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7—1100 【介紹】: 即宋哲宗。神宗第六子。元豐五年,封延安郡王。八年,立為太子。旋即位。時(shí)年尚幼,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簾聽政,次年改年號為元祐,召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為相,貶逐章惇、蔡確等新黨。八年,太后死,始親政。次年改元紹圣,以章惇為相,罷范純?nèi)?、呂大防、蘇轍等,盡復(fù)神宗時(shí)新法,重修《神宗實(shí)錄》。在位十六年。
全宋詩
宋哲宗趙煦(一○七六~一一○○),神宗第六子。元豐五年(一○八二)封延安郡王。八年,立為太子,同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聽政。元祐八年(一○九三),太后去世,親政。在位十六年,建元元祐、紹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廟號哲宗,葬永泰陵。事見《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紀(jì)》。
全宋文·卷三二二一
宋哲宗趙煦(一○七七——一一○○),神宗第六子,熙寧九年十二月生。初名傭,授檢校太尉、太平軍節(jié)度使,封均國公。元豐五年遷開府儀同三司、彰武軍節(jié)度使,進(jìn)封延安郡王。八年立為太子,是年三月即位,年僅十歲。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改元元祐,召司馬光、呂公著為相,貶逐新黨,盡罷新法。元祐八年九月太皇太后崩,始親政,改元紹圣,以紹述神宗新法為名。遂罷免宰相范純?nèi)实?,追奪司馬光等謚,以章惇為相,起用曾布、蔡卞等執(zhí)政,于是熙豐新法漸次恢復(fù)。元符三年正月崩,在位十六年,年號三:元祐、紹圣、元符。有集二十七卷。事跡見《宋史》卷一七至一八《哲宗紀(jì)》,《玉海》卷二八。
《國語辭典》:宋哲宗  拼音:sòng zhé zōng
帝號。(西元1077~1100)名煦。在位十五年。神宗之子。初即位時(shí),太皇太后高氏聽政,起用司馬光、呂公著為相。太后崩,任用章惇、呂惠卿,新舊黨爭加劇。
《國語辭典》:紹述(紹述)  拼音:shào shù
遵循前人的遺規(guī)事業(yè)?!端问贰>硭钠咭?。奸臣傳一。章惇傳》:「于是專以『紹述』為國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復(fù)之?!?/div>
《漢語大詞典》:泰陵
(1).陵名。 唐玄宗 陵。在 陜西省 蒲城縣 東北 金粟山 。
(2).陵名。 宋哲宗 陵。在 河南省 鞏縣 西南。本名 永泰陵 。 宋 人常稱之為 泰陵 。
(3).陵名。 明孝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縣 筆架山 東南。
(4).陵名。 清世宗 陵。在 河北省 易縣 永寧山 。
《漢語大詞典》:坤成
節(jié)名。 宋哲宗 即位后,將其嫡母 向太后 生日定為坤成節(jié)。因《易·繫辭上》有“坤作成物”語,故稱。宋史·禮志十五:“ 哲宗 即位,詔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日為坤成節(jié)?!?宋 蘇轍 《三論熙河邊事札子》:“然臣竊語 夏國 所遣坤成使臣適至京師,而國中遂敢舉兵攻城略無所忌者,意謂筑城之役,曲在 熙河 ?!?/div>
《漢語大詞典》:洛蜀
指 洛 黨和 蜀 黨。為 宋哲宗 時(shí) 元祐 三黨中的兩黨(另一黨叫 朔 黨)。 明 葉襄 《感舊》詩:“ 洛 蜀 紛爭日,君王宵旰時(shí)。” 明 沈欽圻 《詠史》:“一堂爭 洛 蜀 ,四鎮(zhèn)角熊羆。”參見“ 洛黨 ”、“ 蜀黨 ”。
《漢語大詞典》:黨人碑
宋哲宗 元祐 元年, 司馬光 為相,盡廢 神宗 熙寧 、 元豐 間 王安石 新法,恢復(fù)舊制。 紹圣 元年 章惇 為相,復(fù) 熙豐 之制,斥 司馬光 為奸黨,貶逐出朝。 徽宗 崇寧 元年 蔡京 為宰相,盡復(fù) 紹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禮門 ,書 司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狀,后因星變而毀碑。其后黨人子孫更以先祖名列此碑為榮,重行摹刻。 明 何景明 《寄李郎中》詩:“海內(nèi)競傳高士傳,朝廷誰訴黨人碑?!?柳亞子 《感事呈冶公用進(jìn)退格》詩:“千載炎涼廷尉客,一門生死黨人碑?!眳㈤?span id="jdprtrp" class="book">《宋史·徽宗紀(jì)》、 明 陳邦瞻 宋史紀(jì)事本末·蔡京擅國等。
《國語辭典》:洛黨(洛黨)  拼音:luò dǎng
宋哲宗朝的新、舊黨爭中,反對王安石新法的舊黨派系之一。以程頤為領(lǐng)袖,朱光庭、賈易等為其羽翼。
《國語辭典》:碑林  拼音:bēi lín
地名。在今陜西西安市內(nèi)。因石碑林立,故稱為「碑林」。目前共收漢魏以至清代碑志二千三百馀件,包括漢隸書《曹全碑》、唐《開成石經(jīng)》、唐。智永、張旭、懷素草書《千字文》等,為藝林珍藪。
《國語辭典》:蜀黨(蜀黨)  拼音:shǔ dǎng
宋哲宗時(shí),朝臣分洛、蜀、朔三黨,皆反對王安石新法。以蘇軾為首者稱為「蜀黨」。
《漢語大詞典》:元佑體(元祐體)
指 宋哲宗 元祐 年間 蘇軾 、 黃庭堅(jiān) 、 陳師道 諸人的詩風(fēng)。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體:“元祐體: 蘇 、 黃 、 陳 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