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安舒
(1).安詳,舒緩。《漢書·匡衡傳》:“勇猛剛強(qiáng)者戒於大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湛靜安舒者戒於后時(shí),廣心浩大者戒於遺忘?!?漢 劉向 說苑·談叢:“百方之事,萬變鋒出,或欲持虛,或欲持實(shí);或好浮游,或好誠必;或行安舒,或?yàn)轱h疾。從此觀之,天下不可一?!?清 畢沅 《〈晉書·地理志〉新補(bǔ)正》卷二:“周禮‘ 河 南曰 豫州 ’,豫者,舒也。言稟中 河 之氣,性理安舒也。” 鄭振鐸 《離別》:“又一再囑咐著我,能夠早回,便早些回來。他這些話是安舒的慈愛的說著的?!?br />(2).安適舒坦。 宋 蘇舜欽 《答范資政書》:“今得心安舒而身逸豫,坐探圣人之道,又無人譏察而責(zé)望之,何樂如是!”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十六:“我看那副對子十四字個(gè)個(gè)穩(wěn)當(dāng),好象一個(gè)人坐在椅子上很安舒的樣子?!?br />(3).謂使安適舒坦。 巴金 《滅亡》第十二章:“一切將來的夢想已不能安舒他底精神,他對于痛苦的現(xiàn)實(shí)之感覺是太銳敏了?!?br />(4).猶安泰。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鵝的別名叫作‘家雁’,又叫作‘舒雁’,怎么必定用這‘舒雁’?取其家室安舒之意?!?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國之安舒,生之樂易,未能獲也。”
《漢語大詞典》:行安
行動(dòng)安詳。《漢書·丙吉傳》:“ 吉 前使居郡邸時(shí)見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經(jīng)術(shù),有美材,行安而節(jié)和?!?/div>
《漢語大詞典》:夷坦
(1).平坦。 唐 張九齡 《荊州臥病有懷》詩:“世路少夷坦, 孟門 未嶇嶔?!?br />(2).指平坦之地。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一軒正對 大面山 ,一上六十里,有夷坦曰 芙蓉平 ,道人於彼種芎。”
(3).平易坦率。南史·文學(xué)傳·顏協(xié):“﹝ 謝善勛 ﹞醉后輒張眼大駡,雖復(fù)貴賤親疏無所擇也,時(shí)謂之 謝方眼 ,而胸衿夷坦,有士君子之操焉?!?明 李東陽 《張公墓志銘》:“公長髯偉干,襟量夷坦。” 清 龔自珍 《與人箋》三:“夷坦酣嬉於人,人以機(jī)械至,吾子覺,大恨,屢受侮?!?br />(4).安詳自若貌。 唐 元稹 《何滿子歌·張湖南座為唐有熊作》:“此時(shí) 有熊 踏華筵,未吐芳詞貌夷坦?!?/div>
《漢語大詞典》:安歌
神態(tài)安詳?shù)馗璩?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26' target='_blank'>《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揚(yáng)枹兮拊鼓,疏緩節(jié)兮安歌?!?王夫之 通釋:“安歌,聲出自然?!?南朝 梁 任昉 《出郡傳舍哭范仆射》詩:“寧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唐 羊士諤 《乾元初賦詩十四韻刻于石壁》:“橫吹多凄調(diào),安歌送好音?!?/div>
《國語辭典》:詳雅(詳雅)  拼音:xiáng yǎ
莊重且溫雅?!稌x書。卷四三。王戎傳》:「神情明秀,風(fēng)姿詳雅。」《宋書。卷四六。張邵傳》:「音韻詳雅,魏人美之?!?/div>
《漢語大詞典》:安重
(1).安適。荀子·王霸:“形體好佚而安重閒靜莫愉焉,心好利而穀祿莫厚焉?!?br />(2).安詳穩(wěn)重。后漢書·姚期王霸祭遵傳論:“ 祭肜 武節(jié)剛方,動(dòng)用安重,雖 條侯 、 穰苴 之倫,不能過也?!?宋 司馬光 《進(jìn)孝經(jīng)指揮札子》:“體貌尊嚴(yán),舉止安重。” 明 高啟 《跋眉庵記后》:“世方以僕僕為忠,察察為智,安重而為國之望者則以為無用?!?/div>
《漢語大詞典》:靖重
安詳凝重。 宋 蘇轍 《西掖告詞·王存磨勘改朝散郎》:“文雅足以飾吏事,靖重足以鎮(zhèn)國俗?!?span id="k9q4u9z" class="book">《宋史·富紹庭傳》:“ 紹庭 字 德先 ,性靖重,能守家法。”
