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6詞典 2分類詞匯 264
共266,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昭配
設(shè)重
太常寺
鬼薪
前廊
金室
宗器
巖廟
齋會
礿祭
配極
脤膰
賜胙
春薦
夏室
《漢語大詞典》:昭配
宗廟中神主的排列次序。 宋 蘇轍 《西掖告詞·張方平父》:“比緣昭配,許以侍祠?!?/div>
《漢語大詞典》:設(shè)重(設(shè)重)
設(shè)置重屋。指建宗廟。隋書·禮儀志三:“就廬非東階之位,兇門豈設(shè)重之禮?”按,《明堂議》:“依《黃圖》所載, 漢 之宗廟,皆為重屋,此去古猶近,遺法尚在?!眳⒁姟?復(fù)廟 ”。
分類:重屋宗廟
《漢語大詞典》:復(fù)廟(複廟)
古代稱采用雙層屋椽、雙層屋笮等結(jié)構(gòu)來建造的宗廟為復(fù)廟。復(fù),通“ 復(fù) ”。禮記·明堂位:“山節(jié)、藻棁、復(fù)廟、重檐……天子之廟飾也。” 鄭玄 注:“復(fù)廟,重屋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祭祀志中》“明堂” 劉昭 注引 漢 張衡 《東京賦》:“復(fù)廟重屋,八達(dá)九房。”《周禮·考工記·匠人》“重屋” 清 孫詒讓 正義:“凡復(fù)屋,棟、笮等皆於一層屋之上重絫合并為之,重屋則上下兩層屋各自為棟、笮等,不相合并,二制迥異,古明堂宗廟蓋皆有重屋……《明堂位》之復(fù)廟,即復(fù)屋;重檐,乃是重屋。故文選·張衡〈東京賦〉云‘復(fù)廟重屋’即用《明堂位》文,而以重檐為重屋。 薛綜 注云:‘重屋,重棟也?!?桓譚 新論亦云:‘商加重檐四阿。’明此經(jīng)重屋,當(dāng)彼重檐矣, 鄭 《明堂位》注釋‘復(fù)廟’為‘重屋’者,蓋仍指復(fù)笮言之?!眳⒁姟?復(fù)格 ”。
古代稱具有雙重椽、棟、軒版、垂檐等建筑結(jié)構(gòu)的廟堂。 漢 張衡 《東京賦》:“復(fù)廟重屋,八達(dá)九房。” 薛綜 注:“復(fù)廟,重覆也。重屋,重棟也?!?李善 注:“《禮記》曰:‘復(fù)廟、重檐、達(dá)鄉(xiāng),謂天子廟飾也?!?span id="tpts5cc" class="book">《周禮·考工記·匠人》“ 殷 人重屋” 清 孫詒讓 正義:“《明堂位》言復(fù)廟重檐為天子廟制……復(fù)廟即復(fù)屋,重檐乃是重屋?!眳⒁姟?復(fù)屋 ”。
《國語辭典》:太常寺  拼音:tài cháng sì
古代掌管宗廟祭祀的機構(gòu)。北齊始以太常寺為太常機構(gòu)之稱,隋、唐以后因之,為卿寺之一。
《國語辭典》:鬼薪  拼音:guǐ xīn
秦漢時,強制男性罪犯服勞役的刑罰。勞動范圍廣泛,包括從事土木工程或制作器物等。在勞役刑罰等級上次于城旦。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有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為鬼薪,公士以下刑為城旦。」
《漢語大詞典》:前廊
古代帝王宗廟坐北朝南,廟內(nèi)北為神室,置已故帝王神主;其前之通廊即前廊。遇享日或移諸神主于前廊,依輩次序列,按制祭祀。金史·禮志三:“享日并出神主前廊,序列昭穆。”古以宗廟指代國家或朝廷,故亦稱在朝任要職者為“前廊”。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香奩艷語:“ 宋 時, 潭州 易彥章 祓 者,以優(yōu)等為前廊,久不歸,其妻作《一翦梅》詞寄之云:‘染淚脩書寄 彥章 ,貪卻前廊,忘卻回廊。功名成遂不還鄉(xiāng),石做心腸,鐵做心腸。’”
《漢語大詞典》:金室
(1). 夏 代宗廟西南之室。《周禮·考工記·匠人》“ 夏后氏 世室” 漢 鄭玄 注:“堂上為五室,象五行也……金室於西南?!?br />(2).精美的宮室。晉書·摯虞傳:“故作《思游賦》。其辭曰:‘……訊碩老於金室兮,采舊聞於前修?!?唐 王績 《游北山賦》:“游八洞之金室,坐三清之玉宮?!?宋 秦觀 《劉公干》詩:“弱歲頗徊徨,飄零低金室。君王事遨宴,下馬列琴瑟?!?/div>
