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4,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鎮(zhèn)定
常安
康時
定心
安靖
保寧
寧神
動蕩
輯寧
安強
安生
安隱
理國
世治
坐定
《國語辭典》:鎮(zhèn)定(鎮(zhèn)定)  拼音:zhèn dìng
1.使安定、平靜?!秶Z。晉語七》:「柔惠小物,而鎮(zhèn)定大事。」《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二來現(xiàn)在謠言雖定,人心不免狐疑,大帥去走一趟,也可以鎮(zhèn)定鎮(zhèn)定人心。」
2.沉著穩(wěn)定,臨事不亂。如:「出了這么多狀況,他還是非常鎮(zhèn)定,按部就班,照原定計畫進行?!?/div>
《漢語大詞典》:常安
長久安定;經(jīng)常安寧。荀子·榮辱:“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漢 賈誼 新書·胎教:“故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唐 白居易 《詠懷》:“知分心自足,委順身常安?!?/div>
《漢語大詞典》:康時(康時)
(1).太平時世。 南朝 宋 顏延之 《請立渾天儀表》:“精測尚矣,則七晷運變,無匪康時?!?br />(2).匡時,使時世安定。北史·邢巒傳:“臣聞乘機而動,武之善經(jīng),未有捨干戚而康時,不征伐而統(tǒng)一?!?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山川倒徙,太階懷息亂之臣;天地離乖,元首佇康時之具?!?宋 蘇軾 《南康望湖亭》詩:“許國心猶在,康時術已虛?!?/div>
分類:時世安定
《國語辭典》:定心  拼音:dìng xīn
安心、放心?!段拿餍∈贰返诙兀骸笩o奈外國人在這里,不定甚么時候有事情,叫我怎么能夠定心坐在那里。」
《國語辭典》:安靖  拼音:ān jìng
平靜安寧?!段饔斡洝返谒幕兀骸甘ぐ簿福S畹们鍖幰??!挂沧鳌赴察o」。
《漢語大詞典》:保寧(保寧)
(1).保有并使之安定。逸周書·嘗麥:“保寧爾國,克戒爾服?!?br />(2).謂輔佐護衛(wèi)使安寧鞏固。 唐 蘇颋 《授薛稷中書侍郎制》:“翼戴朕躬,保寧王室,厥功茂矣?!?/div>
《國語辭典》:寧神(寧神)  拼音:níng shén
使心神安寧。漢。揚雄〈法言序〉:「孝莫大于寧親,寧親莫大于寧神,寧神莫大于四表之歡心?!?/div>
《國語辭典》:動蕩(動蕩)  拼音:dòng dàng
不安定、不平靜。如:「局勢動蕩」。
《國語辭典》:動蕩(動盪)  拼音:dòng dàng
晃動、不穩(wěn)定。如:「目前時局動蕩,到處人心惶惶。」
《漢語大詞典》:輯寧(輯寧,輯甯)
亦作“ 輯寧 ”。
(1).安撫,安定。書·湯誥:“俾予一人,輯寧爾邦家?!?唐 白居易 《除薛平鄭滑節(jié)度制》:“爾宜式遏四封,輯寧百眾?!?span id="mbxogul" class="book">《明史·宦官傳一·張永》:“於是 英國公 張懋 ,兵部尚書 王敞 等,奏 永 輯寧中外,兩建奇勛?!?br />(2).和平安寧。晉書·隱逸傳·索襲:“今四表輯寧,將行鄉(xiāng)射之禮?!?唐 李德裕 《賜回鶻可汗書》:“冀令彼國從此輯寧,豈不謂去危就安轉禍為福?” 明 張居正 《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民心固結,邦本輯寧。” 清 陳夢雷 《李葆甫傳》:“國朝定鼎, 閩 以海濱輯寧,未幾而 永春 、 德化 諸縣,篁谷深險,萑苻嘯聚,掠居人以要重賂,有司莫之禁也?!?/div>
《漢語大詞典》:安強(安彊)
安定富強。 清 霅中人 《〈中西紀事〉后序》:“灑數(shù)十年之侵辱,基億萬世之安強?!?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勸 清 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始能使國家安強,漢族鞏結,則吾死瞑目矣?!?br />安彊:安定強盛。荀子·強國:“道德之威,成乎安彊。暴察之威,成乎危弱??裢珊鯗缤鲆?。”
分類:安定強盛
《國語辭典》:安生  拼音:ān shēng
1.安定生活,安居。宋。蘇軾 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馀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埂都t樓夢》第六九回:「你雖悔過自新,然已將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亂,天怎容你安生。」
2.安靜、安寧。《西游記》第三三回:「我們?nèi)舫粤怂麕煾?,他肯甘心?來那門前吵鬧,莫想能得安生?!?/div>
《漢語大詞典》:安隱(安隱)
(1).安穩(wěn)。安定;平靜。詩·大雅·緜“迺慰迺心” 漢 鄭玄 箋:“民心定,及安隱其居?!?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莊嚴國土,人民熾盛,安隱快樂。” 清 龔自珍 《發(fā)天心文》:“我生天上,寂然安隱,得諸三昧?!?章炳麟 《四惑論》:“若更有知幸福之妄者,則當為人類斷其追求無已之心,使歸安隱,而竭能盡智以謀形質(zhì)者,其可以已矣?!?br />(2).安穩(wěn)。平安。 晉 王凝之 《與庾氏女書》:“得 郗中書 書,説汝勉難安隱,深慰懸心。”太平廣記卷一一○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中夜,見一道人,法服持錫,示以途徑,遂得還路,安隱至家。” 唐 杜甫 《投簡梓州幕府兼簡韋十郎官》:“幕下郎官安隱無?從來不奉一行書?!?宋 葉適 《題歐公書河豚詩后》:“因 仲止 寄此刻,謾題以當一笑。久別,安隱。”按,“隱”、“穩(wěn)”古今字。參閱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說字十一。
《漢語大詞典》:理國(理國)
(1).治理國家。管子·問:“理國之道,地德為首。”后漢書·宦者傳·曹節(jié):“﹝ 審忠 ﹞上書曰:‘臣聞理國得賢則安,失賢則危。故 舜 有五臣而天下理?!?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理國之道,莫若安民;勸課之規(guī),宜從薄賦?!?br />(2).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國家。 唐 柳宗元 《封建論》:“大凡亂國多,理國寡?!?/div>
《漢語大詞典》:世治
(1).世世代代地統(tǒng)治。《商君書·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無不亂之國?!?br />(2).時代太平;社會安定。韓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廢私術,專意一行,具以待任?!?span id="tijrjdo"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袁渙傳》:“世治則禮詳,世亂則禮簡?!?明 劉基 《王子明墓志銘》:“世治而生,世亂而死?!?/div>
《國語辭典》:坐定  拼音:zuò dìng
1.坐下?!妒酚?。卷七七。魏公子傳》:「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老殘游記》第三回:「坐定,彼此問過名姓?!?br />2.安然底定?!稌x書。卷一○六。石季龍載記上》:「若遣而果也,則不煩一旅之師而坐定梁益,就有進退,豈在逃命一夫?!?br />3.確定、肯定。《西游記》第一四回:「不消講了!這個老母,坐定是那個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