」《文明小史》第九回:「他二人立腳不穩(wěn)只好站在路旁,等候這班人退過,再圖前進(jìn)。」
《漢語大詞典》:大寧(大寧)
(1).天下安定。漢書·揚(yáng)雄傳上:“瞰 帝唐 之嵩高兮,眽隆 周 之大寧?!?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敷皇極以創(chuàng)業(yè),協(xié)神道而大寧?!?span id="ua4waha" class="book">《宋書·樂志四》:“ 晉 世寧,四海平,普天安樂永大寧?!?br />(2).無為而極安寧的境界。莊子·列御寇:“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王先謙 集解:“大寧,無為泰定之宇?!?/div>
《國(guó)語辭典》:安土  拼音:ān tǔ
1.安居本地?!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用吏多選賢良,百姓安土,歲數(shù)豐穰?!?br />2.隨遇而安?!兑捉?jīng)。系辭上》:「安土敦乎仁,故能愛?!?/div>
《漢語大詞典》:安劉(安劉)
指 漢 初 商山 四皓輔助太子,安定 劉 氏江山之事。 唐 白居易 《題四皓廟》詩:“臥逃 秦 亂起安 劉 ,舒捲如云得自由。” 唐 杜牧 《題商山四皓廟》詩:“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 劉 是滅 劉 ?!?清 袁綬 《詠史》:“四皓安 劉 非助 呂 , 戚姬 空自淚縱橫。”詳“ 四皓 ”。
《國(guó)語辭典》:四皓  拼音:sì hào
商山四皓的簡(jiǎn)稱。參見「商山四皓」條?!段倪x。揚(yáng)雄。解嘲》:「若夫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榮于南山?!埂段倪x。班彪。王命論》:「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div>
《國(guó)語辭典》:太平年  拼音:tài píng nián
1.和平安定的年代。如:「大家若不珍惜眼前的成果,還能有幾年太平年好過?」《明史。卷六三。樂志三》:「黎民重睹太平年,慶萬里山河磐固。」
2.一種流行于清乾隆年間的曲調(diào)。唱詞多疊句,每疊為三、三、七、七、七字,凡二十七字。一、二、四句平聲,押韻,第三句仄聲,不押韻。
《國(guó)語辭典》:安存  拼音:ān cún
置身、容身。元。李文蔚《圯橋進(jìn)履》第一折:「我一發(fā)指引與你立身之事,別處難以安存,直至下邳城去?!埂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四四出》:「村落人家不足論,不如古廟且安存。」
《漢語大詞典》:粗安
(1).大致安定;大致安好。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由是盜賊屏息,人情粗安?!?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宜先設(shè)法使地方粗安,方可實(shí)行選舉之法?!?br />(2).謂疾病基本痊愈。《再生緣》第六三回:“叨福庇,得粗安,賤恙如今算是痊。”
《國(guó)語辭典》:寧息(寧息)  拼音:níng xí
安定平息?!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jì)》:「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方今盜賊四起,未能剪除;又現(xiàn)此星,何時(shí)寧息?」
《漢語大詞典》:密如
安定貌。漢書·揚(yáng)雄傳下:“乃展民之所詘,振民之所乏,規(guī)億載,恢帝業(yè),七年之間而天下密如也?!?顏師古 注:“密,靜也?!?span id="yio3l58" class="book">《后漢書·崔寔傳》:“近 孝宣皇帝 明於君人之道,審於為政之理,故嚴(yán)刑峻法,破姦軌之膽,海內(nèi)清肅,天下密如。”
《國(guó)語辭典》:和會(huì)(和會(huì))  拼音:hé huì
1.和悅而集會(huì)。《書經(jīng)??嫡a》:「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guó)洛,四方民大和會(huì)?!?br />2.和睦、融洽。元。關(guān)漢卿《玉鏡臺(tái)》第三折:「為甚我今日媒人根前,做小伏低,教他款慢里,勸諫的俺夫妻和會(huì)?!?br />3.和平會(huì)議的縮稱。指戰(zhàn)爭(zhēng)結(jié)束后,雙方為求休戰(zhàn)及和睦相處所舉行的會(huì)議。如巴黎和會(huì)。
《國(guó)語辭典》:綏撫(綏撫)  拼音:suī fǔ
平撫、安撫。《漢書。卷八四。翟方進(jìn)傳》:「俾屏我京師,綏撫宇內(nèi)?!?/div>
分類:安定撫慰
《國(guó)語辭典》:波蕩(波蕩)  拼音:bō dàng
1.動(dòng)搖、不穩(wěn)定?!逗鬂h書。卷一三。公孫述傳》:「方今四海波蕩,匹夫橫議?!埂段倪x。劉琨。勸進(jìn)表》:「齊人波蕩,無所系心,安可廢而不恤哉?」也作「波蕩」。
2.鉆營(yíng)、奔走?!稌x書。卷六六。劉弘傳》:「庶以懲波蕩之弊,養(yǎng)退讓之操?!?/div>
《國(guó)語辭典》:波蕩(波盪)  拼音:bō dàng
動(dòng)蕩、不安。《文選。張衡。西京賦》:「河渭為之波蕩,吳岳為之陁堵?!挂沧鳌覆ㄊ帯?。
《國(guó)語辭典》:安和  拼音:ān hé
1.安定平和?!稌?jīng)。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固啤?追f達(dá)。正義:「司徒主國(guó)教化,布五常之教,以安和天下眾民?!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2931' target='_blank'>元結(jié) 夏侯岳州表:「公能請(qǐng)正寬恕,靜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悅,為當(dāng)時(shí)法則。」
2.安好、平安。唐。韓愈與大顛師書〉:「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div>
《國(guó)語辭典》:保定  拼音:bǎo dìng
1.保護(hù)、安定。《詩經(jīng)。小雅。天?!罚骸柑毂6?,亦孔之固?!埂段倪x。陸云。大將軍宴會(huì)被命作詩》:「四祖正家,天祿保定?!?br />2.河北省新鎮(zhèn)縣的舊稱。參見「新鎮(zhèn)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