《國語辭典》:宗器  拼音:zōng qì
1.宗廟內(nèi)的祭器。《國語。晉語八》:「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埂抖Y記。中庸》:「陳其宗器,設(shè)其裳衣?!?br />2.行禮樂時的用器,如鐘磬之屬。《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寡君盡其土實,重之以宗器?!?/div>
分類:宗廟祭器
《漢語大詞典》:巖廟(巖廟)
高大的宗廟。借指朝廷。 唐 白居易 《祭崔相公文》:“惟公德望事業(yè),識度操履,為時而生,作國之紀(jì),巖廟匡輔,藩部政治,父母黎元,股肱天子。”廟,一本作“ 廊 ”。新唐書·裴度傳:“若立巖廟,委參決,必使戎虜畏威, 幽 鎮(zhèn) 自臣?!?/div>
《國語辭典》:齋會(齋會)  拼音:zhāi huì
指法會。
《漢語大詞典》:礿祭
古代宗廟時祭名。在 夏 商 時為春祭,在 周 代則為夏祭。 漢 王充 論衡·祀義:“ 紂 殺牛祭,不致其禮; 文王 礿祭,竭盡其敬?!?span id="cakqxho" class="book">《后漢書·明帝紀(jì)》:“太常其以礿祭之日,陳鼎於廟,以備器用?!?span id="gu7hy3y" class="book">《三國志·蜀志·郤正傳》:“肅明祀以礿祭,幾皇道以輔真。”
分類:宗廟時祭
《漢語大詞典》:配極(配極)
配享于宗廟。 唐 李嶠 《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配極輝光遠(yuǎn),承天顧託隆。”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配極玄都閟,憑虛禁御長?!?仇兆鰲 注:“史記: 始皇 為極廟,象天極。《索隱》曰:為宮廟象天極,故曰極廟?!?/div>
分類:配享宗廟
《漢語大詞典》:脤膰
古代祭社稷和宗廟用的肉。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 鄭玄 注:“脤膰,社稷宗廟之肉,以賜同姓之國,同福祿也?!?賈公彥 疏:“分而言之,則脤是社稷之肉,膰是宗廟之肉……而《公羊》《穀梁》皆云:生居俎上曰脤,熟居俎上曰膰,非 鄭 義耳?!?/div>
《漢語大詞典》:賜胙(賜胙)
謂天子于祭祀宗廟、社郊后,把祭肉分給群臣。語本左傳·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賜 齊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 武 ,使 孔 賜伯舅胙。’” 漢 班固 《兩都賦》:“然后收禽會眾,論功賜胙?!?span id="gymds7i"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二》:“上下諸祝各進(jìn),跪徹豆,還尊所。奉禮郎曰:‘賜胙。’” 宋 梅堯臣 《次韻景彝祀高禖書事》:“君門賜胙予何有?不似矜夸鳳沼傍。”
《漢語大詞典》:春薦(春薦)
春季以果物祭獻(xiàn)宗廟。《禮記·王制》:“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唐 王維 《敕賜百官櫻桃》詩:“總是寢園春薦后,非關(guān)御苑鳥銜殘?!?元 張昱 《輦下曲》:“寢廟歲行春薦禮,有加鉶豆雜鮮腒?!?/div>
《漢語大詞典》:夏室
夏 朝世室之省稱。 夏 稱宗廟為世室。《北史·宇文愷傳》:“三王之世, 夏 最為古,從質(zhì)尚文,理應(yīng)漸就寬大,何因 夏 室乃大 殷 堂?相形為論,理恐不爾?!?br />夏天的居室。《楚辭·招魂》:“冬有穾夏,夏室寒些?!?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珍簟清夏室,輕扇動涼颸?!?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冬閨溫煦,夏室含霜?!?/div>