分類:安詳凝重
《漢語大詞典》:安徐
安詳從容。管子·勢:“故賢者安徐正靜,柔節(jié)先定?!?span id="o6vfr3s" class="book">《國語·越語下》:“宜為主人,安徐而重固?!?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視聽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語太平事,歷歷可聽?!?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三:“內(nèi)雖荏,而色若厲焉;行無防檢,而步趨若安徐焉;識者病之?!?/div>
分類:安詳從容
《漢語大詞典》:詳整(詳整)
(1).安詳嚴(yán)整。南史·徐羨之傳:“ 羨之 風(fēng)度詳整?!?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三:“ 顧 雖鹺商子,而風(fēng)韻詳整?!?明 葉紹袁 《亡室沈安人傳》:“君於古今事理,載籍疑義,無不悉洞玄解,風(fēng)儀詳整,神氣爽豁?!?br />(2).謂處事周詳完善。新唐書·武元衡傳:“ 德宗 欽其才,召拜比部員外郎,歲內(nèi)三遷至右司郎中,以詳整任職。” 清 周如璧 《孤鴻影》第二折:“想起他風(fēng)度飄蕭,言詞委宛,送迎詳整,儘自寸心傾。”
(3).詳細(xì)完整。 明 李東陽 《與陳提學(xué)書》:“承寄到《闕里志》,紀(jì)敘詳整,足徵學(xué)識,而扶植教化之盛心,固不待言也。” 清 馮班 鈍吟雜錄·古今樂府論:“古書敘樂府,唯宋書最詳整?!?/div>
《漢語大詞典》:持頤(持頤)
以手托腮。形容神態(tài)專注安詳。莊子·漁父:“左手據(jù)膝,右手持頤以聽?!?唐 溫庭筠 《詠寒宵》:“話窮猶注睇,歌罷尚持頤?!?宋 蘇軾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持頤宴坐不出面,收攬奇秀得十五?!?/div>
《漢語大詞典》:穩(wěn)審(穩(wěn)審)
(1).穩(wěn)妥安詳。 宋 沈端節(jié) 《西江月》詞:“幸自心腸穩(wěn)審,怎禁眼腦迷奚?!?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事不要做到十分》:“ 韓稚圭 教一門生云:‘穩(wěn)審著!大事將做小事做,小事將做大事看?!?br />(2).猶詳察。舊唐書·食貨志上:“ 開元 中,有御史 宇文融 獻(xiàn)策,括籍外剩田、色役偽濫及逃戶,許歸首,免五年征賦。每丁量稅一千五百錢。置攝御史分路檢括穩(wěn)審?!?/div>
《漢語大詞典》:詳謹(jǐn)(詳謹(jǐn))
(1).嚴(yán)謹(jǐn)。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太史平生為文極詳謹(jǐn),不應(yīng)此獨(dú)疏鹵,得非傳寫者之譌邪?”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恭紀(jì)先帝誕生:“其尋常宸翰詳謹(jǐn)?!?br />(2).安詳謹(jǐn)慎。 元 王惲 《太一五祖演化貞常真人行狀》:“旦夕給侍左右,進(jìn)退應(yīng)對,容度詳謹(jǐn)?!?/div>
《漢語大詞典》:密靜
(1).穩(wěn)重安詳。漢書·薛宣傳:“ 宣 為人好威儀,進(jìn)止雍容,甚可觀也。性密靜有思,思省吏職,求其便安?!?span id="um91rfv"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王昶傳》:“ 青龍 四年,詔‘欲得有才智文章,謀慮淵深,料遠(yuǎn)若近,視昧而察,籌不虛運(yùn),策弗徒發(fā),端一小心,清脩密靜,乾乾不解,志尚在公者,無限年齒,勿拘貴賤?!?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故光祿大夫 周舉 ,性侔 夷 齊 ,直同 史魚 ,入?yún)⒆摷{,出司京輦,有密靜之風(fēng)。”
(2).猶安定。東觀漢記·章帝紀(jì):“密靜天下,容于小大, 高宗 之極至也。”
《漢語大詞典》:詳閑(詳閑)
安詳閑雅。詳,通“ 祥 ”。周書·皇后傳·宣帝楊皇后:“帝后昏暴滋甚,喜怒乖度。嘗譴后,欲加之罪。后進(jìn)止詳閑,辭色不撓。”
分類:安詳閑雅
《漢語大詞典》:便姍
步履安詳貌。一說衣服飄舞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